许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才能形成产品的技术迭代积累,保持在全球产业竞争的有利地位,城市竞争逐渐成为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之争。
成都坚持把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任务,以技术创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强市战略深入发展。2021年,成都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总数达215个;新增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培育创新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82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3家,总数居中西部城市第1、全国第6;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帮助14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61.5亿元融资;聚集创新资源,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排名第39位,成都制造业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今年5月,成都市正式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规模占GDP比重达到26%以上,制造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较2020年提升25%。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发展重点中明确要优化空间功能布局,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城市新区要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增强制造业创新创造的增长动能。
为更好助力目标实现,《规划》提出,将实施八大重点任务。其中,聚焦创新提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提出要打造多层次制造业创新平台、推进关键领域技术攻关突破、提升制造业标准化水平、加速创新成果本地转化四个方面任务。
创新平台:资源禀赋提供强大引擎
一直以来,成都积极围绕创新的关键要素,于各个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卓有成效。创新平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柱。成都超算中心、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为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落地成都,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作为四川面向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自身优势领域而打造的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天府实验室已从“零的突破”迈向“组团出道”。去年以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正式揭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预计今年内挂牌。
天府实验室在今年6月12日于成都举行的2022“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上,面向全球首发“揭岗挂帅”榜单。榜单共包含176个岗位,其中,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围绕绿色智能光子、微纳电子等五大主要研究方向,提供光学系统设计开发、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传输研发等共计70个岗位;天府永兴实验室围绕清洁低碳能源、碳捕集与利用等六大碳中和技术研究领域,发布四大类100余个岗位。天府实验室创新平台在招揽人才的基础上,聚力成为成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力量源泉。
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于今年1月19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落地成都高新区,是生物医药领域全国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聚焦精准医学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打造“用户提需求——平台组织解题——企业转化应用——用户检验成果”新机制,构建“政医产学研资用”协同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为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作出示范。
日前,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迎来新进展。该中心与华大基因、中源协和正式签署股权投资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共建单位再添精准医学领域上下游产业链龙头企业,将在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未来该产业创新中心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标国际前沿技术方向,加快医药产品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我国精准医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发展制高点。
技术攻关:关键领域面向科技前沿
关键领域技术攻关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科技前沿,聚焦先进材料、航空装备、高端芯片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推动“卡脖子”技术及共性关键技术突破。
2020年,成飞、成都天府软件园、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工信部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中心项目。这意味着西部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将落户成都,并在成飞创新中心和AI创新中心同时运行。
去年底,2021年成都市“揭榜挂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场景建设领域)首批4个项目公示。其中,成飞上榜。据成飞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三十多年的技术沉淀与持续投入,成飞在推动高端航空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上已具备良好的研发基础与优势。在建设航空数智云网,支撑大规模异构工业设备接入的同时,打造了“通途——航空制造云”,形成航空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成都制造业深入推进奠定了良好技术基础。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正式入驻成都科学城,中心汇聚相关领域的顶尖团队,依托四川稻城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建设,分设宇宙线研究室、探测技术研究室、高海拔观测及验证实验室,支撑LHAASO的科学运行,深度开展LHAASO的物理研究。未来将凭借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强大的科学发现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产出更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
成果转化:从“0”到“1”到“N”
有了良好的人才、平台、技术优势,科技创新成果最终需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最先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市场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成果转化从“0”到“1”到“N”,助力科研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航空航天领域,成都承担我国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机头的制造,还为“鲲龙”装上了“眼睛”“耳朵”和“嘴巴”;中电十所承研的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有力保障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顺利返航。
轨道交通领域,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正式启用,这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成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行驶车号牌发放,首批12台测试车辆在指定公共道路上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成都的汽车产业逐步从“传统汽车时代”跨进“智能汽车时代”。
量子科学领域,电子科技大学首个校园内量子互联网场地实验研究平台已成功研制出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宽带固态量子存储器等原型器件,完成量子纠缠互联场地研究平台搭建,首次实现赫兹速率的城域量子隐形传态。
未来方向:如何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
成都制造业未来如何进一步开展技术创新?今年7月,《关于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创新驱动行动。支持产业引领创新,依托天府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光电技术、生命健康、空天技术、先进能源等关键领域原始创新,策源产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研发投入倍增计划,鼓励企业领建新型研发机构,紧扣国家重大专项和成都产业链需求,定期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录,组织“揭榜挂帅”,推动高端芯片、航空装备、重大新药、基础材料等领域攻关突破。支持集群协同创新,以龙头企业和公共平台为支撑,建立创新聯合体,完善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创新模式,优化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运用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昊指出,成都科教资源丰富,对高端技术人才的吸引能力较强,制造业门类较为齐全,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成都要结合自身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集聚发展优势,一方面,积极主动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进协同创新方面的牵引作用;另一方面,要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与共性技术创新需求,加强行业龙头企业与成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配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成都制造业发展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方向转型升级,既做强做大成都制造,也能够尽快实现从“制造”向“创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