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玮
互联网上有个梗:广东人吃福建人。这梗的源头,还是传说中广东人什么都吃。但反过来,如果真吃了福建人,全世界的美食文化,却要打个折扣——至少,英语里的茶tea和番茄酱ketchup,都跟福建人分不开。
众所周知,英语里的茶,是所谓tea,这个词大概是17世纪,荷兰人开始传播的。这词读音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tea来自马来语词汇teh,另一种认为tea这个读音,来自福建闽南语tê——而马来语的teh,也可能源于这个。
若去跟英国人说咱们去喝点tea,他们一般会理解为喝红茶,加糖,配点心,这也有缘故: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人喝的tea,大多是福建产的红茶,还不是人人都喝得起。18世纪,伦敦茶价,每磅茶值到四英镑——按购买力折算,到19世纪中期,一英镑都相当于如今二百镑以上,合人民币两千开外。再早一百年,更精贵了。一磅茶要万来元人民币,吓得死人。如是,维多利亚时期艳情小说,经常描写贵妇人拿茶勾引壮年平民,就是欺人家穷,平时喝不到。那时tea这个词,就专带着中国茶的意味了。
但英语里又有个词,叫做chai。现在大家去咖啡馆或者茶店里一读菜单,都看得见这个选项。中国人一看就懂,这就是普通话读音的茶cha嘛。但您到茶店咖啡馆点个chai,人家一般会直接给你牛奶+香料的茶。
为什么呢?刚才说了,以前南方的茶,大多从福建沿海出口,英国人就知道了,那是tea,自己拿去泡了,撒点糖喝了。我国北方的茶,许多是陆路经中亚运过去的,当地人喝茶,就习惯加奶加香料。中亚到印度那边,就用波斯语,给cha这个音加个词尾,读作chai。所以现在,chai就成了固有的牛奶+亚洲香料喝法的茶。
类似的,日语有个词读作sencha,就是煎茶;shincha,就是新茶;matcha,就是抹茶。都跟汉语读音相差无几。
所以咯,无论是tea还是chai还是sencha,根源都来自我们的茶这个字。只是,因为茶的运输路线不同,传播方式不同,方言词缀不同,各地又搞了许多本地特色的饮茶方式,所以一个茶字,分化出了这许多。
福建人的贸易力量,真强大。但还不止于此。英语里番茄酱这个词,ketchup,最早也是福建话。有人会说:番茄又不是原产于福建,怎么回事呢?
话说,厦门、泉州和漳州一带,有个词叫膎汁,读作kōe-chiap,最早意思,是腌鱼或贝类的发酵海鲜汁。英国人和福建沿海做生意,学了这词,把这个读音死死记住了。嗯这汁儿很鲜嘛!
1690年的一本英语词典里,记了个词catchup,说是一种神秘的东方酱汁。
1711年,查尔斯·洛克耶先生一本正经地记录说,ketchup就是酱油,日本关东的酱油很好;中国的酱油则价廉物美——我很怀疑他这点知识,来自马来语:马来语就管酱油叫kecap。
1727年,艾丽萨·史密斯出的一本菜谱里,说ketchup这种酱汁,原料是蘑菇、凤尾鱼和辣根。大概英国人那会儿就认定了:鱼和蘑菇加上调味料做成鲜酱,就是ketchup。
1748年,萨拉·哈里森的一本烹调书里,说调味必须用ketchup和蘑菇汁。如此直到1817年,英语里的ketchup,依然是凤尾鱼和蘑菇汁这类海鲜酱料为主,也算是福建话的文化输出了。但1817年,出了一个食谱:番茄、凤尾鱼、葱和黑胡椒,加上肉豆蔻、芫荽和胭脂虫,加白兰地一起弄。
从此开始,ketchup带上了番茄。到1850年代,ketchup已经基本不用凤尾鱼了。番茄占据了主流。1913年的ketchup这个词说得很明白:“由蘑菇、西红柿、核桃等制成的调味酱。”
到此为止,ketchup正式从海鲜汁,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番茄醬。与最早的闽南语膎汁相比,只保留了一个读音。具体意思,却已经天差地别了。当然,不妨碍英国人天天喝福建话里的tea,吃福建话里的ketchup。
啥叫文化输出?这就是文化输出。当然说到这里,您一定也发现了:这个文化输出的方式,与其说是福建话很神奇,不如说是,福建沿海从事国际贸易的前辈们很神奇。交流,沟通,传播,演化,最后可能变得认不出来,但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交流。
(顾心荐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