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所谓外貌描写,顾名思义,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神态等进行描写。这是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恰到好处的外貌描写往往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喜好、生活态度、心理状况等,使人物形象生动形象,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如见其人。那么,如何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呢?对此,笔者推荐以下两种方法。
一、抓住显著特征描摹
正所谓“人如其面,各不相同”。不同的人物形象,其外貌往往各有特点。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人物脸谱化的问题,同学们要注意巧用“慧眼”,用心捕捉最能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品质、内心情感等特点的细节,抓住人物形象的显著特征,细致地描摹,以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一面》一文为例。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抓住鲁迅先生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瘦,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深切地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段外貌描写非常细腻。作者紧紧抓住鲁迅先生的“瘦”,由面孔写到头发,再写到胡须,刻画出其身形虽瘦弱、精神却矍铄的形象。
以《孔乙己》一文为例。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紋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外貌描写虽简短但生动传神,突出了主人公孔乙己尴尬的身份地位和拮据的经济状况,将孔乙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长衫”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产物,是读书人引以为荣的标志。孔乙己身穿“长衫”,说明他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是高人一等的,不是粗鄙的“短衣帮们”可以相比的,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自恃清高、虚荣做作的人。
二、巧用修辞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适时使用修辞手法,往往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神采飞扬,锦上添花。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同学们要注意巧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比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是这样描写马玉祥的外貌的:“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的红高粱,生动贴切地表现出马玉祥的淳朴与善良。
又如,鲁迅在《故乡》中是这样描写杨二嫂的外貌的:“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作者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杨二嫂张开的两脚”比作“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历经生活的艰辛、瘦骨嶙峋的中年妇女形象,同时表现出杨二嫂的泼辣、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还描写了中年闰土的外貌:“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把“中年闰土的手”比作“松树皮”,形象地凸显了闰土生活的艰辛。
总之,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同学们要注意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并适时使用修辞手法,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