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吴依晔,女,广东汕头人,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中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园林。
[ 摘要 ]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伴随佛教现代化产生的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代禅宗文化景观不仅是朝圣信众礼佛的场所,也是普罗大众开展文化旅游的体验空间。目前市面上的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大多数沿袭佛寺园林传统,针对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营造理论和设计方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关注,也缺乏系统性。通过对禅宗文化及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分析,结合广东新兴禅域小镇的景观设计及实施效果,进一步探索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手法,为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应该与时俱进,探索文化精神本质,研究其在现代语汇下的物化表达,运用符合当代审美的设计手法和形式,引导游客参与,产生文化认同,达到宗教属性和休闲属性之间的平衡。
[ 关键词 ]
禅宗文化;文化景观;广东新兴禅域小镇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2.059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是伴随着佛教现代化产生的宗教文化性景观,其中包含了对传统佛寺园林的传承与现代禅宗文化的演绎,具有宗教文化体验和休闲观光旅游的双重特性。通过对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的研究,结合新兴禅域小镇设计实例,为同类型的禅宗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及可实施性的参考。
1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基本阐述
1.1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出现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是在禅宗现代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在禅宗文化体验式旅游推动下服务于大众的全新宗教文化景观。主要功能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解当代禅宗文化的公共游憩休闲空间,使人们在游览景观的同时体验禅宗文化的魅力[1]。目前,我国对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已经进行了实践开拓,理论研究也逐渐深入。
1.2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与传统禅宗文化景观的差异
当下的禅宗文化景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禅宗文化景观,布局和整体景观与我国古代的佛寺园林大致相同,只是采用的技术为现代工程技术。另一类是将当代技术与禅宗文化、商业与文化场所相结合的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这两种类型在整体布局与手法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运营主体与服务对象也存在着很大不同。当代禅宗文化景观是结合现代景观手法服务社会大众的较大规模的文化景观,它不仅带有古代园林的特征,也具有休闲、灵活、综合特征。
1.3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存在的问题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多数需要兼顾盈利,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因此难以避免出现无节制开发、特色缺乏、文化迷失、趋于“符号化”和“同质化”等问题,在景观上简单的“文化附加”和“生搬硬套”无法解决问题,难以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文化和旅游品牌效应的当代禅宗文化景观,不利于禅宗文化传扬。
1.4 文化体验式旅游背景下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转变
在体验经济下,旅游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更注重满足文化探索、社会交往、自我实现等需求。当代禅宗文化景观需要有一些新的转变,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当代禅宗文化景观更多面向社会大众,更具有普世性,风格更趋向于现代化,多采取自由式布局,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游客与信众在寄情山水时感悟禅意的纯净。我们需要充分研究禅宗文化,将其赋予到园林、小品细节中,借用新科技手段,让游客无时无刻体验到禅宗文化氛围。
2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设计方法
2.1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2.1.1 主题性和艺术性表达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中文化主题的提炼要以真实的历史与人文为素材,注重挖掘深层次的禅宗文化,它的设定要融合地域文化,迎合人的审美,使用贴切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并把当下先进的技术与传统的手法相融合,能够让游客产生更好的体验,使禅宗文化景观设计符合时代潮流,在造景方面充满艺术美与生活美,在布局方面保证功能性和舒适性,将当代禅宗文化意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才能成为动人心弦的景观艺术。
2.1.2 在地性和多元性融合
文脉是人文与自然互相融合的景观印象,不仅深化了旅游形象,也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发挥出当地文化特色的积极作用,让文脉元素多元融合共生,不但满足景观的基本需求,也能够赋予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独特的文化脉络与主题理念,能有效避免同质化,可以提升人们对禅宗景观的认同度,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2.1.3 现代与传统和谐共生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应立足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对传统的禅宗文化景观进行优化,让景观能够更具文化传承功能,同时有效、无缝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合,更加满足当代城市审美的需要,体现城市的要求,进而造就出城市文化价值取向的综合性禅宗文化景观。
2.1.4 叙事性和功能性并存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讲求因地制宜,倡导自然观。在设计中一方面应该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平衡,采取尽低影响构建的方式,营造出宁静、自然的原生态空间。开放的公共空间与狭小的私密空间需要完善地划分,满足交流活动需求,保障私密空间的隐私性;一方面要通过道路体系构建叙事性景观流线,从景观文化体验的角度出发,营造开合有序、节奏明晰、景观丰富的空间体系,让使用者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并产生互動体验[2]。
2.2 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手法提炼
2.2.1 禅宗的“无”与简约手法
在禅宗哲学中的“无”在设计上就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对场景元素做减法也是少即是多的一种文化回应。用有限创造无限,简到极点,就能给场景留出最大限度的开放空间,供人们揣摩与思考。简约是文化提炼,是摒弃陈俗与浮华体现原生的状态。“以简约表达丰富”的设计手法,使用更为简单的形式展现意境,营造出更具禅宗文化特征的神秘感,正是禅宗文化中“无”的思想内涵。
2.2.2 禅宗的“空”与意境营造
“空”在设计手法上就是对禅宗文化“象外之象,言外之意”意境的营造,“物物而不为物所物”是禅之于人心境的一种表达。意境是景之于人的主观感受的更深层次的境界,是景与人内心之间产生的共鸣,使用如留白、对比等立意手法,以静表动、以动呈静,能够体现出禅宗思想中动静不二的审美观,升华了禅意,使其提高到了美学的高度。禅宗美学将空间与个人的距离拉近,更加注重个人的体验,并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2.2.3 禅宗的隐喻与象征手法
景观设计有着较强的隐喻、象征作用,能够让人们对事物产生联想,可以体现出景观环境对于人的积极影响。正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对于景观来说,首先是人在场所的使用功能上的需求得到满足,然后上升到对景观环境的精神审美层面及人文关怀上。空间营造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展现的浅层面上,而且希望能够通过改造景观来表达出文化语境、与文化对话的过程。此过程是一个用景观手法来使文化抽象化的过程。只有把禅宗文化的各种思想和要素,从文化经典及要义中汲取并引入景观场景时才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2.2.4 禅宗的“梵我合一”理念与新技术、新材料的融合
由于当今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再加上追求利益与效率的思想观念引导,景观设计出现了很多违背自然的现象。当代禅宗文化景观首先须从“自然”出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应符合大自然的规律,正如《园冶》中所强调的“师法自然”,再正确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将禅宗文化中的“梵我合一”的自然理念贯彻到景观设计中,最终达到禅宗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
3 广东新兴禅域小镇禅宗文化景观设计
3.1 项目设计概述
广东新兴禅域小镇位于“六祖故里,文化禅都”的云浮新兴,是通往六祖故里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集大型实景演出、沉浸式微演艺、戏剧化街区、禅意南药温泉等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一站式休闲度假目的地。新兴禅域小镇景观设计以禅宗文化的传承和体验为核心,融合当代景观设计手法,符合当代禅宗文化体验式旅游的需求,是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的一处创新型实验。设计从六祖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禅宗思想出发,提出“无·静,悟境,素说禅心”的概念,从宗教层面、生活层面挖掘禅宗文化,在禅音堂、雅途酒店、禅域小镇商业街这三个不同区块用不同的设计手法表达禅宗文化不同层面的解读,打造现代语境下的禅意空间。如禅音堂作为禅宗文化传播的空间,造素静之境,纳自然之音,用天然材料和自然元素营造禅宗文化中“无即是有,动静皆宜,自然万物,皆有禅音”的意境。在雅途酒店,将生活禅融入酒店的艺术氛围营造,提取新兴生活化的元素进行艺术加工,如花、果、茶、鱼篓等,感受生活禅心、艺术禅境,打造富有生活、趣味、艺术的酒店生活体验。禅域小镇商业街的禅是一种世俗禅,让游客在禅的种种传说和故事中感悟禅的玄妙。将六祖与禅宗的文化故事用直白通俗的设计语言阐述参与性、体验性的景观场景,通过商业街的游览和活动的参与,拉近普罗大众与禅文化的距离。
3.2 对当代禅宗文化景观设计手法的实践
3.2.1 文化性为主题
禅域小镇景观设计的最大目标为让别人更了解禅宗文化。无论是在禅音堂、雅途酒店还是相对传统的文化商业街的设计中,把当地的历史文化与传统宗教元素解构之后,把传统的内容与符号置换为创新的形态、色彩和材质等表现手法,立足于科学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群体的审美观念。同时,也能够体现出宗教的庄严古朴之风,进而将历史与现代相融,宗教与世俗相接[3]。
3.2.2 叙事性为线索
禅宗文化景观的空间布局大多与禅宗文化在当地传播的历史有关,而道路规划则肩负着串联这些文化体验的责任并与之共同组成禅域小镇的文化内涵。在禅域小镇商业街的设计中,一段石板路,一条故事线,根据六祖生平闻道、求道、得道、传道四个阶段划分为四个区块去营造场景,通过禅宗圣物莲花纹样的铺装对商业街的流线进行引导,并以莲的逐渐盛放提示四个主题区的变化,也是对六祖悟禅故事的演绎,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禅宗文化的游览氛围。
3.2.3 体验性为导向
当代人的文化旅游需求已转向体验式、参与式。在景观设计中,必须借用现代工程技术,加强当代禅宗文化景观的参与性,引发游客进一步了解禅宗文化的兴趣。
3.2.4 意境营造为关键
鲜明的空间主题或较强的寓意性可将禅宗美学意境、佛典中情景片段和公案以现代景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禅域小镇明镜非台的景观中,镜面水景倒影天地,水中云图装饰,似云非云,似台非台,真真假假,相互照应。水景中点缀艺术化设计的白莲雕塑,清净无垢,烘托素净的禅宗文化意境。
本次研究以新兴禅域小镇为例,将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论融入禅宗文化景观之中,指导其功能区、道路规划、产品设计、景观体验等方面,认证两者结合是有现实实践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美)D·斯科特著. 极少主义与禅宗[M]. 熊宁主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5-106.
[2]徐文廷,林建群.中国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心理刍议——五蕴视角[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2):98-102.
[3]周婧.基于文化旅游的禪意空间景观营造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09):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