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保青
贫而懒惰乃真穷,贱而无志乃真贱
周其凤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和大学新生们交流,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周其凤出身贫寒,父母都是文盲,但他从小“要读书”的念头十分强烈。为了求学,周其凤吃了很多苦头,他曾因丢了一支7分钱的蘸水笔被妈妈打了一顿,也曾经为了补交学费,想把家里唯一值钱的铜壶卖掉。妈妈紧追不舍,他情急之下把壶扔进了水塘。妈妈后来请人帮忙才把铜壶捞出来。为他垫付学费的老师知道后,劝慰周其凤不必挂怀,安心读书。后来,在乡邻的支持下,小学的学费终于还清了,周其凤铭记于心。
周其凤读的是寄宿中学,从家到学校单程就要30公里,每逢放假往返,总是翻山涉水,要么打赤脚,要么穿双草鞋,黎明启程,傍晚才到。在学校里,他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穿着最破旧,吃得最简单,但学得最投入。
到了高中,周其凤因妈妈患了一场重病,差点儿辍学,幸得学校老师的全力支持才得以继续读书。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大学。母亲特地为他赶做了一双布鞋,他舍不得穿,硬是磨了整整两天脚板才从老家走到长沙去坐火车。从北大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国家公派到美国留学。他进校时,是年纪最大、个子最小、英文最差、钱最少、入学最晚的“五最学生”,但他却以仅仅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拿到博士学位,成为“出道最早”的学生。
回忆过往,周其凤说:“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小時候家里比较困难,会干很多粗活。我也是如此,贫贱并不全是坏事,也能生出价值。少贱给了我很多宝贵财富,是钱买不来的。因为少贱,所以会干粗活,颇接地气,懂得尊重,渴望改变,能耐重负,堪受荣辱,珍重既有,知道感恩。”他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少贱”的价值,引起不少学子的共鸣共情。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