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七七
诚信如山重,大爱比天高
2022年初春三月,上海第12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现场,手语翻译员唐文妍,身穿干练的蓝色西装,指尖翻转,对着镜头做同步“解说”。
唐文妍在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读大二时,与手语结缘。有一次,她去医院,看见一位听障阿姨因与医生沟通不畅,脸涨得通红,她便主动上前,用不太熟练的手语做起了阿姨和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看病结束后,阿姨忽然哭了,原来,此前她经常会因无法和医生顺利沟通病情而焦虑。深受触动的唐文妍这才了解到聋哑人的际遇,他们在求职、打官司、看病中都会遇到沟通障碍。于是研究生毕业后,她毅然选择成为当时上海唯一的全职手语翻译。
一开始,唐文妍在帮助聋哑人时,遇到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总有人把她當成志愿者、服务人员,甚至父母也不解地问她:“你学历这么高,怎么做这样一份工作?”她向父母解释道:“我帮看病的聋哑人翻译,使他们避免因沟通不畅而误诊,算救人一命吧!我给正在培训的聋哑人翻译,帮他们掌握新技能,获得新工作,有什么不好?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又不丢人,而且这真的是我非常想做的事情啊!”她有理有据、态度诚恳地表达了心声,终于获得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因为手语翻译员稀缺,唐文妍不得不放弃双休,奔波在陪听障人士去培训班、面试、参加活动、就医乃至婚丧嫁娶的途中,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
从2020年2月起,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加入了手语翻译画面,虽只占屏幕的1/3,却是当地8万多名听障人士第一时间“听”发布会的窗口。唐文妍至今已经参与了100多场这样的发布会,每次结束后都会有聋哑人朋友主动反馈,或是表扬,或是指导她更地道的上海手语表达方式。
别看唐文妍现在用手语翻译起来如鱼得水,刚开始面对摄像机时,她心理压力很大,有时会因精神太集中,出现“听”和“翻译”不协调。她每参加一次翻译,都提醒自己要全神贯注、沉着应对,更是提前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之余,她坚持阅读医学杂志,学习专业术语,每天跟进官方发布的消息,了解出席人员的情况。她每天工作10个小时是常态,有时甚至要持续翻译12个小时。工作结束后,在大脑极度疲劳之下,她有时说话甚至会语无伦次。但经过这样高强度工作的反复磨炼,她的心态越加沉稳,临场翻译越发驾轻就熟。
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不断涌现一些新词汇,唐文妍便积极和听障人士交流,协商统一“手法”。在2022年3月17日的发布会上,发言人提及CT值等新鲜的专业术语,发言快速且密集,这对唐文妍的临场翻译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于CT值,她就直接用手指拼出CT字样,这是用听障人士能听懂的“大白话”进行手语翻译,这种尝试很有效。
在唐文妍看来,手语是有感情的,也是有节奏的。有时在发布会上听见一些感动的话,她便加强肢体语言配合面部表情来生动诠释。唐文妍说:“我是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无声战士,即使戴着口罩,相信聋哑人朋友也能感受到我‘手护上海的坚定决心。”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