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余年的潜心感悟中,终于开创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新艺术形式——“古器再造”。这是以残瓷旧物为底托,按其原貌顺势而为,重新赋予残缺瑕疵的器物一种美学思考。在这里,残器不再只是残器,通过它们可以体悟到一个时代的审美,以及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积淀。
“ 古器再造”是一个新概念,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复,也不简单属于新工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结合各种传统工艺的二次创作。其强调的是“古今结合再创作”的高度契合,需要艺人对器物、历史、工艺、手法、文字、绘画、艺术审美等都有一定的知识架构。
传统的锔钉、漆补、金缮、镶嵌修复,都只是以恢复原状、恢复使用功能为目的的,没有自我的艺术观念与创意,这是与“古器再造”本质上的区别。子辰治器、独辟蹊径,多年研究创新开发古瓷雕刻、古瓷木胎合漆艺、古瓷结合金属錾刻系列都独具魅力,使之深具原始、自然、神秘、思古幽情的真善美与古雅。而按照工艺类型,“古器再造”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古瓷雕刻 瓷雕与木雕、玉雕、石雕、牙雕、骨雕、贝雕、根雕、冰雕、漆雕等其他雕塑都不同,其必须经过雕刻塑造后再以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而成。古瓷雕刻更为特殊,不仅与其他雕刻工艺不同,甚至与传统瓷雕也完全不是一回事。传统瓷雕是未烧制之前生胚雕刻或塑形,相对较好把握效果和修正。而古瓷雕刻针对的是烧制成品,并且需要处理器物流传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瑕疵,具有许多不稳定特性,稍不留神就会失手,功亏一篑。所以,古瓷雕刻需要从艺者对材质必须要有着深刻了解,在技术操控能力上更要技高一筹。
赵子辰《独善》 元代龙泉窑巧雕三不猴莲瓣纹茶盏古器再造作品
此杯對外壁先天窑粘设计雕刻三不猴图样,创作思路源自唯一一个儒释道共通的典故,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收放适度。表达了作者超然出世,不求人争,但求己修成就清虚唯我“独善”的境界。经古今结合再创作后的器物多了一份格外的韵味,艳美而不张扬,匠心独具。
赵子辰《入境》 南宋龙泉窑银饰琴炉古器再造作品
本品为南宋早期龙泉窑高档炉式,三足均为完整无损较为难得,炉身一处缺损采用纯银錾刻海水纹、云纹进行二次创作,创作思路源自北周诗“祥云入境,行雨随轩”,通过这样的精心修饰后更好体现出该炉的精致唯美、非凡气质。
古瓷结合金属錾刻 錾刻工艺非常复杂,是以线条与点相结合的形成作为构图原则,使用各种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具,用小锤打击,技法难度很大。它是在纯手工操作下,利用金属柔软和延展的肌理特性,并据古瓷本身气质和缺陷而设计的装饰纹饰,要求分别选用平面雕刻、镌刻或镂刻,也可剔地錾刻而将花纹突出在金属表面呈浮雕状,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达到装饰目的。这种工艺需操作者有专业的书画基础,才能以錾刀代笔在金属表面上行云流水,刻画出形象传神、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一锤一錾、一物一心,有着很强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感染力。
古瓷木胚漆艺 古瓷底结合木胚髹漆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目前为止行业内独创的艺术新品种。相对传统漆器来说,这样的制作难度更大,瓷底与木质部分需要两者先打孔再穿以铁丝保证结合牢固性,木胚上还要裱布,然后涂上漆灰,再一层一层历经几十遍的髹漆。大漆的干燥时间也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每上一遍大漆都需要等待其完全干燥后才能进入下一步。一件成品瓷底漆艺作品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古器再造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生于湖南永州。国内以残瓷古器为底托进行再造的开拓者。2002年游于津门,随齐宝成先生习画;后师从天津美术学院周天先生研修民俗文化与设计;现从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丹丹研修自然美学与生命美学。现为子辰治器艺术馆主理人、广西文化旅游智库专家、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研究员。
知古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作品以心物相融、繁花相生的创作思维,把宗教中的身体和器物观,以及文化艺术疗愈理念带进了创作的古器之中,在抱残守缺中探索身心灵的合一,用时间与空间,自然与艺术,粗犷与精致,复古与时尚的结合,让古瓷的简洁、单色、纯粹、安静的美滋养世人的生活和心灵,以器映道,深体人文,作品常见于各大拍卖行,多被藏家个人及一些艺术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