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丽 徐志国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中提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教师可以基于班级幼儿当下的兴趣点和经历,借助于表征洞悉幼儿的内心;与此同时,鲜活直观的表征素材又为动态调整课程、动态评估幼儿以及家园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最终更有效地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与发展。
一、多元表征,见证幼儿成长秘密
1.表征自己的游戏过程
区域游戏时,天天用雪花片拼插了一支冲锋枪。游戏分享阶段,天天主动在同伴面前分享自己拼搭的新作品:“我拼了一支枪,我先拼这里,拼这么长,再拼下面。”基于天天的分享,我引导他试着在一体机上表征自己的拼插过程(见图1)。天天先画了枪口,再画一条长线,我在一旁辅助表述:“第一步,天天先拼枪口和长长的枪杆。”天天接着在长线下面画一个U字形,说这是装子弹的,我进行表述:“第二步,天天拼了一个用来存放子弹的装置。”然后,天天在垂直于长线的位置画了一条短竖线,说这是用来撑住枪的,我继续补充:“第三步,天天画冲锋枪的支架。”……就这样,天天一边表征,我一边辅助天天有序地进行表达。
我引导天天在一体机上表征自己的拼搭顺序,很好地支持了天天在同伴面前清晰表达自己的拼搭过程。表达和表征同步,更全面、更立体地呈现了天天的游戏过程和想法。
当幼儿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游戏过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幼儿表征过程中,教师可试着用语言协助幼儿理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玄一和同伴在建构区用积木合作搭建了一条铁轨,铁轨两侧分别有不同的装饰,我引导玄一用绘画表征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表征(见图2)。从玄一的表征过程中,我捕捉到了很多玄一在用语言介绍时没有讲述到的细节和精彩部分,这使我更全面地读懂了玄一的想法和他对作品的构思。
2.表征自己的调查和发现
在一次户外区域活动中,咖咖因为好朋友不和他一起玩而不开心,又不愿意和其他同伴一起玩PVC管。一开始,我的同理心和安慰并不能从根本上给予咖咖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于是,我从咖咖的兴趣点出发,试探性地引导:“咖咖,你想不想拿着我的小夹本去记录每个户外区域各有多少小朋友?”咖咖接受了我的建议,记录时脸上洋溢着笑容,情绪明显地好转起来。户外区域分享时,我看到咖咖能对照记录表清晰地进行分享。对照咖咖表征记录的内容,我捕捉到他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示出某个区域明显的特征,并能做人数统计(见图3)。其他幼儿在看到咖咖记录时也会围在他的身边看,在聽了咖咖的分享后纷纷说:“老师,我也想记。”
根据咖咖的统计与分享情况以及其他幼儿的意愿,我初步判定:我对这起突发事件的介入很有效。户外区域大调查中蕴含着很多教育价值,对于中班部分幼儿来说,也是可以尝试操作的。基于此,户外区域大调查开始在班级中逐步推进(见图4)。推进一段时间后,我在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尝试着将此经验拓展和延伸到室内区域调查。
表征将自己的感知进行简要重组和初步概括的过程,表征自己亲身经历的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现象,幼儿往往会更加积极和主动。幼儿借助大量的图像和符号来表征自己对户外区域、室内区域的调查情况,并通过这些图像和符号来尝试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借助表征,他们有更多机会发现自己的存在:自己喜欢什么,自己能干什么,并从中沉淀成长的力量。
3.表征自己的后续设想
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幼儿玩沙包的方法相对单一。为了拓展幼儿和沙包互动的玩法经验,我们组织幼儿表征“我想/喜欢怎样玩沙包”,他们纷纷将自己喜欢的或想到的玩法进行了表征(见图5、图6)。
通过观察幼儿的表征内容,我们捕捉到幼儿想出的更多、更有趣的玩法,并组织他们对这些玩法进行分享与交流。差异资源的碰撞,让幼儿后期更加积极、深入地与沙包进行着不同方式的互动。与此同时,源于自身主动建构的经验和想法,幼儿会具有更高水平的活动能力,会更加自信地体验沙包的不同玩法。
4.表征自己的计划和执行
为了让幼儿每天更有计划地参与户外运动,我们会提前组织幼儿先做计划:每天想去哪里玩、打算和谁一起玩……运动结束后,我们及时引导幼儿尝试自评,并用符号表示计划执行情况,如:2个大拇指表示完全执行自己的计划,1个大拇指表示部分执行自己的计划,○表示没有执行自己的计划(见图7)。
在表征自己的计划和执行情况中,幼儿的计划能力及执行能力会不断增强。同时,幼儿会在自评中学着自我反思和优化后期的行为。
除了以上表征方面的实践外,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尝试着让幼儿进行表征。比如:表演区的幼儿在游戏前表征自己的表演计划(见图8),每天测温后幼儿对照额温枪上显示的数字自主表征自己的体温(见图9),在学习歌曲《夏》之后表征自己理解的歌曲内容(见图10)等。
二、回顾梳理,积淀应用多元表征的策略
1.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0-8岁儿童发展适宜性教育》一书中提出:“幼儿在深入参与时学得最好,无论是幼儿主导的活动,还是成人深思熟虑地计划和引导的活动,其关键因素都是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如前面的案例中,我根据观察发现咖咖对于表征记录表现出兴趣,发现咖咖对于当下的游戏不感兴趣、与同伴互动有畏难情绪时,我试探性地结合他的兴趣点,引导他尝试对户外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才能为后续的游戏发展寻找契机,真正地满足幼儿个体独特的发展需求。在我的及时判断及适宜性推动下,咖咖参与户外活动的情绪有了明显的转变,同时关于户外信息表征的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最后还能在户外活动分享交流时,对照自己的表征记录表清晰地和同伴进行信息的互动分享。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何时需要用到表征、如何激发幼儿表征记录的兴趣并发展他们的相关能力等,需要教师精准观察并善于发现幼儿当下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
2.欣赏与接纳每名幼儿
幼儿的认知风格、思维特点和表达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因而其表征也往往各具特色,记录水平也各有差异。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幼儿的表征方式,接纳每一名幼儿的内在想法。差异的存在成就了多元和丰富的世界;差异的存在,推动同伴间相互欣赏,在肯定自己的基础上學他人之长,互学共进。
3.表征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
表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表征的意义在于反映幼儿的思维以及表达幼儿的情感,它是良好的沟通媒介。幼儿既可以表征自己当下室内游戏的过程和想法,又可以表征自己预设的户外游戏新玩法;既可以表征自己在科学区的新发现,又可以表征自己在集体活动中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既可以表征对户外区域的调查,又可以表征对室内区域的统计。一日活动皆课程,教师应将表征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元化、多渠道地表征自己当下的经历、发现和想法等。
4.表征发展幼儿的综合经验
在任何“工作”的体验探索中,幼儿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往往是整体经验的综合发展。幼儿在一日生活场景中进行表征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情感的满足,而且在过程中会获得综合经验的发展。比如:当幼儿在统计室内区域游戏相关信息时,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游戏现场信息的采集与表征能力,背后还蕴含着他们对数量的感知、统计与比较,对现场事件发展线索的整理和规划,与同伴的良好互动与交流,对相关游戏进一步调整优化的思考和计划等。
三、动态评估,实现有温度的教育
1.多元表征成为动态调整课程的有力依据
课程从哪里来?一方面,源于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周围资源的科学预设;另一方面,源于活动中对幼儿生成的兴趣点与需求点的支持和满足。我们借助幼儿的多元表征素材获得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一方面,洞悉幼儿表征相关能力的经验基础;另一方面,借助幼儿表征的内容走进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表征内容直接见证着幼儿的情感发展、能力水平以及后续需求等,从而为动态调整课程提供了最为直接有力的依据。比如:幼儿表征的户外游戏区域信息中显示某游戏区域长时间无人问津,我们就及时带着他们一起改造这个游戏区域;幼儿表征的班级区域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或挑战,成为我们后续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支持和指导的重要依据。从课程的角度来讲,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开展的多元表征是教师精准解读幼儿的重要手段,也是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的有力依据。
2.多元表征成为动态评估幼儿的直接参考
我们经常引导幼儿参与计划或反思自身的经验,讨论过去的经验,并努力将这些经验呈现出来。这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同时也能使幼儿深化和完善自己的概念和认知。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经验时,有的幼儿善于用语言直接与他人沟通,有的幼儿不太善于言语表达或不太乐意在集体面前发言。但幼儿往往能借助多元表征来表达、表现自我,使我们能更加全面、直观、立体地对其进行评估。比如:天天在一体机上表征自己拼插冲锋枪的步骤,我捕捉到了他清晰的拼插过程和有逻辑的思维能力。又如:梦梦用绘画方式表征自己的户外混龄运动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她有几天能按照计划选择户外场地和游戏伙伴,但有几天完全没有按照计划进行运动。在自评时,梦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说出改进措施:“下周,我早上来园后,要先看一下计划表,看看我去哪里玩,和哪些好朋友一起玩。”
3.多元表征成为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素材
《评估指南》指出:“幼儿园与家长建立平等互信关系,教师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在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时,幼儿的多元表征便成了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素材。在表达一件事情或某个想法时,有的幼儿无法用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却可以用直观形象的表征信息来呈现内心。当我们借助幼儿直观的表征信息与家长沟通时,会让家长更多元、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发展优势,有助于家长基于孩子当下的表征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鼓励和引导,进而带动孩子其他方面的同步发展。
多元表征让幼儿换种方式回望自己,也更加鲜活、直观地再现了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与此同时,多元表征给我们提供了通向幼儿秘密世界的密码,为开展高质量的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