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有效途径

2022-05-30 14:27柯丽霞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0期

摘 要: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以写促读”的活动,既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也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写促读”可以安排在预习环节、课堂活动中、课堂结束之后,还可以“以写代读”,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开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以写促读策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30-0061-03

引  言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的基本教学内容。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在课堂上常常是占领了主阵地,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阅读课教学,甚至还占用了本应该是写作课的时间,一些课堂还出现了“有作文,没有作文课”的极端现象。可是,阅读教学的投入与产出并不等值,阅读效果并不理想。许多人质疑:为什么读了十几年的语文,还是说不好话,写不好一篇文章。种种现象表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而阅读教学效果差,很大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生成自己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为此,本文提出“以写促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这一有效手段,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落实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一、“以写促读”的教学依据及现实意义

“以写促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符合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学的内容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而这些作品是被作者的头脑加工了的、融入了主观经验和审美情趣的产物。也就是说,在阅读课堂,学生是通过学习他人的言语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从文本阅读到表达与交流,都需要学生自己积累经验和语言材料。“以寫促读”正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更是鲜明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1]。

“以写促读”也是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王荣生教授将中学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这些选文不论属于哪一种类型,大多数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既可用于品味经典的丰富内涵,也可用于总结阅读与写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能用于传授学生读写的技能或方法,还可以作为语文活动的资料。教材中有大量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盘活,可以用作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训练点。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挖掘教材的写作训练点,利用教材的丰富资源,在具体的文章中,设置具体的情境,设计“写的”实践活动,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变为写作能力训练的“练兵场”,变为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实战基地。

目前还没有在中小学普遍推行关于写作的教材,就2020年推行的高中语文部编教材看,写作任务还是分布在18个任务群中,在每个单元的教学篇目之后,一般有一个写作的任务,写作课没有单独设课,也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写作体系,更没有给写作教学规定相应的学时。对写作札记、文学评论、小说等新文体的写作,教师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更是不敢进行写作指导、讲评,有些写作教学也就形同虚设。写作教学处境尴尬,长期以来是阅读教学的附属品。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安排“写的”活动,既加强了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又能为写作教学服务,可谓一举多得。

二、“以写促读”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在预习环节中设置“写”的情境,以写促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先让学生阅读文本、熟悉文本,才会有课堂上更深入的分析、谈论、鉴赏、评价等活动。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精心备课,学生的书本“一尘不染”,并没有留下预习的圈点勾画的痕迹,有些学生虽然进行了课前预习,但也只是停留在标注拼音,给一些句子划划线等表面功夫,结果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环节无法顺利开展。教师在课堂上唱着沉闷的独角戏,只能满堂灌,为教而教,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很多时候,笔者会根据课文的特点,布置相对应的“写的”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以此来检测课前预习的质量。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预习,偷懒的机会就少了。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经典之作,编者把这篇课文编排在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第一课,反而将《荷塘月色》放在这一篇之后,且设为自读课,可见《故都的秋》在单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学生较难理解文本的内涵,篇幅也长了一些。孙绍振教授曾经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虽然相当一部分学生凭直觉能感到文章“挺好”,但是多数说不清好在哪里。大一的学生鉴赏起来都有很大的难度,更别说高一的学生。查阅一些教案发现,大部分的教学设计注重在五幅图的分析上,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笔者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紧扣写景散文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道小练笔的预习题:“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哪里呢?请依照课文相关内容填写。它在陶然亭畔的芦花从中,它在西山月夜的虫唱声里; , ,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展示他们续写的内容。有学生这样写道“故都的秋在家人闲坐的欢声笑语中,在香山火红的枫叶中”,学生写出的句子并不符合“清、静、悲凉”的特点,从中就可以发现一些学生没有预习,或者没有充分预习。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情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预习是阅读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也是阅读取得效果的保障,通过“写”的练习活动带动读,抓好预习环节,不失为良策,同時在小练笔中能自然带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二)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写”的活动,以写促读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也一样,需要有波浪,有张弛。如果一味地读,一味地讲,让课堂处于紧张或松弛的状态,都不是一堂好课。上海的程红兵老师用“3个维度,9个细节”来评价一节课,其中的一个维度是“听”,他认为有活力的课堂应该听到“笑声”“掌声”“辩论声”。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既可以听到琅琅书声和唇枪舌剑的思辨声,又可以看到苦心经营、挥毫泼墨的书写状态。在一些阅读课上,适当地穿插一些写作的活动,调节课堂气氛,舒缓课堂节奏,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其对文本的深度学习,达到在写作中建构自己的语言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写作任务,如留白处可以补写,开放性的结尾可以续写,分歧处可以各抒己见,尤其是一些带有思辨性的文章,如老子、庄子的文章,更需要选取一些经典语句进行思辨性写作,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例如,《登泰山记》是一篇游记,全文不足五百字,内容也浅显易懂。笔者针对这篇文章简单易懂的特点,紧扣“游记”的文体,在“朗读、正音”和“梳理时间和文化常识”这两个环节之后设置了这样的一道情境写作题:“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依照文中的描写,

请你以某个旅行社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一个你熟悉的泰山景点。”教师通过创设导游解说词的情境,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很好地完成了导游的角色转化,同时从写作中也了解了该学生是否清楚地掌握了泰山夕照、泰山日出这两个重要景点的相关内容。一些学生幽默风趣的解说引来了同学的阵阵掌声、笑声,一些学生对五大夫松、碧霞元君的精彩描写,展示了他们的广阔见识。又如,在教学《屈原列传》时,文中司马迁说了这样一句话:“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根据这一句话,笔者设置了这样的写作练习任务:“你是否赞同司马迁的看法,请写一段话表明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并有理有据地分析。”学生写完之后,在课堂上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生的踊跃度超过了笔者原先的预期,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辩论赛,有些学生还为自己未能发言而感到遗憾,下课后特地来问以后还有没有这样的活动。

(三)课后“以写促读”,实现知识的拓展迁移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结束了并不意味着学习就结束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运用需要在具体的运用中加以强化。诚如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汲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2]在课后,教师可通过创设适合写作的情景,让学生开展写作实践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拓展、迁移。对于一些文章,一些单元的检测,教师也可以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

例如,《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这三篇都是小说,都属于革命历史题材。它们各用不同的方式抒发了革命者的情怀,在写作手法上也有相同之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领悟革命者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体会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新生的历程。在课下,笔者安排了“拟写颁奖词”的写作活动,具体的任务是这样的: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某校文学社开展“重温革命经典,致敬最美巾帼英雄”人物评选活动,水生嫂、小芹、黄新三个人物当选,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写一则颁奖词。

为了降低写作的难度,笔者给学生提供了钱学森、袁隆平、魏青刚等人的颁奖词,以此作为范例,同时给出相应拟写颁奖词的活动支架,一是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二是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经过学生练笔、组内成员互改和教师批改,学生最后在课堂上汇报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传承了革命传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写作实用文的能力。

(四)“以写促读”,推动整本书阅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把《乡土中国》和《红楼梦》这两部书列入单元教学,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读完这两整本名著,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详细地讲解,而是通过介绍、导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书中的世界,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并积累经验,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但是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要进行阅读跟踪,设计一些任务情境,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这时候,安排一些写的任务来检测也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检测手段。在高考名著考查上,北京卷从2017年到现在连续采用“微写作”的题型,我们来看北京卷2021年的这道考题。

文学名著中常有一些让人心生遗憾又给人启迪的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他(或她)为何令你感到遗憾,又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要求:写明作品和人物,言之有理,不超过150字。

从考查的目标看,学生不仅要熟悉主要、次要的人物和情节,还要有综合分析、鉴赏及应用的能力,它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去真实地阅读,自主地阅读,有深度地阅读,还要把阅读、理解、表达和交流有机结合起来,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北京高考微写作试题就是很好的“风向标”。部编教材中的中外名著教学,如《大卫·科波菲尔》《复活》《阿Q正传》《边城》,受教学课时的限制,都是节选部分章节,目的在于以点带面,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多读书,多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依照文本特点,适当地设置相关的“写”的活动,以写促读,深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柯丽霞(1979.1-),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