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阳
“工作多、任务重、人手少”一直是乡镇一级面临的痛点。面对存量编制分割固化的现实问题,河南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使用编制。部分县级机关盘活存量编制资源,探索减县补乡机制,破解乡镇“没人办事,没编养人”的难点,打通基层治理关键堵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县级“编有余”,乡镇“力不足”。2005年前后,河南乡镇一级实行“双减”改革,机构编制和现有工作人员只减不增。乡镇机构进一步精简,同时干部队伍更新缓慢,人员老化问题日渐突出。
目前乡镇日常工作穿插重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稳定排查、禁烧禁燃禁放等都压在肩头。基层工作多、任务重,乡镇干部时常被催着干、撵着干。
与此同时,在政策变动、机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一些县直机关出现岗位多、工作少、人浮于事的现象。如何实现闲人实用、人岗适配?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编制是县级管理各类公职人员的重要抓手,要想打通这个堵点,就得全县一盘棋,以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为原则,统筹编制、用活编制。
减上补下,解困基层。为解决编制固化问题,兰考县于2017年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从县直事业单位差供、自筹编制人员中先后招聘、选派人员到乡镇(街道)一线和县直单位一线岗位工作。截至目前,共招聘、选派2717人到基层一线工作。
宝丰县则建立统一“编制池”,将编制由单位资源变为县域资源。一方面,将所有单位共300多个空编收回,由县级统一使用;另一方面,撤并职责相近、重复分散的事业单位,核减相应编制。
引来活水,激励作为。人员流动、编制活用的梗阻打通后,如何引导激励下沉人員扎根乡镇、干事创业,成了随之而来的必答题。
减县补乡并非一劳永逸。按照“减上补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原则,兰考县要求,选派到乡镇一线岗位的差供、自筹人员工作满一年后,要进行年度转编考核,前30%可纳入所在乡镇全供事业编制,中间60%可保持现有乡镇工资待遇,后10%不合格的要退回选派前的原单位。
减县补乡和考核差异化改革,破解了乡镇人手紧缺和队伍老化难题,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干事热情,乡镇受益;选派人员解决工资待遇,优秀人员转为全供编制,本人受益;选派下沉解决部分差供、自筹编制人员岗位待遇问题,原单位受益。在乡镇机构改革、规范招录制度和待遇倾斜基层等政策的加持下,乡镇干部队伍有望实现良性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