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希
内容摘要:苏轼作品文质兼美,作为文人的典范,他的文学修养和精神境界都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其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文章从境界的层次入手,以中学教材中的苏轼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生境界的特点并思考其境界形成的深层原因。作为教师在教授苏轼作品时,应引导学生从人生境界这一角度分析其作品,以加强对中学生的人生境界教育。
关键词:苏轼作品 中学教材 人生境界
关于“境界”,我国学者多有论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摘引晏殊、柳永和辛弃疾的词句描述人生之“境界”,他提出人生成大事、大学问者必有三种境界[1],这三种人生“境界”可以解释为明确理想、追寻理想和实现理想三部分。宗白华认为人与世界的往来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六种境界,他用特别的方法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概括[2]。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根据人对宇宙觉解的多少,提出人生有四种境界[3]。他所提出的人生境界,不仅指生命的意义世界,而且指精神境界。其中自然境界是觉解比较低的境界,它也被称为天然的境界,居于此境界中的人具有顺才的特征,即顺着他的自然本性做事情。功利境界它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自然境界,其觉解程度比自然境界要高,处于此境界中的人所追求的是利和益,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有着清楚的觉解。道德境界是人生的较高境界,居于此境界中的人对人生有着较高的觉解,他们做事考虑社会的层次和利益,并且以“义”为出发点,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个人的发展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天地境界是哲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居于境界中的人,其觉解程度超过了个人和社会的界限,他们认识到人不仅属于社会,而且也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员,他们知天事天,为宇宙做各种贡献,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曾在他的《秋日偶成》诗中就透露过他的“天人合一”境界,这首诗表现了一位哲人“心胸宽广、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就是天地境界[4]。
自然境界是自然的产物,此境界中的人所做的事情都是为满足自己的本能需要,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都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道德境界本身就具有道德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和道德理性,在此种境界中,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觉悟,比如他们会明白自己的某个行为可能会对他人乃至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行为一般都以“义”为准,另外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相冲之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放弃个人的利益。例如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悲情的思想就属于道德境界,处于这种人生境界的,他所追求的一切利是以“奉献”为目的。天地境界具有超道德的价值,其最高准则和精神是“天人合一”,例如,苏轼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属于最高境界,即天地自然境界。这个境界是自由境界,是“知天、乐天”的真我境界[5]。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虽然各异,但都受到人们的尊崇。相对来说,道德境界更适合儒家,例如此境界中奉行的“仁和义”,而天地境界更适合道家,例如此境界中奉行的“天人合一”等,与道家的“无为说”不谋而合。无论是道德境界也好,亦或是天地境界,各个境界之间也并非是毫无关联的,在实践中,会出现两个领域相互交织的情况。在苏轼的人生中,有时传达的就是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交织的情况。苏轼的道德境界主要来自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苏轼的天地境界是在多次被贬逐步开拓而来,所以他虽历经浮沉却始终笑对人生,他并没有因常人难以接受的一波三折的人生而变得忧心忡忡。
一.中学教材中苏轼作品的境界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苏轼的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很多写于他被贬时期,文章大都体现了他的人生境界,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赤壁赋》等,下面选取几篇例文予以具体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密州时期所作,中秋之夜,苏轼想起多年未见的弟弟苏辙,不禁心潮难平。全词围绕明月展开了思考与想象,从问天开始,对比了天上与人间,提出了入世和出世的难题。词人不满现实,祈望寻求一处纯正之地,但天上恰似人间,同样不能美满。“高处不胜寒”,天上的“琼楼玉宇”固然美好,但人间又何尝逊色呢。下片聚焦于生活,将离别与离别结合起来,从对生活缺陷的认识中探索如何对待自己。从“我欲”至“何似”的心理也正如出世与入世的难题,入世的思想最后占了优势。从人生境界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中苏轼他不仅关心天下人的疾苦,也割舍不下兄弟间的情义。可以说是苏轼在密州时期道德思想境界的一个总结,也是他从忧愁至超越的一个蜕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作,黄州地处偏远,被贬到这里的苏轼,栖身在定慧院。苏轼的人生可谓少年得意,他有着为国为民的道德态度,他的道德境界具有较强的为他性的特点。所以到了黄州后,不免会有天涯沦落人之感,他也逐渐从早年读书立下的济世思想摆脱出来,去追求个人身心自由的超越精神,而这种思绪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这篇作品中被充分地传达了出来。由于刚历经生死,苏轼对外界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他常常在夜晚出门,一天夜里,他走到了长江之畔,写下了这首词。苏轼以疏桐、幽人、孤鸿等意象表达了自己流落他乡的孤独幽寂、遭人诬陷的游移困苦,深刻地表现了苏轼当时心境的无助、孤寂与苦闷。在整首诗中,苏轼并没有掩饰自己面对命运的软弱和无奈,而是清晰地表现了他坚定不移的态度。“寂寞沙洲冷”是孤鸿在荒凉沙洲中遭受的寒夜,也是苏轼独自经受的寂寞、艰难的被贬岁月。孤鸿宁愿忍受寂寞荒凉的沙洲,也不愿停留在流俗的寒冷枝头。即使身处困境,他也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不愿与世俗为伍,不愿与世俗与世浮沉,充分显示出了他作为一名士人寬广、坚定的品行。苏轼这种人生境界是一种道德境界,千百年来,他的这种人生境界也影响着我国许许多多的人物。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于元丰五年,距离作者谪黄已经过去了两年,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愤懑苦恨之后,苏轼的心态又达到了另一高度,逐渐的走向超然豁达处变不惊的人生境界。词人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外出途中遇雨,没有雨具,同行的朋友都觉得十分狼狈,只有苏轼毫不介意,依然潇洒地吟啸慢行,当肆虐的风雨扑面而来时,只有苏轼拄着竹杖镇静前行,当风雨逝去,雨过天晴之时,他也没有欢喜得意,独自庆幸。进退得失是无足轻重的。他完全摆脱了外部世俗的影响,对奉承或羞辱并不感到惊讶。由上文可知,一种境界有时并不纯粹,同时还掺杂着其他境界。这里描绘的词人遇雨的经历和感受,不仅是道德境界的流露,也让我们看到了苏轼生命中的天地境界,他追求自由和豁达,从天地宇宙间感悟生命的真谛,正是这种人生境界支撑着他走过坎坷漫长的人生道路。
《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七月,文章先写出了苏子与客游于赤壁之下,清风与明月交辉,露珠与水光相映,让相融于其间的苏子产生了一种逍遥飘逸,和谐相融的感觉。赤壁的水、月,让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积极入世的士子,暂时忘怀了受挫之悲,他与清风明月相伴,融入其中。接着又写出了客因人生短暂而生的悲,面对客的悲,苏轼运用宇宙变化的观点来劝慰客人,他认为人本来就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生在世与宇宙自然不可分离,所以不应该以一种远离于自然之外的目光分析天人关系。苏轼的这种天人思想表明其人生境界已得到最大的觉解,学界有人认为《前赤壁赋》是苏轼天地境界的萌芽,如朱靖华先生认为苏轼的天地境界形成有其思想流变过程,他构想的“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遗世飞天之想,已经是天地境界的轮廓了,而元丰六年他给子由的信中说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这种随缘适旷的自由态度,正是天地精神境界的基本内核。有此内核他便在随后的诸多贬逐生活困窘中逐步开垦出“浩然天地间”“身世永相忘”的天地境界来[6]。
元丰六年,是苏轼来黄州的第四个年头,此时他已经突破了生活突围和精神突围,由“飘渺孤鸿影”的惊恐和“人生如梦”的悲苦转为旷达闲适。十月,苏轼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这样的景色经常有,但是见到月色入户能起行者恐怕不多,苏轼便是其中一个。寻友赏月,二人步于庭院,面对此情此景,苏轼的欣然之感又多几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几个字便传递了月色之下的所有内容,月光澄澈,仿佛时间和空间发生了改变,月亮变身为时间流逝的见证者,赏月者也投向宇宙万物之间,现实空间幻化为清澄空灵的世界,月色无处不在。苏轼自嘲为闲人,从而表露自己的思想与人生境界。多少人为功名利禄费劲心思,他却因被贬才有这空闲时间欣赏大自然的馈赠,如他曾说,“闲者即是主人”,已是永恒的世界万物的主人了,如今这点挫折也就不值一提了。“闲人”二字,表露了他超越苦难的人生境界和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也包含了“闲适”之情。苏轼通过月夜下的美景,将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自然美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为自己的情感释放提供突破口,这生动地展示出他天人合一、自然超脱的人生境界和情感。
二.中学教材中苏轼作品境界形成的原因
人生的境界是不同的,人生境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不同环境背景下成长的人会有各异的人生境界。苏轼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并以经世务实的态度继承并融合了儒释道思想,构建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家庭教育主要是尊重儒家道德传统,在他的童年时代就播下了儒家思想的种子,其父苏询是古文名家,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27岁开始发愤读书。他的文风放荡不羁,具有汉唐风格,苏询对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教育十分严格,三人常聚集研讨剖析古今朝政得失,其母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当她的丈夫苏询宦游四方时,她教她的两个儿子读书写字。儒家的治国济民思想,是苏轼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目标,综观其一生我们不难看到在他思想中兼济天下的思想始终是占上风的,这种思想境界的形成也与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道德境界始终在苏轼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当这种兼济天下的“行义”理想无法实现时,苏轼并未像陶渊明那样归隐;也不像李白那样成为诗圣;也没有像王维那样成为诗佛,他的一生都在背负着仁政爱民的思想。苏轼人生中经历了几次“朝廷外贬”,即使在降职期间,他也像杜甫一样关心国计民生,他不仅为官兵的胜利感到高兴,也为人民生活的困苦感到忧愁。
北宋是道风很盛的时代,据记载,道家思想在苏轼年少时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后来回忆说“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数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校院,于盖从之二年。”[7](《众妙堂记》)苏轼终其一生,没有间断过对道教的追求。在为官之余也进行道教修炼,尤其在经历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后,苏轼逐渐转向了自我探求,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接触了大量佛家经典和庄子哲学,以平衡和安慰自己痛苦的心灵,与苦难的人生抗争。在被贬谪的岁月里,苏轼仍有一种宽宏大量的超然境界,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安于现状,充分实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和文化价值。只有他的精神才能给世界上所有的万物以无尽的滋润。从苏轼的词作中能够明显感受到他受佛道家思想的影响,黄州是苏轼思想与创作都非常活跃的时期,苏轼在此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定风波》和《前赤壁赋》传达的天地人生境界,一定程度上就是苏轼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定风波》体现了苏轼超越后的豁达大度,以及他随心所欲、倔强自信的精神风貌。《前赤壁赋》中“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等所表达的超越与自然的心理融合是道家思想的一部分,佛教倡导超越生死的“无我”境界。在这里,佛道的慰藉让苏轼的内心痛苦得到解脱,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也达到了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8]。
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境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苏轼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形成了一种融通的审美范式,这些深刻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在苏轼的诗词中既有儒家的精神、又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与佛家的“脱俗超世之境”,这些也为他“随缘放旷任意逍遥”的达观境界的形成做了重要的奠基。
综上所述,苏轼的人生境界并不是置于高阁的抽象理论,而是能够真正影响到我们的有价值学说。其作品中的道德境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修养;其作品中的天地境界则有利于学生树立乐观旷达的胸襟。教师在讲解苏轼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苏轼的人生境界这一角度分析其诗词,比如在讲《定风波》这首词的时候,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联系这首词的背景,带领学生感受苏轼的超脱旷达,同是遇雨,同行者皆乱成一团,只有苏轼坦然行走,对雨毫不在意,这种豁达品格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教师可以借这首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在人生途中遇挫,不能忧怀伤志、踌躇不前,而应该像苏轼那样处变不惊,胸怀旷达,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挫折。此外,责任感也是苏轼人生境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在政治上是一波三折的,但他心里始终装着百姓,比如他在密州时遇旱灾,他身先士卒,带领人民祈雨;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在黄州时,他投书拯救女婴等。苏轼的负责任精神伴随着他的一生,教师在讲解苏轼作品时,可以利用知人论世法,穿插這些背景,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养成教育,引导学生明白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将责任感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教,能够激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献身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徐调孚: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冯友兰.贞元六书·新原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4]刘祎.苏轼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闫镇.论苏词中人生境遇与境界的关系[J].牡丹,2020(24):37-39.
[6]朱靖华.天地精神境界:评苏轼岭海时期的人生反思[J].新东方,1996(6).
[7]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61.
[8]黄昱.浅谈苏轼散文中的儒释道三教思想[J].文学教育(上半月),2021(2).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