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2022-05-30 12:34罗鹏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公文写作方法途径公务员

罗鹏

内容摘要:拟写公文是机关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检验机关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公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机关的威信和形象。因此,机关干部拟写公文,应着力在“意图要摸准、材料要充实、结构要严谨、思路要清晰、起草要迅速、观点材料要统一、语言要准确、文字要简明、格式要规范、修改要认真”十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公文质量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公务员 公文写作 方法途径

公文是机关的重要办事工具,是机关行使职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机关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准。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公文是机关的“耳目”“喉舌”“纽带”。机关通过公文可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联系工作,商洽问题,通报情况。公文尤如一条纽带,可以把上下级之间、不同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平行机关之间联系在一起。因此,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会写、能写、写好公文,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是机关干部的必修课、基础课、必备技能,也是机关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基本要求。

一.意图要摸准

中国传统文论有一句名言,叫“意在笔先”。所谓“意”就是意图、宗旨,或者叫中心思想。写公文“意在笔先”,就是拟写者接受任务后,首要的是把领导意图搞清楚。领会领导意图,常见的方法有以下三种:一是面对面地询问意图。接受任务后,拟写者应该主动请示领导抽时间,谈一些初步想法,最好采用对话的方式,作者问,讲者答,有针对性地探讨一些问题。对领导的意见,要句句分析研究,理解精神,理出头绪,考虑提纲。二是拟出提纲打探意图。就是在领导抽不出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领导的原则意见,下面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个比较详细的提纲。三是写出草稿引出意图,或叫“抛砖引玉”。拟写者以对党的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写出草稿,呈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可以引出比较具体的、多向的、深层次的意图,有利于集中众人智慧,确立公文主旨。

二.材料要充实

占有丰富的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不充分,公文是写不好的。当前机关公文质量一般化问题比较普遍,很重要的是材料不充分,不准确,缺乏代表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造成的,这些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必将极大地影响、制约公文的质量。所以,在公文写作实践中,材料的收集、使用要突出材料的丰富性,即占有丰富的材料。占有材料要突出一个“多”字。“多”不仅指数量,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纵向的,横向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等。占有材料就好比搭建材料仓库,货物要多,品种要全,这样到用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著名作家冰心也说过,占有材料对写作来说,就好比个人在银行里的存款,存得越多,用起来就越方便。选材的前提是占有材料,要“以十当一”,这叫博采。从时间角度看,既要占有现实的,又要占有历史的材料。从性质角度看,既要占有正面的,又要占有反面的材料。从类别角度看,既要占有典型的,又要占有面上的材料。从来源角度看,既要占有直接的,又要占有间接的材料。占有材料,不能靠突击,要靠平时观察积累,要做到脑勤、眼勤、腿勤、嘴勤、手勤。作为机关干部,要养成平时积累资料的习惯,做积累资料的有心人和实干家。

三.结构要严谨

公文的结构,就是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公文写作要求,对材料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安排。简单地讲,就是公文的组织、构造。公文结构的内容与要求是:开头与结尾——要首尾相连,首尾相应。层次与段落——要层次清楚,段落分明。过渡与照应——层段之间,要互相衔接,前后联系;全篇贯通,形成整体。详写与略写——要区分主次,详略得当。重点问题详写,写得细致、具体;一般问题略写,写得概括、简略。撰写内容多、篇幅比较长且比较重要的公文,一般在动笔之前,应先编写好提纲,这一步对起草文稿至关重要。提纲有两方面作用:一是有利于方便起草文稿,因为提纲是对公文内容层次的总体设计,是公文写作的框架,也可以说是公文逻辑结构的蓝图,是写作的路标。编写提纲的过程,就是事先构思、妥善安排公文观点、材料的过程。在编写提纲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问题,修改起来也比较容易,否则,不写提纲,直接起草文稿,出现问题就可能要动大手术。因此,从表面上看,写提纲似乎多了一道工序,添了麻烦,其实麻烦在前,顺利在后。经常写公文的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把提纲搞好了,等于公文写了一半。二是用来征求意见。重要的公文要多方面征求意见,常常是要经过多次审查修改,一般情况下,在动笔起草前,首先要把提纲送给领导或有关方面征求意见。以免少走弯路,提高公文写作效率。

四.思路要清晰

写作思路总的讲三句话:梳辫子,戴帽子,填肚子。梳辫子,就是对占在的材料进行分类。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按结构内容区分大类。也就是按照情况性质进行区分,如把成绩方面的情况归纳到一起,做法这方面的情况概括到一块,把问题方面的情况概括到一起。第二步按照情况特征具体分类。如做法的情况很多,属于组织领导的放到一块,属于落实规章制度的放到制度类,属于改革方法的放到改革类,属于评比竞赛的放到评比类,等等。戴帽子,就是提炼观点。提炼观点是个难点,观点的产生既依赖于客观情况,又取决于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情况,由于作者的水平差异,提炼的观点就大不一样,有的从形式到文字都比较好,有的则拖泥带水,不概括,不简明,叫人看了不舒服,缺乏吸引力。填肚子,就是用材料来说明观点。观点确定以后,下面的文章就是如何运用充分的材料来论述和证明观点,形成观点牢固的支撑基础,从而说明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是正确的、客观的,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虚构的,以此达到有较强说服力的目的。

五.行文要快捷

起草文稿是把构思好的内容用书面文字写成公文形式的初稿。草稿的质量如何,对定稿有潜在的影响。所以,起草文稿不能草率、马虎。从构思、动笔到完成初稿,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一丝不苟,认真写作,为核稿提供合格的“正品”,减少“次品”,把“废品率”降到最低限度。如何起草文稿?总的要求是:按照提纲,疾书莫间断,迅速完成。“疾书”莫间断,就是快写,一口气写下去,一气呵成。这是针对有的人,起草文稿时,写一段,感到不满意,撕了再写,写了又撕,边写边改,时间到了,只好草草写就。因为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容易出現全篇不贯通,转换不自然。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或者说没有掌握起草公文的规律。中国有一句话,叫“行文有机”,这里的“机”就是写作中的“灵感”,唯物主义认为,写作过程中,随着构思、思维不断深化,大脑即呈现一种兴奋状态,表现出特别的写作热情,这就是“机”,即“灵感”。灵感有人叫做直觉思维,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是由无意识的精神中放射出来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出自内心的力量”。在写作学上,灵感被视为一种写作心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的思维活动尤为活跃,注意力完全沉浸在写作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如泉涌。文学创作离不开灵感,甚至说没有灵感就没有文学。公文写作同样需要“灵感”的力量。

六.观点材料要统一

观点材料统一,是公文的核心要义。观点就是对客观实际的看法,就是人们对世界、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唯物主义世界观,我们一般理解为四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的。观点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观点提炼得好不好,涉及到撰稿人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撰稿人主观能动性。因此,提煉观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或十个字:即客观、概括、简明、新颖、协调。客观,就是观点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主观臆造的,而应该是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观点要符合客观实际,要经得起实践考验。概括,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观点要能概括内容,不能以偏概全,形象地说,观点好比人戴的帽子,既不能大,也不能小。第二是观点不是泛泛地摆现象,而是要透过情况的表象,去开掘事物的本质,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加工、提炼、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特征,揭示出事物的规律。简明,即表达观点的文字要简练、明确,以最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新颖,主要是观点要体现事物发展的新情况,要有新意,不能老一套,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也同样是不断提高和更新的。协调,两个方面理解:一是观点和表达的内容在形式上要协调。不同形式的观点其表达方式应该不同。二是观点之间协调好,文字的表述应力求大体一致,表达方式也应基本一致,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文字表达的效果。

七.语言要准确

准确是公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公文的生命。准确关系到文件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关系到机关的威信。准确就是公文所涉及到的内容,无论观点、材料,还是语言文字,甚至标点符号都应该准确无误,尤其是事例,要有根有据,经得住检验。任何一事之偏,一语之失,一字之差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或给公文效用带来阴影。公文只有保证内容的绝对真实,语言准确鲜明,才有说服力,才能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准确使用汉字。中国的汉字记载着我国五千年悠久的灿烂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桥梁。汉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字,是属于表意的文字。汉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字数多,常用字少。1993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有56000多个字,是当今世界收录汉字较多的字典。二是同音字多,同音词多。三是少数字区别比较困难,同字不同音,同形不同义。准确把握用词。公文无论内容深浅或篇幅长短,都离不开一个一个的词。如果用词不准,同样不能准确表达意图,也可能带来文中歧义。一是注意词的感情色彩,把握好褒贬义词的区别。二是注意词义范围的大小,要掌握好词的外延。三是注意词义的轻重,要用得恰如其分。要区别词的不同含义,根据公文表达对象的要求,区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四是注意词的性质,准确区别使用。五是注意词的规范使用,要多用书面语言,专业性强的公文要多用专业术语;忌用口头语和地方方言。

八.文字要简明

公文写作要求简明,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公文的文字量要力求少,篇幅要尽可能短。因此,我们要研究如何把公文写得实实在在,写出有分析、有新意、有发现、有灼见、有办法的公文。二是语言文字要精练,不累赘,不重复,对那些可有可无的句、词、字,全部删去。说明问题,干净利落,含义准确,易懂、易读、易记,做到言虽尽而意无穷。当然,文字简明,不能单纯理解为,篇幅越短越好,字数越少越好。“简”和“明”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文字简练,应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求简,否则,就可能产生歧义。真正做到简明,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莎士比亚说过:“简洁是智慧的结晶”。要写得简明,既需要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对问题的分析概括能力,也需要有较高的文字修养。然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具体到某一份公文要做到简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思路要清。要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尽可能列出个提纲来,事先安排好。解决好“言之有序”,就为公文的简明打下了基础。二是在写作方法上,要开门见山,落笔点题,要写得朴实通俗些。公文常用“根据”“为了”“关于”“遵照”等作为开头语,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客套话、空话应尽量避免。三是一事一文,切忌多中心。一份文件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一事一报,一事一议,有的确需要写在一起的,要分清主次,主要的可以展开一些,次要的一带而过。四是要在修改上下功夫。对草稿要逐句逐字认真推敲,反复修改。对多余的字、词、句、段要毫不吝惜地删去。同时还要注意合并同类内容,舍弃同样字句,浓缩事例,选择最佳表达方式。

九.格式要规范

公文的内容决定公文的形式,公文的形式反映公文内容。公文格式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保证公文权威性和执行效力的必要形式。公文格式是为公文管理工作服务的。各类机关每天都要产生和处理大量的公文,要提高公文处理效率,就必须有统一、规范的公文格式。强调公文格式规范化,正是为了加强对公文的管理,提高公文的效率。我们知道,公文的权威是公文现行效用的需要,没有权威,就难以发挥效用,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公文格式就是公文的规格样式。其内容包括:公文的物质载体,即公文用纸的技术标准;公文用纸幅面及版面尺寸;排版规格与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等。保持格式的完整性,是对公文格式的基本要求。尤其是格式的必备项,每份文件都不可缺少。如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秘密等级、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成文日期、抄送机关、承办单位、承办说明等12项,在每份文件都应该有,其它项目根据需要选择使用。格式不能自相矛盾,如发文机关与署名不一致;成文日期与通过日期矛盾;主送与抄送矛盾;文种与用语矛盾等。格式的各个项目的内容要求必须使用明确的概念,不能使用模棱两可之词,要根据内容需要,不能生搬硬套。

十.修改要认真

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所谓“出口成章”“落笔成文”“文不加点”都是对写作水平高的人的一种赞美,是夸张的说法。其实,越是写作水平高的人,越是“笔杆子”,越懂得修改的重要,越重视修改。按照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的观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总要有一个逐渐完善、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复杂的问题及事物更是如此。公文是对公务活动的认识和表达,也不可能下笔就能达到完美境地,修改实质上是认识不断深化、表达不断完善、自觉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递进过程。正因为如此,尽管修改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因人而异,因文而异,但一次完成,完全不改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的,特别重要的公文更要在修改上下功夫。修改的形式无非是增、删、改、调,这四个方面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增,就是增补,把缺少的、不足的进行补充增加。凡是观点不明确,材料不具体,以及遗漏的字、词、句、段都要补充、增加进去。删,即删减,就是把繁杂多余的抹去、删掉。凡是与表达观点无关的材料,无关的字、词、句、段都要毫不吝惜地删去。改,即改正,就是把错误的、不正确、不准确的改对、改准。凡是内容不正确,材料不准确,格式不恰当,以及不通、不好的句子,误用的字、标点符号,都要把它改对改好。调,即调整,就是把次序、位置不当的加以调动、整理。凡是语句次序不当,段落层次安排不合适的,都要进行调整,使其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

猜你喜欢
公文写作方法途径公务员
篮球公务员
浅析文学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论基于文学修辞语言的公文写作艺术方法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