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桦
深度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引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重要作用,读出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走出课堂小天地、走进天地大课堂,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源;通过探索跨学科学习,建立整体性思维,以更为宏观的视野审视语文学习,以期获得更大的提升。 推动语文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创设机会、搭建平台,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深入文本、深入生活,做深度的阅读。
一、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深入文本的阅读,巧妙融合现实与虚幻
文学源于现实,但更弥漫想象的芬芳。放慢教学节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例如,鲁迅的经典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有一句经典的描写:“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在这个句子中,前半句是静态,后半句是动态,动静结合,由静入动,非常具有画面感。作者的叙述语言中基本是隐去“我”的,似乎是纯客观的描述。那么,隐含在客观画面背后的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态呢?笔者通过以下问题的提出,带領学生去思考:当轻捷的叫天子忽然窜向云霄里去时,“我”的心理是如何的?
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大家达成共识:幼年鲁迅应该看得非常入神,叫天子的忽然飞起,肯定是惊扰到他了,应该有惊,但也肯定有喜,同时还应该有羡慕。然后,笔者请同学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这番场景,一幅生动的画面就此徐徐展开。以下是一位同学的文字。
“我”蹲在菜花旁,看着伏在上面的肥胖的黄蜂,正入神。胖胖的身躯、黄白的条纹,长长的触角……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忽然,边上的草丛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只听得“嗖”的一声,一个黑影从眼前闪过,吓死我了。定睛一看,好像是一只叫天子,转眼之间消失在云霄之中,真是好玩,“好,好”,我拍手叫道。然而转瞬之后,我呆呆地看着天上,如果我也能像它这样飞到空中就好了,我也有翅膀该有多好,真是羡慕!
通过这样的想象,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幼年鲁迅便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于幼年鲁迅的认识也更为生动。在这个过程中,想象是桥梁,审美是表现,语言描述是手段,立体、生动、丰富、具体的画面,就展现在课堂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引领学生步入深度阅读,从而进行深度学习。
二、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紧密融合课内外
深度学习的一个特征是学生必须具备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或者以实际生活情境为依托促进阅读的再思考、再深入、再重构。所以必须开辟第二课堂,把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紧密融合。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课文综合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摹状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层次清晰,语言严谨,结构完整,堪称说明文的典范之作。作为苏州本土学校的师生,拥有近在咫尺的教学资源,若不充分加以利用,则颇有“暴殄天物”之感。于是笔者把课堂搬进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与狮子林,开展园林实景教学,至今已坚持三届。具体做法如下。
1自由分组,全班分为5个小组,分别选取假山技艺、建筑风格、园林中的诗词、雕花门窗与景致层次5项主题展开预习及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同时明确要求:教学结束之后,形成一份基于文本、资料、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的研学报告,并制作相应的演示文档。
2实景教学。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苏州园林》与围坐在拙政园的亭台楼阁之间学习《苏州园林》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体验。笔者认为实景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视化与沉浸式,不同于教室里播放音乐、视频、课件,实景课堂能够带给学生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近距离、可触摸、浸润式的体验与相当直观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建立与文本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实实在在地拓宽语文这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备的学科的外延。
3实地考察。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紧紧围绕各自选取的不同主题进行考察调研,并分门别类予以记录,及时梳理、总结、讨论。
4课后总结,形成完整、严谨的研学报告,制作完成演示文档并交流。
深度学习的本质在于把学习过程看作一个网络,通过横向发散与纵向深入把思维引向深度。同时,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于学生吸收与理解。例如,《苏州园林》一文中,“近景远景的层次”是一个难点,只凭在课堂中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实景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拙政园中的景致、远处的北寺塔等的观察,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引向深入: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发挥“借景”的作用,把语文与生活进一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天地大课堂”。
三、探索跨学科学习,融合不同学科知识
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工具性兼具的人文学科,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能力点有着天然的交叉与渗透,往往需要建立跨学科思维,运用跨学科能力来审视、解决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均是由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消息,是典型的新闻。其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一句准确揭示了渡江的范围,然而如果单从文字表述来看,学生很难有直观感受及准确把握,所以可通过使用地图,结合地理知识来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把握。从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两岸的地理环境等综合考虑,同时融合历史知识中关于双方军力的分布等要素,深入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渡江区域,对于解放全中国有何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就可以引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度的理解与把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课文《美丽的颜色》,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居里夫妇尤其是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过程,伟大科学家身上熠熠生辉的探索精神以及生活中“平凡人”的一面都深深吸引着读者。然而对于文中“纯镭盐”“蓝色荧光的轮廓”等描写,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障碍的,这就需要借助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或实验室现场做实验,或带领同学做实验,或者通过播放实验录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为深刻。
探索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从而更加有效地加深对文本的把握。
总之,推动初中语文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把握文本,培养理解、鉴赏、表达等核心素养,从而提升语文整体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