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琼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几近空白。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探索语文教学的無限可能,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亟须重视并开展实践。本文从“素养点”“匹配点”“着力点”三个层面,探索以地域文化资源带动游记单元教学的路径与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在有限的环境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挖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将其融入教学,亟须重视并开展实践。在教学部编版八下第五单元“学习游记”时,笔者尝试以地域资源带动游记教学,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
一、价值之锚:聚焦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
部编版八下第五单元的四篇游记,风格与写法各异,既有“自然相”又有“社会相”,既“守正”又“创新”,为教学“游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若教师在教学中依旧仅停留在“融情于景”这一层面,无疑是弱化了“游记”文体。因此,要把握“游记”的教学价值,落实单元目标,就必须明确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融合地域资源,打开教学的多维空间,打破游记教学的封印。基于此,笔者认为可将单元“素养点”聚焦于“思维”“语言”“实践”三个梯度和维度:1.了解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初步掌握游记特点。2.把握游记独特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感悟和思考。3.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写游记。教学时整体设计,由探索游记散文内容,到最终达成写作“游记”能力。分篇推进,各自侧重,同时依据四篇文章的特质,融入相应的地域资源。
《壶口瀑布》通过不同时间的选择和视角的变换,凸显壶口瀑布奇景,同时,又以水势喻人情,山水比德,写实中蕴含着思想的奔流。“素养点”可侧重于了解游记文体要素,感知独特的写景角度,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描绘了奇特壮美的雪山之景,又显露了人挺立于大自然前的卓绝风姿,传达了敬畏自然、珍视自然的意识。“素养点”可放在感受景物特点,把握时空顺序,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登勃朗峰》一文,先以散文笔法描写景物,雅驯华美,再以小说笔法叙写奇人趣事,妙趣横生。可将“素养点”设为把握作者综合运用散文及小说笔法的妙处,品味“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一滴水经过丽江》借助“一滴水”的视角和口吻,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展开,自如地调控着叙写的角度和详略,写活了丽江的生命和生命的丽江。可将“素养点”放在“把握独特视角,品味诗意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二、实施之径: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匹配点”
无论是文本阅读、活动探究还是口语交际、写作训练,只有深植于学习者生活场域,与学习者的亲身体验勾连,才会有促成学习者深化体验、提升素养等的多种可能性。为此,在明确了单元与单篇的“素养点”后,还须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匹配点”,建立课本与生活的关联,将地域资源引入课堂,创设相关情境,最大限度消除文本与现实生活的隔膜。就四篇文章所涉及的山水地貌,人文风情等都可作为融入地域资源的基点,与泰宁大金湖、建宁金绕山、将乐玉华洞等地域资源关联。基于《一滴水经过丽江》追溯历史又谛视当下的写法,可引入央媒发布的视频《这里是三明》,文章《福建三明:红色文化“火”起来》等,结合这些立体而饱满的介绍,感受不同叙述角度的妙处。或学习阿来独特的视角,引导学生以“一粒米”的视角,依托“舌尖”,跳出“百度词条”式的介绍,将沙县小吃汇诸笔端,达成对“社会相”类游记的写作尝试。此外,作为中央苏区的红色热土,家乡三明的底色,有着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中所赞颂的在民族历史进程中的沸腾气象,有着在“炸药包”下抢救出来的史前遗址万寿岩,有着习主席殷殷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的将乐常口村……这些都为游记教学提供了可触摸的、跳动着时代脉搏的立体、鲜活的素材。
三、推进之法:构建读与写融通的“着力点”
“不深思而行者,其得易失”,鉴于绝大多数学生学完游记却是无法“学以致写”的伪学,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规定动作,给出自选动作的空间,以地域资源为基点,构建读写融通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进入言语实践。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依托地域资源,以“任务群”驱动如下。
1.“拍客故事”分享,推举拍客达人
开展主题为“拍客故事”,讲述照片背后故事的活动,展示家乡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分享旅途感悟。以摄影、文字邂逅家乡美景,通过分享会,化静态记录为动态表达,丰富见闻,厚植乡土情。
2.“模拟导游”在线,激活生活情境
设置海选“小导游”的情境,教学导游词,以学案推进,并开展模拟现场导游活动。
3.“旅游攻略”绘制,提升思维能力
手绘旅游攻略图,学生以“过来人”的视角,为“后来者”规划“旅游攻略”,跳出枯燥无味地回忆,积极索引,为后续的写作列好“提纲”,铺平道路。这样的任务驱动既是对思维逻辑的训练,也是对组材、详略安排能力的检验。
4.“如画三明”推介,拟写家乡名片
“拍客达人”是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做成“美篇”在班级群、朋友圈等推送,同学们在推文留言区,利用所学的“游记”文体特点,对美篇开展评论,提出优化建议。师生共研,修改完善后再做升级版的呈现。
综上,以任务群的驱动,跳出传统固化的教学流程,将听说读写融为一体,使学生“沉浸式”参与其中,学习过程生动化,将“游记”的相关知识概念,由平面的、静默的、单一的变为立体的、鲜活的、多元的,勾连互涉成一个开放的“语文场”。
“最氧绿都”“红色三明”,物华天宝,地杰人灵,无论是山水风貌还是历史人文,都为游记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地域资源带动游记教学,让“游记”教学“贴地而行”,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独特情思,还能使学生获得另一种认知世界的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最终走向实践,学会迁移与运用。
本文系2020年度三明市初中“壮腰”工程研究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XKTC-2001)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列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