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构建“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2-05-30 10:48:04袁英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

袁英

【摘 要】近年来,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转变为道德和做人的学习,它与一般的书本知识学习不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顺应道德与法治教材特点,扣住生活的三个维度即过去的、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进行适切链接。构建“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要做到:连接过往,唤醒生活经验,提取道德有效价值,筑基“乐活”课堂;密接当下,体悟生活经验,透现道德内在意蕴,生成“乐活”课堂;对接未来,适用生活经验,促进道德持续发展,升阶“乐活”课堂。

【关键词】链接生活 乐活 道德与法治课堂

近年来,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已经悄然转变为道德和做人的学习,它与一般的书本知识学习截然不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已经成为广大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笔者也以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顺应教材的生活化特点,顺势链接生活即抓住生活的三个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和未来的生活进行适切的链接,让学生向生活学习道德,能有效地构建“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这里所说的道德与法治“乐活”课堂是指从学生的认知心理需要和经验需求出发,以链接生活为途径,为他们创设贴近生活、生动多元、活泼向上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感悟,在质疑、探究、实践、运用、创造等诸多环节中真正体现主动与互动、双手与大脑并用、情感与智慧相激等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生活智慧和道德智慧,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并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快乐、健康、可持续的课堂。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快乐源于生活,生活创生灵动,灵动彰显活力,真正实现了“乐活”课堂的构建。

一、连接过往,唤醒生活经验,提取道德有效价值,筑基“乐活”课堂

细研道德与法治教材不难发现,教材中很多的初始环节,都会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样的设计,不能只是用于导课,而是要通过教材这一部分的学习,连接起学生的已有生活,通过引导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整理、提取出有价值的道德内容,使学生在无可奈何、对错不能明辨之时,能“回望”自己曾经的经验、同学和他人从前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反刍”,而道德教育的意义正是在这种“反刍”与“回望”中实现的。学生在与过往生活的连接中,因为熟悉,因为是曾经,所以都能易于、乐于沉浸其中,自然而然地全面唤醒过往的生活经验,获得有价值的道德内容,获得解决当下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开当下的道德困惑。

连接过往需要关注两点:一是教师课前要通过沟通、调查等方式,准确把握学生过往经验的基点,避免连接到那些不切实际或者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只有切中学生心灵的或者学生熟知的过往生活经验,才能引导其有效地提取有价值的道德内容。二是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在,往往使身在其中的人有着道德无意识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道德两难情境、紧急情境和任务驱动情境等,再现这种道德的存在状态,再进行引导,就能使道德的意义和价值显现出来。如二年级下册《健康游戏我常玩》一课,教材的第一个环节设置的“什么游戏我常玩”就是对学生玩过游戏的“回望”,教师通过提前进行小调查、课前聊等,了解到学生常玩的游戏有哪些。随后,在上课伊始,结合教材中的四幅插图再现学生玩过的游戏场景:你追我跑、下棋、解鲁班锁等。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意识,教师故意进退两难地和学生商量:“想陪你们玩玩游戏,可是老师都不知道你们想玩什么游戏,谁来告诉老师你们曾经爱玩的游戏有哪些呀?”学生一听能帮老师解决大难题,而且自己有这方面的过往经验,这个难题对自己来说也不难,纷纷情绪高涨,分享着自己和伙伴们、家人们过去常玩的游戏,一下子进入游戏情境。教师随机点拨,点评语提取了有价值的内容,成功地为“乐活”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二、密接当下,体悟生活经验,透现道德内在意蕴,生成“乐活”课堂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设计了很多的现场体验活动,包括做小调查、亲自实践、交流展示、动手制作等,这些其实都是在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計,密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全心体会当下,在课堂上透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不断生成“乐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需要注意的是,密接当下,指导当下,并不是将其过去与未来的生活割裂开,而是可以通过现场体验活动等将过去和未来结合起来,使三者始终贯通串联在一起。此外,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现实生活情境,比如逃生或者救护等,这些都不可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就更加需要通过直击当下,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等方式教学生学会妥善地处理当下的类似问题,从中获得道德智慧和实践智慧。如二年级下册《挑战第一次》中有一个板块“我们一起来挑战”。教师在让学生充分交流了每个人想尝试的事情和哪些事要大胆试一试后,接着进行梳理、规整和分类——需要大胆试的事情、不能尝试的事情和有人帮着可以试试的事情等,再从分类中各选择了和当下学生生活最紧密相接的下腰、跳长绳接龙,在大家面前表演几个尝试项目。接着将学生带到了操场上,要求学生先选择自己马上可以尝试的事,然后按照想尝试的事情分组活动,去挑战自己的“第一次”,建议选择和同伴合作完成。这是个典型的直击当下的现场体验环节,教师始终关注到学生过往与当下以及将来的生活,让学生充分尝试、体验和感受,并且在和同伴共同完成的过程中辨析、讨论、实践,克服障碍,完成挑战,增强了学生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培养了勇于挑战的道德品质。

三、对接未来,适用生活经验,促进道德持续发展,升阶“乐活”课堂

不难发现,在每学期结束前或课程结束时,道德与法治教材都会安排一些关于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的内容,这是典型的未来生活教育。未来生活就是“理想”的代称,是经由过去而与当下连接,并以未来为目标,与过去一起规定当下的存在状态。“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中,通过对接未来,采用适切实用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过去生活进行反思,对当下生活进行学习,对未来生活产生向往,从而实现道德的持续发展。

过往和现在的道德生活学习,对接的是未来的生活,是“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终极目标。未来,应该基于过去和当下,但是高于当下。基于此,最适用的方法就是发挥榜样的作用。教师可以选择日常生活中身边的榜样、各种极具借鉴性的人物榜样等,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与发展。如二年级下册《学习有方法》的“他们的学习故事”这个板块,教材已经提供了启发学生自己寻找学习榜样的活动范例。但是教师并不止于此,而是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感受、体验、学习榜样的好的学习方法,并且懂得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自己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而虚心向榜样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其实就是发现好的学习方法的途径之一。教师还通过补充的榜样实例,让学生懂得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模仿、照搬,好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们在向榜样学习的同时,还要创造性地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

通過链接生活,构建“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还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链接生活案例的典型性。可供链接的生活案例众多,教师要善于从中筛选出典型的生活案例用于课堂教学,这里所说的“典型”具象为生活案例内容的典型、解决同类型道德问题的典型、适用指导道德养成方法的典型。那些具有一定类型代表性、当下道德实践急需、带有一定时代印记、适合举一反三让学生习得道德养成方法的案例都是可选择的典型案例,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并且用好这些典型性案例。其次,链接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宜采取多种多样的如对话、体验、采访、实践、探究和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走“进”生活。最后,链接生活对话的民主性。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来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往往占据了绝大部分时间,因此,借力对话是通过链接生活来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然需求。而要发挥对话的最大效能,就必须实现对话的民主性,必须创设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课堂对话场域,开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真诚的沟通对话。教师要善于倾听并理解来自学生的真实话语,即使某些时候有些话语并不正确,甚至是有失偏颇或者错误的。对于学生真实的话语的内容以及潜含在其中的思想与感情,教师要树立关怀生命的意识,给学生提供自由言说的时间与空间,精心呵护学生的话语真实。当然,对那些有失偏颇或者错误的话语,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再次借力民主对话,去纠正错误,这正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所在。

总之,所有道德都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生活的构成要素。链接生活,向生活学习,是构建“乐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主导方式。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在积极、快乐、主动地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当下生活的学习、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中明晰道德的价值和意义,习得道德获得方式,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立体化课堂构建
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速读·下旬(2018年11期)2018-11-08 10:06:14
依托道德两难问题,涵育学科核心素养
文教资料(2018年16期)2018-10-20 10:57:56
对话:让“师爱”在课堂中蔓延
文教资料(2018年15期)2018-10-19 01:44:44
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升初中生的法治素养
考试周刊(2018年80期)2018-09-17 05:32:04
略谈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与总结良好习惯的培养
求知导刊(2018年17期)2018-09-13 11:07:00
规则儿歌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7年89期)2018-02-03 00:59:03
浅谈信息技术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