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诗洁
生存不是生活,它并非一场可以随意嬉笑的游戏。这是《手斧男孩》的主人公布莱恩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在茫茫丛林中,未知与危险潜藏,希望与绝望交织。面对陌生的环境,布莱恩小小的身体迸发出无限的潜能,呈现了人在困境中竭尽全力活下去的最好姿态。
生存,是盖瑞·伯森《手斧男孩》系列作品的中心议题。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能否在危机四伏的丛林中生存下来呢?布莱恩做到了。作者通过对布莱恩这段丛林生活的细致描写及对其心理变化的敏锐捕捉,不仅刻画了一位沉着冷静、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少年形象,也将书写的笔触深入到远离城市喧嚣、弥散静谧氛围的丛林中,将神秘而又充满吸引力的丛林世界搬到了读者面前。
丛林对于男孩布莱恩来说充满了各种危险与挑战,比如随时可能突袭的棕熊、周围不时徘徊的狼群、凶猛异常的驼鹿以及天黑后赶不走的蚊子,等等。此外,他还需找到维系生命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食物与安身庇护之所。而孤独与恐惧的心理、情感也都不容忽视。为了能够活下去,布莱恩充分利用学到的野外求生知识不断尝试,在这一小片无人区域开辟出一个温馨的“家园”。艰难的生活,最终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成长,并找到了心灵的归属地。
该系列小说由六部作品组成,故事围绕着男孩布莱恩的丛林冒险展开。开篇便是《手斧男孩首部曲》:父母离婚后,布莱恩一人乘坐丛林飞机前往正在加拿大某油田工作的爸爸那儿过暑假,不料中途突发意外,布莱恩被迫操控飞机迫降在森林中。他在这人迹罕至的森林中挣扎求生,饥饿、害怕、无助,甚至死亡,一个个问题缠绕着他,而他身边仅有的是妈妈临行前交给他的一把可以别在腰间的手斧。这把手斧不仅帮助布莱恩抵御豪猪的侵袭、“发现”火苗、劈柴砍树、制造鱼叉、处理食材,还寄托着他对妈妈的思念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在经过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历险后,正如读者所期待的那般,男孩布莱恩最终获救。他终于可以回到家中,回到熟悉的人类世界里。就这样,一个少年,一把手斧,一片丛林,一场历险,让这个男孩完成了一场人生的蜕变。
在第一部小说作品中,作者为布莱恩安排的是一个完美的结局。那么,我们不妨来假设一下:若男孩布莱恩并未获救,而丛林的冬季即将来临,那么他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生存绝境呢?第三部《一个人的冬天》里,作者续写了布莱恩在冬季丛林中的冒险故事。丛林里的冬季远比夏季危险得多,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应对食物的稀缺以及严寒气候的侵袭。丛林既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布莱恩发现了河边的燧石,学会了打磨工具,并利用燧石箭头来狩猎(当然这一切都是生存所需,并非随意猎杀);还学会了缝制雪地靴来抵御严寒,制作战弓以自我防御……丛林教会了他许多,他也从一次次失误当中不断汲取经验与教训。作者在延续布莱恩冒险经历的同时,也改写了他获救的方式。这一次,是男孩布莱恩主动寻找生的机会,而非被动、无望地原地等待救援。最后,他跟随给克里族人大卫一家运输物资的飞机离开了丛林,重返家园。
在丛林中,男孩布莱恩体验了最原始、最纯粹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是对生命与死亡充满同等敬畏的方式。叢林改变了布莱恩的人生轨迹。经过与丛林的磨合,他听懂了大自然发出的各种信号。那些隐秘的符号锻炼了他对周围的敏锐感知,获得了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段难得的历险时光也磨砺了他的性格,使他变得沉稳、内敛,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正是这些真实的成长体验,造就了男孩布莱恩故事的精彩程度,帮助我们更加透彻地去理解主人公,同时也能够近距离地去了解作者,去体悟作者所欲传递出的人生哲理——若是你,某一日流落于荒野,又会做出何种选择?是在绝望与恐惧之中等待死亡的降临?还是抓住渺茫的希望勇敢抗争从而绝地逢生?男孩布莱恩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为我们展示了勇气的宝贵和成长的毅力。面对茫茫丛林,他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努力活下去。
书读完了,但布莱恩的故事却并没有结束。他那充满惊奇历险的故事将继续在读者的精神世界中一再上演,而他身上所凝聚的勇气、毅力、坚韧等美好品质,将会继续而持久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而这,正是阅读美好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之所在。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