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2-05-30 05:17:01邓向梅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评价

基金项目:西安市2022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科技创新驱动西安先进制造业绿色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GL50

摘 要: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企业为了保持和提高其竞争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关键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以陕西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科技创新过程的研究,构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以期为科学地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因子分析

一、引言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通过增加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财力资源投入,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来提高进科技创新产出。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因此,企业必须正确评价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找出自身科技创新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构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为企业更好地评价其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二、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整理以往学者研究成果和分析陕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水平现状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和科技创新支持三方面选择13个二级指标评价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课题对研究样本的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 选择陕西省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2) 剔除被ST处理的上市公司样本。避免可能因为被ST处理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存在问题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遵循上述样本选取原则,截至目前陕西省A股累计上市公司数量为225家。剔除被ST处理的上市公司、金融证券类上市公司以及数据不全的样本后,得到202个样本数据。

本课题的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年度报告、财务报表数据、巨潮资讯等金融网站。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使用SPSS22.0及Excel完成。

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构建

1.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分析

在对衡量陕西省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13个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见表2。其中KMO为0.613,大于0.5,适宜对科技创新能力衡量指标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为0.000,小于0.05,检验结果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及分析

(1) 变量方差分析

变量方差表明公共因子代替原始变量后所能反映的原始变量信息,并且变量方差的大小与所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成正比,即变量方差越大,公共因子越能反映原始变量的信息。

本课题对科技创新能力各变量之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研发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培训、政府补助的方差均大于0.9,新产品销售占比、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方差均大于0.8,研发资金投入、科技论文数量、营销费用的方差均大于0.7,其余变量的方差均大于0.5,因此公共因子均能很好的解释原始变量信息。

(2) 公因子的提取

运用SPSS22.0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按照因子贡献率大于75%的原则,从表4中可以看出,前5个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因此,本文选择用前5个因子衡量科技创新能力。

(3) 计算因子得分

表5结果显示,在因子F1上,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技术人员的载荷最大;F2上,专利数量和科技成果获奖的载荷最大;新产品销售占比在F3上的载荷最大;营销人员数量在因子F4上载荷最大;政府补助在F5上载荷最大。

(4) 计算综合得分

主成分系数表明各指标在公因子中的重要程度,将各原始变量代替后得出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六个公共因子。

根据表6,可以得出5个主成分的计算公式:

F1=0.245x1+0.373x2+0.379x3+0.093x4-0.050x5-0.106x6-0.057x7-0.036x8-0.135x9-0.076x10-0.008x11+0.205x12-0.026x13

F2=-0.008x1-0.068x2-0.075x3-0.012x4+0.374x5+0.057x6-0.131x7+0.378x8+0.521x9+0.008x10+0.063x11-0.125x12+0.027x13

F3=-0.084x1-0.061x2-0.068x3+0.143x4-0.030x5+0.421x6+ 0.527x7+0.027x8-0.156x9+0.106x10+0.026x11+0.289x12+0.045x13

F4=0.189x1-0.113x2-0.107x3-0.284x4+0.032x5+0.047x6+

0.080x7+0.052x8+0.034x9+0.500x10+0.508x11-0.012x12-0.003x13

F5=0.024x1-0.024x2-0.024x3-0.122x4+0.181x5+0.049x6+ 0.061x7-0.021x8-0.089x9-0232x10+0.158x11-0.035x12+0.897x13

綜上分析,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该因子的权重,构造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函数I:

I=0.401F1+0.227F2+0.141F3+0.126F4+0.105F5

五、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对策分析

1.加大研发资金投入

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持,而充足的资金则是技术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资金支持是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企业要有计划地进行科技创新投入,通过从企业留存收益中预留部分资金作为科技创新专项研发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作用,提高科技拨款在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增强财政科技拨款的专用性。

2.注重研发技术人员培养

人才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对此,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人才的培养。企业与高校之间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共同定向培养研发人才。

3.加强政府科研扶持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出台配套扶持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4.提升企业申请科技创新成果的意识

专利申请数或者授权数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关键指标。对此,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专利的申请,保护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专利的申请,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整理,通过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体现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5.促进新产品的销售

新产品的销售产比、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又一体现。新产品的销售离不开企业強大的营销水平。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需要企业不断创新营销活动,做好新产品的市场宣传,让消费者了解新产品,接受新产品。从而提高新产品的销售额,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参考文献:

[1]刘建明,颜学明.广东科技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4):60-66.

[2]卢全梅,周贞云,邱均平.长三角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熵权灰色模糊评价的实证研究[J].评价与管理, 2021,19(04):47-53.

[3]李胜会,朱绍棠.科技评价是否有效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基于政策驱动的视角[J].科研管理,2021,42(07):11-21.

[4]刘畅,郭一迪,马国巍.黑龙江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81-88.

[5]彭希林,郭建华,肖功为.湖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2):49-55.

[6]赵龙文,黄娟.政府数据开放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4):73-79.

[7]赵绍娟.徐州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07):50-55.

[8]池娟.高质量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01):1-2.

作者简介:邓向梅(1990.01- ),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西安培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54:42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7:42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9:59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怎样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3期)2016-03-11 10:24:31
优化科研评价体系促进应用技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科技视界(2015年33期)2015-12-02 10:00:16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