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茂刚?刘永北
摘 要: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实施,挖掘财务数据的价值,提高企业决策、经营管理有效性,提升财务管理部门的地位。为了解决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数据不全面、财务报表分析质量不佳等问题,文章以财务报表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财务报表相关的内容进行阐述。基于财务报表分析运用思路,对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参考。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债偿分析
引言:在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资源合理配置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强化内部管理工作有效性。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可以辅助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经营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与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实力。
一、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的内容
1.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工作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整合,将此以数据报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管理者通过报表信息的阅读与分析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与管理水平。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从前、当下、未来经济发展情况,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做出符合企业發展的决策,以此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主要有两种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方法。其中比较分析方法,就是对企业不同时期同一项目金额进行多个方面的比较,通过动态对比的方式,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经济情况、预算执行等情况,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素分析方法是国有企业中比较常见的方法。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了解国有企业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此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2.财务报表分析内容
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分析,挖掘企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财务数据,以了解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与实施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对财务报表内容的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出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情况。财务报表中包含某个阶段财务工作情况,财务分析工作的开展,将企业的负债情况以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管理者可以借助财务数据掌握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自身的静音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展示财务报表分析的价值,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某一阶段盈利情况的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中包含利润表,展示出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情况,记录企业的收支情况与盈利情况。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利润表,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制定业务工作制度与方案,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工作方案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第三,现金流量表。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现金收支情况,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需要做好各个数据报表的分析工作,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经济效益,优化企业经济效益,为市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在国有企业运行的过程中,管理者不仅要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市场环境与企业发展需求,制定发展战略计划与方案,为内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利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使管理者更快速、直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并将此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调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以此实现资源合理运用。
第二,提升企业风险控制效果。国有企业经营中,会因为人力资源、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等因素出现一些风险,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造成一些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风险防控工作开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与质量。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使工作人员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与资产分布情况,并结合企业未来发展需求,制定经营管理计划,以此实现风险的防控,促使企业工作有序进行。
第三,促使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开展。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优化业务工作效果。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在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可以发挥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价值,了解各个部门工作的情况,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的完善,提升各个部门人员积极工作意识。
二、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运用问题
1.数据信息不全面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主动收集财务数据信息,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编制符合准则的财务报表,使财务人员在财务分析工作实施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经济管理情况。在财务报表编制工作中,出现财务信息数据不全面的问题,不能为准确有效的财务分析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保障,无法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在财务报表分析数据不全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缺乏信息数据背后意义的挖掘。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只是比较了财务报表中呈现的数据,并没有对报表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不能保证分析工作的有效性。第二,财务报表分析不及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能够为企业的经营计划、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财务报表与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及时上传给管理者,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2.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待创新
当前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主要以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为主,将此作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主要手段。就当前国有企业经营情况,比率分析与趋势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能保证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同时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不能真正地反映出企业财务工作情况。以比率分析方法为例,该方法更加注重历史信息材料的分析,主要以历史信息的收集与获取为主,忽略对当前财务信息的获取与运用,最终影响财务报表分析效果。这一问题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并将此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以此提升财务报表分析有效性。
3.财务报表分析质量不理想
在国有企业中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对财务数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借助专业知识对财务报表中数据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运用在实际中,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持,以此提升财务工作有效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无法为管理者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形式化、固定化。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传统的工作方式,会按照以往工作流程开展工作,虽然完成财务报表分析,但是忽略对财务数据背后信息的挖掘,无法真正地了解财务工作情况。第二,分析不全面。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工作人员只是将财务数据罗列在一起,并没有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致使部分财务问题仍然会出现,无法为企业决策与管理提供依据。
4.工作人员自身问题
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财务数据处理能力,根据财务管理要求与企业经营发展需求,做好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为接下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分析运用思路
1.战略分析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作用。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应通过有力的战略计划与方案,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与效益,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国有企业战略目标建设的过程中,应发挥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价值,提升数据信息处理与运用效果,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的有效性,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2.债偿分析
国有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经营管理、投资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出现融资的需求。当企业融资成功后,需要按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条约,定期的偿还债务,以此保证自身的信用,为接下来业务工作开展提供支持。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与债务偿还能力,并辅助财务人员制定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为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财务数据信息支持。
3.盈利分析
国有企业可以将财务报表分析作为了解企业盈利情况的媒介,基于此制定企业业务工作目标与未来阶段的发展计划,为企业获利提供基础保障。盈利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若是国有企业运行中出现负债超过利益的情况,则会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无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将企业的财务工作情况以具体、直接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工作人员快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辅助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
四、促使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开展对策
1.加强财务数据收集,提升信息处理效果
在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树立数据信息收集与运用的意识,明确财务数据在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价值,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此落实在实际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在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第一,加强对不同时期财务数据的分析。以往财务工作中,会将历史财务数据信息作为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信息,这一财务数据分析方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真正地了解財务工作情况。因此,在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中,可以在原有的财务数据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加企业最近的财务数据信息,结合市场情况,对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态。第二,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市场对企业的需求,并将企业中获取的财务信息与市场情况进行比较,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强化各项工作有效性。通过对不同财务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可以提升财务工作有效性,能够为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2.科学选择财务分析方法,提升分析工作质量
不同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为数据分析与运用奠定基础保障。日常工作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共享的优势,借此提升财务数据收集与分析功效,优化各项工作质量。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增加财务工作的灵活性,减轻财务人员信息数据收集与处理难度,为财务报表分析与运用提供支持。
3.完善管理体系,提升财务报表分析质量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为财务管理工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撑。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分析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可以促使企业工作更好地发展。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对企业财务报表质量的管理。财务报表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关系到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实际工作中,需要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职责与权利,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使其积极参与财务报表建设工作中。为了提升财务报表质量,需要提升财务数据质量,发挥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主动收集财务数据,做好信息的整合管理工作,避免对财务报表管理工作开展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还应结合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确定各项指标,要求工作人员根据指标操作,保证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强化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第二,选择适合的财务报表分析质量的方法,提升财务报表分析工作效果。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质量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对企业财务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若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工作情况的掌握不到位,那么会影响财务工作质量,无法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4.健全财务报表分析系统,提升管理工作质量
财务报表分析工作中,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升财务数据管理效果,为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信息支持。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为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手段支持。
5.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效果
国有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十分重要,是提升财务报表分析效果的有效媒介。为了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应转变以经济为主的经营理念,注重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将此作为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果质量的媒介。
对财务人员进行理论、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培训活动中,将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知识、信息化操作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的同时,构建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促使财务工作有序进行。在培训的过程中,应以财务人员的实际需求为主,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如面对面培训、线上自主学习等,不同培训方法的运用呈现的工作效果也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财务人员工作情况,选择适合方式开展理论技能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开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经济效益。由于财务数据质量、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无法为企业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实际工作中,明确财务数据分析工作的重要性,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财务数据报表的分析,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为企业决策提供基础。同时,利用完善的分析系统,优化财务报表分析流程与模式,使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在专业人员队伍的支持下顺利开展,促使国有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然.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商务财会,2021(16):47-49.
[2]趙燕霞.论财务报表分析在国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21(23):149-151.
[3]李金凤.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讯,2021(15):43-44.
[4]闫国清.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20,14(20):113-114.
[5]翟文娟.战略财务报表分析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财会学习,2020(17):29-30.
[6]金巍.财务报表分析在制造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8):40.
[7]陈兆慧.提升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9(09):189-190.
[8]沈佳佳.浅析财务报表分析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5):83-84.
[9]项双凤.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