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费兰特的《我的天才女友》看女性意识的启蒙

2022-05-30 02:06徐莹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女性意识

摘要:《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莱农和莉拉两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街区度过的童年和青年时光。费兰特用第一人称倒叙手法,讲述了“我”——莱农眼中的天才女友莉拉。《我的天才女友》是一部充满革命精神和女性主义的当代小说。文章从女性友谊、女性与其社会环境、女性自身起源三个角度分析该篇小说蕴含的女性意识,探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启蒙。

关键词:《我的天才女友》;女性意识;女性友谊

中图分类号:I546.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3

《我的天才女友》是费兰特于201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2018年被HBO搬上荧幕。《我的天才女友》与《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共同构成“那不勒斯四部曲”。费兰特擅长通过描述微观人物的命运来展现宏大的社会议题。《我的天才女友》以“我”——莱农的视角缓缓展开,讲述了二战后,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区成长的两个女孩。该篇小说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对两性、母女和女性友谊的深入刻画,这是之前的文学史较少探讨的一部分。作者用流畅的叙事手法和冷峻的笔锋直视女性最深层的恐惧和欲望,女性不再被男性所物化,而是获得了自己的声音,发出反抗的声音,完成了女性意识的初步启蒙。

1 女性友谊:依赖与竞争并存

在很多描写女性友谊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使用“一体两面”的写法。费兰特笔下两位女主角的个性和人生互为参照物,这种创作方式深深根植于女性成长的现实中[1]。因为女性在成为自己的道路中太容易被折翼,她们不被允许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总是以菟丝草的形象依附于男性,她们会下意识地去寻找一个盟友,而这个盟友只是她自我的一个衍生,这就是女性之间“共生”的友谊。

小说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友谊。莱农是一个乖乖女,总是习惯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指令,内心渴望读书。莉拉是叛逆的,她极度聪敏,有着超强的学习能力。故事以两个女孩的孩提时期为开端。莱农想要追赶上莉拉的脚步,莉拉是莱农心目中的“天才女友”,莱农一直生活在莉拉的阴影下,自卑而又胆怯。但成年后,反而是莉拉对莱农说“代替我去生活”,莱农考上了大学,离开了一直禁锢她们的落后街区。在那个代表着在混乱、肮脏又充满暴力的男权世界,她们以勇气和智慧作为盟约,想要走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世界,尽管成长或者说独立的代价可能是牺牲。

作者认为女性友谊也是一种“共生体”或者说矛盾体的概念,它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存在,这种关系是复杂的、清晰的、多变的,也是不那么讨喜的。换句话说,这种关系是反童话的、现实的,因为它生长于现实泥泞,而非城堡中。莱农和莉拉她们两人既可以相互依赖和支持,也可以比较和竞争。一方面,我为你所获得的成功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另一方面,我也会嫉妒你所拥有的一切。在青春期,莉拉的天才头脑和姣好容颜十分惹人注意,而因近视自卑的莱农只能闷头学习去摆脱嫉妒的感觉。当男孩子们朝莱农和莉拉扔石头时,莉拉并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奋起反抗。莉拉教会莱农一定要捡起地上的石头扔回去。

长大后从世俗的意义来看,莱农成了知名作家,是成功人士。但莱农依然惧怕莉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天才般的想法,怕她像太阳一样耀眼,而自己一直处在耀眼光芒下的阴影中。莉拉是莱农勇气的来源,也是莱农希望成为的样子。她们两人互相帮助,并将对方作为自己探索世界的窗口。但女性友谊不只有正面和积极的一面,她们也会相互竞争和攀比,滋生出内心阴暗的一面。莱农和莉拉的友谊持续了50多年,她们的竞争也持续了50多年,贯穿她们的一生。聪明的莉拉受自身性格和环境的影响,尽管有着天才般的直觉,但视野一直受困于那不勒斯老城区,做出一个个情绪化的、不够理智的决定。看似强大的她,內心是恐惧和疲惫的,反而是自卑敏感又坚韧的莱农,最终实现了她们俩的梦想。纵观两人的一生,都在相互模仿对方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特性,去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嫉妒的关系并非只是一种负面情绪,恰恰相反,恶魔般的嫉妒情绪会刺激她们不断前进,避免进入“永恒的睡眠”,也就是懒惰沉沦。

《我的天才女友》不仅从叙事和抒情层面描绘了女性友谊,更多的是描述了女性友谊微妙的流动和对抗关系。莱农和莉拉的这段友谊在很多时刻彼此互助,也相互洗劫对方,不停从对方身上窃取知识和情感,不断消耗对方的力量。但这种复杂的对立关系,也是莉拉和莱农友谊的重要构成。正是这样复杂又真实的情感,使女性友谊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费兰特笔下的女性友谊在一些偏激的女权主义者眼中,是不可理解的。以往描写女性友谊,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女性之间的关系都是偏向简单的二元对立化、扁平化、非现实的。但莱农和莉拉这种女性友谊才是现实的、血淋淋的,引发读者共鸣的。读者在阅读后,总是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童年的影子,费兰特从自身的现实经历出发,去刻画贫穷地区女性面临的根本困境,同时提出了解决这种困境的办法,就是迫使自己不断强大,不断吸收知识,拓宽眼界。

2 女性及其环境:生活和知识的矛盾

本文除了讨论女性友谊外,也进一步探索女性能否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小说中,无论是莱农还是莉拉,都属于平民或者说底层阶级,都渴望获得知识,得到力量,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阶级的改变。

莉拉和莱农生活的那不勒斯街区,实际上是二战后意大利社会的整体缩影。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1950年初,意大利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家庭处于贫困中,并且天主教拥有对教育、婚姻和道德方面的绝大部分监督权。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莱农和莉拉,很早就意识到对平民阶级的女孩来说,习得知识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手段。莱农和莉拉早早明白她们自己的艰难处境,并付诸行动。但并非每个女孩都有一直受教育的权利。很多父母认为女孩应该早早出嫁,减轻家庭负担。比较幸运的是莱农坚持读书,去比萨读了师范学院,和来自知识分子家庭的彼得罗结婚,出版了一些书籍,同时也会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而莉拉学了计算机技术,从而一夜暴富。莱农从比萨回到那不勒斯街区时,奇怪的是她父母并不认可女儿的成功,反而对能赚到大钱的莉拉十分敬佩。莱农本来以为自己已经从那不勒斯街区走出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成为一名作家,可以让人羡慕。但现实却给她重重一击,在那不勒斯街区,备受推崇的永远只有金钱,并非知识。在费兰特看来,追求反抗独立的女性,也是悲壮的,充满敬意的。在那不勒斯街区,财富和声誉被具体化,财富具化成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声誉充斥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左右着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一切被具体化后,人类变成了资本的奴隶。

一方面,作者鼓励女性去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去拥抱外部世界。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在警惕知识的过度制度化,会禁锢人们的思想,趋向同质化,丧失自己的观点。对女性而言,获得教育的机会本身就比男性要少很多,同时在青少年阶段就承担家庭的部分重担。社会环境对女性是残酷的,女性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的附属产品,她可以是女儿,可以是妈妈,却唯独不能成为自己,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莱农和莉拉一生都在致力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用笔揭露阴暗的社会,对抗不公的世界。“去读书,去学习,去受教育,记住掌握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拥有选择的机会”[2],费兰特发出自己的警醒,那就是不要被看似轻松的娱乐轻易地麻痹自己,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和接受新鲜的事物,那些枯燥的知识与阅历才是成就我们的基石。

《我的天才女友》中对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许,费兰特希望女性拥有知识,更希望女性拥有独立思考、应对社会的能力。莉拉和莱农就是互补的两个个体,她们在学业、感情、家庭和事业上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与命运关系提出质疑。同时,作者也从宏观角度去思考意大利今后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意大利在内部发生了分裂。存在两种立场争论,一是遵循传统的左翼朴素理想,二是接受资本主义的启蒙。费兰特借用莉拉和莱农的人生轨迹和奋斗史回答了“知识的局限性”这一问题。知识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关键是要结合社会环境。个体阶级的兴衰与时代的浪潮相互交织,在火红的五月风暴中,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们希望改变世界。她们渴望将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在动荡和复杂的环境中体会。知识不一定能教会人独立思考,而作为人,尤其是女性,只有获得这种能力才能具备真正的反抗意识,去和旧世界抗争,成为崭新的力量。

3 女性和自身起源:母女关系的再探究

不论是西方文学还是东方文学,父子关系往往是关注的重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屠格涅夫的《父与子》等,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关注男性士大夫阶层,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母女关系很少被提及,或者是一带而过。探讨母女关系就要直面女性内心最深处的恐惧,这也是女性问题的关键——女性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身份,首先必须接受自己的母亲。但在费兰特的笔下,这一切都顺理成章。《我的天才少女》之所以能够畅销,引发众多读者共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女性精神的持续探索,对母女关系的不断拷问。

成年后,莱农就思考过女性的地位和意义。她认为作为一名女性,无论是自己还是母亲,绝大多数都是被男性塑造的。莱农关于女性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以波伏娃为代表的女权主义理论的影响。但费兰特并非对女权主义理论直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她巧妙地将意大利20世纪70年代的女性主义理论的精华融入故事叙述中[3]。区别于法国和美国所走的“向外”道路,意大利女性主义者更多关注女性自身内部所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女性和自己母亲的关系。费兰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母女关系是她所有书的核心,除了这个她几乎没写别的。她认为女性必须认识自己的母亲或者是与母亲和解,这是绕不开同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故事开端就能发现,无论是莱农还是莉拉,她们的母女关系都是紧张的、僵化的。一方面,她们同情母亲的遭遇,对母亲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她们抗拒自己变成母亲。她们不想成为每天在厨房里为家人准备饭菜、忍受丈夫奚落和挑逗的那种女性。但被女儿厌恶的普通女性,却在一些闪光时刻释放出自己强大的力量。比如当莉拉的母亲农奇亚知道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想將莉拉亲手做的鞋子卖给索拉拉兄弟时,她会用自己的生命作为威胁的筹码,要求索拉拉兄弟归还。农奇亚清楚地知道鞋子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重要的是女儿莉拉的尊严,她不愿女儿丧失掉最后的体面与骄傲。这种关系也是流动的、微妙的、对抗的。其中既有我们传统认知中默默无闻的奉献和呵护,也有充满敌意的地方。

莱农从小到大都是在妈妈的耳光和呵斥中度过的,莱农内心一直想获得真正的呵护。当她与出身书香世家的彼得罗结婚后,她的公公婆婆都是知识分子,她以为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理解。所谓的知识分子的婆婆,只不过是披着理想主义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并非有着一定道德和世俗精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莱农的婆婆从未真正尊重过她,并讽刺她不安于现状,异想天开。此时的莱农终于觉醒,她反击地说道,“这么多年里,我一直觉得,你是我想要的那种母亲,但我错了,我母亲要比你好得多”。莱农的回答表明她真正理解了意大利女性主义的核心精神,即女性之间的相互交托。换句话说,女性之间不是一种互相敌对的关系,恰恰相反,因为对彼此的深刻理解,对共同的弱势性别的同情,她们会互相帮助。

母亲由于种种原因,被禁锢在家庭中,进行一种重复的、痛苦的劳动。她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能够突破种种外部条件的限制,去过她无法过上的生活。步入中年的莱农,看清了婆婆的虚伪姿态后,反过来更明白自己的母亲。一个女人尽她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另一个女人实现自己不曾实现的愿望,这才是母女关系中最具力量的部分。

4 结语

《我的天才女友》围绕女性面临的共同身心体验展开,记录作为代表的新一代女性在二战背景下的身体与心灵的不同成长路径,是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自我意识的当代小说。其用清澈的文笔直白地探索两个主人公的心理。对欲望的妥协与挣扎、对人性的直视和挖掘、对命运的愤怒和抗争等细腻的情感和伟大的勇气被作者清晰有力地刻画出来。费兰特做到了真正意义上为女性发声,通过不断的推翻再重塑,去建立真正的女性自我意识,相信每一个女性都能在书中找到共鸣。

参考文献:

[1] 赵颖超.《我的天才女友》的女性主义解读[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7(1):35-38.

[2] 埃莱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32-35.

[3] 郑克鲁.女性问题的透视与自省: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第二性》的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8(3):186-189.

作者简介:徐莹(1999—),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文艺与传媒。

猜你喜欢
女性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从《简·爱》中的男主人公形象看女性意识隐现
关于美狄亚身上存在矛盾的解读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论《致橡树》中女性独立意识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