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雁雁
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陵遗址博物馆
战国上承春秋,下启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当时,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最终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秦并存的“战国七雄”格局。
事实上,除了“战国七雄”,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实力不可小觑,就是中山国。
中山国在《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相关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编修的《战国策》,不但专门设有《中山策》,还把中山国与战国七雄同等对待。
先秦时期,分布在现今河北的少数民族主要为两大系统:一是源生性的河北北部以及东北部少数民族,比如山戎、东胡等;二是河北中部的少数民族,集中于太行山麓,主要是从今陕西和山西一带迁徙而来的赤狄与白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与方国之间频繁征伐兼并,各部落民族的经济文化频繁交流融合,這一融合的过程中,既诞生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样的诸侯国,也诞生了以游牧民族为主体、对华夏文化兼收并蓄的戎狄之国——中山国。
这块被破译的“守丘刻石”,成了打开中山国大门的一把钥匙。
“中山”之名始见于史料,在《左传》记载的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晋大夫荀寅对范献子说:“国家方危,诸侯方贰,将以袭敌,不亦难乎,水潦方降,疾疟方起,中山不服。”并在旁边注释有:中山,鲜虞。鲜虞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国语·郑语》中记载:“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
2700年前,黄河以北滹沱河流域,是狄族的天然领地。
公元前5世纪,群雄四起,天子式微,周王朝日渐衰落,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506年,在北方大山深处逐步壮大起来的古老部落——鲜虞,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鲜虞中山的始祖姬丘带领族人顽强存续,在战国的动荡年代中兴起。
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19年,中山文公带领中山国人与赵、魏争衡,最终胜出。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在顾(今河北定州市)建立了新都,并仿效华夏诸国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此为第一次立国。
中山武公是中山国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国君,他在中山国被晋国灭亡之后,率领国人离开了贫瘠的太行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从荒芜的黄河北岸与滹沱河一路向东跋涉,走到了河北建设城郭宫室。他们从披发左衽、原始游牧部落的夷狄变成了尊儒学讲周礼的中山国人,他们在中山武公及后世中山王的带领下顽强生存,他们用草原荒漠的热烈豪迈交织着中原诸侯的浪漫儒雅,效仿华夏诸候国建立了完备的政治军事制度。
武公不久即去世,桓公即位,因年幼无知,险遭魏灭国。桓公被迫退入太行山中。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终于在公元前380年前后,重新复兴中山国,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附近),此为第二次立国。
此后200余年,中山人尊礼尚儒,整军习战,修筑长城;北抗楼烦、匈奴,东征齐、燕,南拒韩、赵、魏,屡挫屡兴,他们与中原民族相互交流,相互争鸣,最终成为千乘之国。
中山国被赵灭后,中山之名并没消失,一直延续到了汉代及十六国时期的后燕。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世袭达300余年,后燕中山历七位君主,共 24 年。根据记载,中山这一名号前后存在长达1300余年。
中山国的历史是鲜虞部的华丽蜕变史,也是白狄与赤狄以及晋国的消亡史,更是不同民族的大融合史。
“一切的繁华都如那春日的小雨,随时光的流逝隐遁于地下,我们努力地去想象那曾经的亭台楼阁,那曾经的金戈铁马,那曾经的丝弦笙歌……”郭沫若曾这样深情描绘雄踞太行的中山国。
上世纪30年代,平山县三汲乡村民刘喜梅掘地开垦,发现一块刻有奇怪符号的石头,便把其搬回家中。1974年,河北省考古队队长陈应祺见到了这块石头:符号竖刻,像是大篆,又像是甲骨文。古文字学家李学勤经过考证,将其译为:“监罟有(囿)臣公乘得,守丘(其)臼(旧)(将)曼,敢谒后贤者。”
这块被破译的“守丘刻石”,成了打开中山国大门的一把钥匙。考古人员由此推测,这一带可能有王陵。随后,文物部门组织人员展开了多次考古挖掘,中山国遗址及大量文物被发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基本弄清了城址范围,城墙构筑方式,以及城内道路、水系、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遗址、居民居住址等遗址布局结构。
1988年,中山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中山古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如今,在中山古城遗址发现地河北省平山县,建起了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该公园规划区域总面积为3339公顷,有战国中山王厝墓展示区、中山古城遗址博物馆、桓公墓遗址展示区、战国中山古城址展示区等14个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