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峰
1有心储备,发现选题
记得2003年非典在广州爆发时,出版社在寻找相关选题。当时我在岭南文库编辑部工作,依稀记得2000年时有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刚毕业的博士生毛遂自荐,投了一份《岭南瘟疫史》的稿件,由于时机不成熟,没有获得出版的机会,但我记下了投稿作者的单位。疫情刚起之时,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我马上联想到当时的自来稿,于是通过114查询台找到了已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任教的李永宸老师,也同时认识了赖文老师,即时出版了《岭南瘟疫史》,出版后获得学术界好评。我也与作者成了朋友,李老师还成为临床医生。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在探索治疗新冠的过程中,中药又起了很好的作用,于是我想李老师一定不会闲着。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李老师果然没闲着。据李老师介绍,《清末岭南五种卫生典籍校注》是广州大典中心的研究项目。《广州大典》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广州历史文化史料著作的集成”,首次突破四库系列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框框,收录了《卫生要旨》《中外卫生要旨》《学校卫生学》《卫生指南》《卫生至宝图说》5种“卫生”典籍。《广州大典》是大型影印项目,出版后又成立了常设机构广州大典研究中心,每年围绕《广州大典》资助研究项目,为研究广州地方历史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本项目已经结项,说明本项目校注质量值得信赖,也说明稿件已基本完成。
2情况熟悉,万事俱备
关于整理情况,李老师也作了说明:本次校注以《广州大典》所收录的5种“卫生”典籍影印本为底本。《卫生要旨》为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九年(1883)益智书会刻本,《中外卫生要旨》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铅印本,《学校卫生学》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广智书局铅印本,《卫生指南》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年(1904)香港中华印务有限公司铅印本,《卫生至宝图说》为广州图书馆藏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华印务有限公司铅印本。工作底本来源清晰,是校注成功的保证。
本次校注严格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01—29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24—2015)“学术出版规范—古籍整理”要求,又根据5本卫生典籍成书于清末,书中出现的解剖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术语与现代不甚相同,予以解释、说明等等,对校注方法列出了17点说明。说明校注思路清晰,是校注成功的保证。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申报2022年国家古籍专项资助是合适的。
本项目共收录底本5种,其书名、作者与内容为:《卫生要旨》1卷,未著撰者,由在粤美籍传教士医生嘉约翰译成,尤重论述饮食起居各项,并从一身之修正、一家之整饬,延伸论及一国卫生之治理。《中外卫生要旨》为香山(今中山)人郑观应编撰,是一部集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与西方卫生思想为一体的养生著作。《学校卫生学》为日本人三岛通良撰,将其办理学校卫生事务总结而成,出版后,由粤人周起凤在留日期間翻译成中文。《卫生指南》为宝安(今深圳)江英华撰,内容为医药商品广告。《卫生至宝图说》为香山人卓凤翔编撰,内容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节选自合信氏《全体新论》,属解剖生理学范畴,同时配以相应的解剖图像;下半部分撷取历代妇幼专著中的内容,陈说生殖孕育的相关知识。
3特色鲜明,项目可行
从简单的内容介绍我们知道,清末岭南5种“卫生”典籍与传统古籍是不一样的,有以下特色:
第一,其产生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疾疫流行、人口增长停滞、西学东渐、健全国民的培植等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不仅是公共卫生思想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救亡运动在医界的反应。
第二,具有鲜明的中西汇通特色,既注重传统中医方剂在人口繁衍、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又体现西医优生优育思想;既重视小儿家庭护理,又关注学校卫生与体育锻炼之于小儿健康的影响;一方面继承传统“慎居处、节饮食”的中医“治未病”思想,一方面又认识到择偶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种族康强。
第三,不是单纯的养生著作,是传统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延伸与发展,既包含传统医疗与健康的内涵,又赋予了社会与文化的外延;既保留了传统儒道释的养生思想,又汲取近代维新人士的养生观与西洋医学的卫生内容;既注重个人日常卫生,又凸显国家社会的卫生职责,是近代西方公共卫生思想与中国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运动在医界的反映与中国传统“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本项目对新冠疫情下的当今可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回顾性史料,也有助于全面了解与客观认识中医疫病学说、方剂学说的历史价值与疾病史背景,丰富中医相关学科的研究视角与学科建设内容。
目前稿件已经完稿,根据编辑要求正在完善与配图中,能够如期完成出版。
4注重地域,确立原则
全国有二十多家古籍专业出版社,但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广东却没有专业的古籍出版社。不过广东人民出版社自1951年成立以来就成立了古籍辞书编辑室,一直全力承担广东地方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虽然规模小,但一直有一个团队在坚持。自2011年加入中国版协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后,在古工委的指导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着重摸清广东古籍的规摸与特色;二是确立广东古籍出版方向;三是确定广东古籍出版的方式。在省内主要古籍收藏单位的配合下,我们确定了古籍整理与出版的大方向,配合国家古籍整理与出版专项资助申报,按编辑室制定的出版方案,每年精心组织有广东古籍特色项目申报。
近代以来,从广东流失的古籍比较多,我们组织了《海外广东珍本文献丛刊》《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藏同顺泰号文书》等大型项目。在《广州大典》《清代稿抄本》等大型影印项目问世后,我们将着重点放在古籍整理上,组织了《陈兰彬集》《杜凤治日记》等大型项目,均获得成功。这些项目都是前些年对广东古籍家底摸查的基础上获得的,是我社古籍出版题中应有之义。
在准备申报时,我们始终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广东特色;二是质量优先;三是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名家整理或主持的项目优先。
对于国家古籍整理与出版专项资助,我们有清醒的认识,一是我们非古籍专业出版社,每年获得资助的项目不会太多,希望每年不要缺席;二是编辑配备决定我们一年不能出版太多,质量要优先保证,要量体裁衣;三是每年有所斩获,会大大提升编辑出版古籍的信心,提升职业自豪感。
我们不认为古籍有所谓全国性和地方性之分,能保存下来并被学者整理,就一定有其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日记、笔记等私人性质的古籍,其价值是由其属性决定的,其写作时并未想将来公之于众,其记录的真实性大大有助于研究细节的历史还原。比如《杜凤治日记》(申报时名为《望凫行馆宦粤日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杜凤治非封疆大吏、非文人学者,一个地方县太爷,在官僚体制内无非是个芝麻官,坚持十几年事无巨细记录下来,为研究清末广东乃至全国地方治理提供了十分宝贵一手资料,其详细程度可以改写目前学术界的一些定论。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古籍整理与出版专项资助宜对地方特色古籍多加关注,让历史研究成果变得有温度、有血有肉,其成果可以嘉惠更多普通读者,让古籍“活”起来。
今年“古籍保护利用”首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给古籍出版工作带来了机会。古籍保护的第一要义是要摸清家底,我们需要了解全国,特别是广东有多少古籍,也希望这些古籍能逐步公之于众,让学者有机会整理。作为出版人,我们会按照制定的长期规划,立足广东,放眼全国,让流失海外的广东地域珍本文献以影印出版形式回归故里,有步骤、分类别整理出版广东基础古籍,重点整理出版华侨文献、海关档案等广东特色档案文献,打造广东古籍出版品牌。
(小标题系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