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声唱法源自意大利,那里有众多世界上闻名遐迩的演唱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声乐教育体系,美声演唱也在传承的过程中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文章从美声演唱技巧的特点出发,探讨美声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影响,并分析美声演唱技巧在民族唱法中的应用优势,最后研究美声演唱技巧在民族唱法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美声演唱;演唱技巧;民族唱法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3
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需求,许多艺术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其中民族声乐作为一项陶冶人们情操,代表着多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艺术,得到了良好的传承与发展。要想使民族声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就要学习现代音乐表演的优点,因此在民族音乐演唱中应用美声演唱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创新,而且能使美声演唱技巧的发展体系更加完善。
1 美声演唱技巧的特点
首先,在美声演唱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演唱者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美声演唱严格按照生理学角度的科学发声方法,如胸腹式联合呼吸、深喉头位置、面部共鸣等,能让演唱者们的发声生理机制得到良好的保护[2]。
其次,美声演唱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作曲家的原意进行演唱,演唱者不得随意更改谱面上的节奏、表情、演唱的速度和力度、呼吸等,这与我国倡导自由性和自然性的民族唱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美声演唱对感情的把握要在完全尊重作品原创意图的基础上融入演唱者自身的情感体验,通过演唱架设听众与创作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即使是同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不同时期或者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演唱技巧的应用和情感表达上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美声演唱一般运用混合声区进行演唱。混合共鸣讲究声音的真假交替,这与民族唱法追求原始的、自然的唱腔的理念也有所差异。
2 美声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演唱技巧传入我国之后,我国演唱家们提取其中的精华,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美声演唱技巧也改善了我国传统声乐教学注重经验而对发声系统缺乏科学研究这一问题。
2.1 美声演唱技巧在中国的发展
美声演唱技巧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由国外的传教士传入我国的,我国优秀的老一辈声乐教育家和演唱家们,如黄友葵、周小燕、张杈等人在欧洲各地系统学习了美声唱法之后,对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体系进行了改良,为我国培养了戴玉强、谭晶、吕继宏、王宏伟等新一代优秀的演唱家[3]。美声演唱技巧传入我国之后,各大音乐类艺术院校也开始聘请许多国外专业的美声演唱家来教授音乐表演课程,这进一步推动了美声演唱在我国的发展。
在美声演唱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本土的一些传统音乐文化也不断吸收其中的声乐理论,促进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展现出本身的特色,为整个声乐发展领域开辟了新局面,为中西方声乐歌曲的演唱提供了新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美声演唱家,如迪里拜尔、廖昌永、戴玉强、范竞马、王霞、周小燕等,他们的演唱既有美声演唱的元素,又带有中国民族唱法的特色,在国际声乐界获得了广泛认可,也让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美声演唱技巧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首先,美声演唱传入我国之后,对民族声乐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中期西洋音乐传入我国,受到了热烈的追捧,我国整体的音乐创作也对西洋音乐进行了借鉴,这促进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创新与发展。其次,传统民族声乐潜移默化地吸收了美声演唱在发声、呼吸、共鸣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民族唱法的科学发展。最后,美声演唱是西方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固定的演唱方式,在文化性质上与我国民族声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民族唱法通过借鉴美声唱法,将民族声乐中的中国特色更好地展现出来,形成了鲜明独特的演唱风格。
3 美声演唱技巧在民族唱法中应用的优势
3.1 有助于丰富民族唱法的技巧
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兼收并蓄,不断学习和接受外来音乐文化,基于国内外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进一步完善声乐文化体系和唱法技巧,让自身的音乐艺术特质越来越多元化。民族唱法通过借鉴美声演唱,不断剖析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美声演唱技巧与自然的民族腔调融合,能让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更有韵味。在借鉴美声唱法的过程中,表演者也要不断打磨自身的技艺,在保持自己演唱风格的同时,整理和融入一些美声演唱技巧,将其中的优点收为己用,增强演唱的起伏性和戏剧性。另外,美声演唱中真假音的变换还能帮助演唱者更加游刃有余地驾驭不同风格的民歌演唱。
3.2 有助于加强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不断融合,我國民族声乐文化在遭受外来音乐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也不断向外传播。美声唱法自传入我国以来,就与我国民族音乐逐渐形成了互融之势,实现了良性循环,尤其是对美声演唱技巧的使用,改变了我国民族声乐千篇一律的唱法,使民族唱法更加多元化,使我国民族声乐文化从整体上呈现出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发展格局。由此可见,在民族唱法当中融入美声演唱技巧,不仅体现了西方音乐文化的亮点,而且还展现出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中的包容性,促进了两种声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4]。
3.3 有助于推动民族唱法的创新
时代的进步使许多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中就包括民族声乐。现阶段,人们通过将民族声乐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或者使用民族唱法演唱流行音乐等,让民族音乐重新受到各年龄段听众的喜爱。愿意去了解和从事民族声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让民族声乐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可能,也让民族唱法有了更多的展示舞台。美声演唱技巧在民族唱法当中的应用更是为其提供了一个新的表演结构,推动了民族唱法的创新。
4 美声演唱技巧在民族唱法中的具体应用
我国民族声乐一直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演唱者们在民族唱法中运用美声演唱技巧时也遵循不偏离历史背景、尊重创作者意图、尊重创作者风格等原则,在弘扬我国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的同时,借鉴科学的美声唱法。
4.1 借鉴美声唱法的共鸣优化发声
美声演唱技巧当中的共鸣不同于其他演唱方式,更倾向于身体整体的共鸣,通过调动口、喉咙、胸腔三个地方来调节声音。使用这种共鸣方式能够改变发出的声音,通过机体发声的原理改变嗓音和音调。演唱者可以借鉴这种共鸣技巧来弥补自身演唱中的不足。例如,可以通过调节舌头的位置呈现出更加低沉、浑厚、饱满的音调。
民族音乐的高音演唱过程也可以采用口腔共鸣及胸腔共鸣的方式打开共鸣腔,保持喉咙的稳定,让高音更具穿透力。此外,借鉴美声唱法中的胸腔共鸣、头腔共鸣的方式,也能让一些传统民族歌曲演唱的高音更有弹性,让演唱者的声音更加圆润饱满。演唱者在演唱之前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身心状态,对鼻腔、口腔、咽腔进行适当的扩张,对共鸣器官进行预调节,以便在演唱环节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音量。
4.2 借鉴美声唱法的咬字吐字
美声唱法主要讲究元音的发音技巧,元音的音色和音调明度要保持一致,换言之,美声唱法注重的是科学地处理母音。因此,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十分注重母音声带的振动规律,演唱讲究吐字归音。民族唱法则更加注重演唱技巧,以民间唱法为主,讲究收声归韵、字正腔圆。而汉语和意大利语在发音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咬字吐字方面,民族唱法可以借鉴美声唱法,演唱过程中尽量打开口腔露出牙齿的上半部分,带动脸部的笑肌抬高,使演唱过程中声音不会太靠前,让演唱者的面部表情更加自然。
此外在演唱过程中,不管音乐旋律时值长短,演唱者都要让字腹在发声音节的各音素中占据比较突出的位置。特别是演唱过程中遇到一字多腔的情况时,字的延长部分就在字腹上,归韵要收足,尾声要轻[5]。字头到字尾就像一个橄榄,两头小中间大,要避免出现字尾吐字不清楚的情况。只有咬字吐字正确,才能让听众明白歌曲的意思,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4.3 借鉴美声唱法的呼吸方法
无论何种演唱,学会灵活的呼吸转变都非常重要,从生理学和物理学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独立的呼吸训练方法,对民族唱法的发展非常重要。对美声演唱者来说,演唱之前和演唱过程中对呼吸的掌握十分重要,这种呼吸方式与平常的呼吸方式有所差异,日常的呼吸都是无意识的生理反应的呼吸,而美声唱法中的呼吸有一定的技巧性,这种技巧可以确保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有足够的气息支撑,让演唱者通过对呼吸的控制呈现出更加饱满、更有质感的声音。
美声演唱当中的呼吸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腹式呼吸。指的是依靠肋骨部位进行呼气与吸气。吸气时小腹慢慢收缩,呼气时小腹慢慢鼓起,腹式呼吸相比上胸式呼吸更加深入,但这种方式也存在局限性。腹式呼吸在吸气时气流会向上扩展,导致气流向下流通时不顺畅,使发出的中音和低音部分的音色比较低沉,这种呼吸方式在演唱中更适合用于气息短促又短暂的曲调或高音部分。
第二种是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气体吸入量比较少,气体一般到达肺部。这种呼吸方式会使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比较干燥、缺乏弹性,严重影响演唱者演唱技巧的发挥,因此在美声唱法当中使用比较少。
第三种是胸腹混合式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是一种使用横膈膜与两肋、胸腔及腹部肌肉一起呼吸的方法。这是现阶段声乐界公认的最科学、最常用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的优势在于,演唱者能够更加自主地控制呼吸的节奏和气息,并能在呼吸的过程中存储更多的气体,便于在演唱过程中不断调节气息,让演唱气息保持平稳。声乐演唱家们经过实践发现,目前胸腹混合式呼吸是最科学的发声训练方式,通过少量的气息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民族演唱者可以多借鉴胸腹混合式呼吸方法,让自己的声音更加饱满、富有弹性,在带给听众美感的同时,提高声音的圆润度。
4.4 借鉴美声唱法的情感处理方法
音乐表演是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不仅传递着创作者的思想,而且展现了演唱者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演唱者们要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首作品都只需要根据音准进行演唱即可,而是需要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了解歌曲风格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根据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性格,处理歌曲中的情感。而想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更加准确地揣摩音乐作品,就要对音乐作品的伴奏、旋律、调性、歌词等部分进行研究,了解创作者及其生活的时空背景,与创作者在思想上达成共鸣。
另外,在演唱开始之前,演唱者要勤加练习,反复琢磨如何通过对节奏的把控、气息的控制以及技巧的应用展现出最美的声音质感等,进一步对歌曲进行处理,体现出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6]。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不仅要借鉴美声演唱的技巧,更要借鉴美声演唱当中对情感的处理方法。只有将演唱者自身的情感与美声演唱技巧完美融合,才能让演唱过程中的情绪更具感染力,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也要做到收放自如,避免因情绪过激而影响演出效果。
5 结语
就西方音乐发展史而言,美声演唱的地位十分突出,它也对我国音乐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思想的变革,对我国民族唱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推动了我国声乐教育系统科学和全面的发展,使我国声乐开始着手总结自己的各种门类和唱法。时至今日,民族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概念都在向演唱者们传达着同一种思想,就是在声乐演唱发展的道路上,要相互借鉴、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声乐长足发展,拓宽我国声乐的发展道路。
而将美声演唱技巧融入民族唱法中,既要保持民族自信、声乐文化自信,又要大胆借鉴、创新融入,形成新的民族歌曲演唱形式。就像歌唱家周小燕说的那样,我国民族唱法的探索“要先像海綿般吸收,再创造革新”,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同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吸纳外来文化,将中国民族唱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申婷.“现代”中的“传统”:论现代民族声乐与传统民族声乐的“神韵”相通[J].文艺争鸣,2022(5):196-199.
[2] 温怀宇.声乐演唱中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方法解析[J].喜剧世界,2022(6):43-45.
[3] 马丹.现代民族唱法对原生态唱法的传承与创新[J].陇东学院学报,2022,33(4):79-83.
[4] 刘畅瑞.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民族声乐演唱与美声演唱技巧的融合探究[J].黄河之声,2022(14):94-97.
[5] 王元鹏.民族声乐演唱同美声技巧的融合:一种“中西结合式”的艺术创新探索[J].艺术研究,2022(5):74-76.
[6] 崔晓玲.浅析民族声乐对美声唱法的借鉴[J].戏剧之家,2022(20):78-80.
作者简介:龙云锦(1995—),男,贵州天柱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