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添
适时改变人生方向,就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李时珍出自医药世家,父亲李言闻却不愿他子承父业,希望儿子科举入仕。虽然李时珍14岁时就考中了秀才,但随后连续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
22岁的李时珍重新审视人生,他对父亲说:“如果把这些年苦读八股文的时间,用在钻研医术上,我兴许早成为一位闻名遐迩的良医。”在李时珍看来,既然应考无望,不如用医术去救死扶伤,为民造福,同样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得益于父亲的指导和李时珍自身的努力,7年后,李时珍被推荐到朝廷做太医。他在阅读朝廷收藏的许多医学典籍时,發现存在不少谬误,多次提出修改意见,但一直未被采纳。
公元1559年春天,41岁的李时珍认定重新撰写一部药典更为重要,毅然辞去了太医的职务,潜心药学研究,并从1565年起,开始进行野外考察。为了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他先后到过武当山、庐山以及全国十几个省份,不耻下问地拜当地老百姓为师,参考历代医药书籍925种,形成上千万字的札记,历经27个寒暑,终于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接着又三易其稿才最终定稿,前后共花费了整整40年。
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去世后的第三年,192万字的《本草纲目》正式出版。假如李时珍能科举及第,或许就没有造福万世的《本草纲目》了。
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当发现眼前的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审时度势,另辟蹊径,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抉择。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