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数思维身体观中的图像嬗变研究

2022-05-30 10:48邱涛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

摘要:术数思维作为先秦两汉时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早期医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者还一同塑造了古人的中医术数身体观。这种对自身身体与身体内部空间进行猜想与验证的中医术数身体观呈现出一定的传承与嬗变的趋势,并被不同时期的医学身体图像如实记载。在对比这些中医图像之后,发现早期医学在术数思维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身体观——与八卦信仰结合的八卦身体观、与易经阴阳结合的脉络身体观以及与天人合一理念相融的宇宙身體观。并且,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这三种身体观在现代中医与中国文化中呈现出不同的传承风貌与影响力。鉴于此,文章对中医术数思维身体观中的图像嬗变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医图像;术数身体观;术数思维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03

1 术数思维与中医身体观的发轫

术数,也作数术,“术”即方术,“数”即数理、气数,是一种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推测个人、组织和国家的气数命运的方法或活动,如占卜、算命和星相等[1]。这一点在人字占卜图中得到体现。以睡虎地秦墓竹简上的图示为例,其上绘有两个涂黑双手自然垂下的人形,在人形周围对称分布着四季与地支等信息,以此来预测新生儿的命运。虽然该图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身体的认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2]。中国的术数思维发端于龟卜行为,在《周易》中成型,并基于《周易》而形成运气学说、阴阳八卦学说,且在五行学说的推动下进一步完善,而五行学说是在“五色”“五气”的基础上形成的。

术数思维作为先秦两汉时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对早期医学理论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二者还一同塑造了古人的中医身体观,使得“八卦”“天五地六”“六爻”等术数思维能够与中医理论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中医身体观。例如,《灵枢·邪客》曰:“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3]在此,古人就将术数内容与身体对应,可见术数思维对古人身体观的影响非常深远。并且值得庆幸的是,中医术数身体观随着时代而不断嬗变的过程也保留在海量的中医人体图像中,使得我们能探究这一过程背后的深层原因与内在逻辑。

2 中医术数身体观的图像嬗变

随着医学的发展,古人对身体不断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身体空间的理论基础,而这些又与术数思维相结合,使得古人能够一方面以“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为载体与医学内容关联,将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等医学概念纳入术数模型;另一方面,二者进一步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相结合,形成“子午流注”“命门学说”等具体的医学理论,用于指导诊疗活动[4]。最终,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术数身体观——八卦身体观、脉络身体观与宇宙身体观,并体现在不同时代的人体图像之中。这些身体观在不同时代不断地嬗变与兴衰,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人对身体内部空间的看法。而且,不同的术数身体观在反映术数思维与医学的交融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最原始的“天人合一”“融会贯通”的哲学观念。

2.1 八卦身体观图像

“八卦”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5]该句叙说伏羲观天下而创八卦,强调八卦有通晓神明万物的威能。可见,八卦在信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八卦身体观正是受“八卦”信仰影响的产物。顾名思义,八卦身体观是以八卦为基础,将八卦与身体部位相对应,并以此进行推算、卜筮的身体观,而八卦人体图就是此身体观最直观的表达。如清华大学藏的战国竹简《筮法》就记载着最早的八卦人体图。在图中的中心有一方框,框内为一半具象化的人体图像,在这一人体图像的头部、四肢等身体部位近处有八卦符号,为内八卦;框外又有八卦符号,为外八卦。

虽然《筮法》为数术之士所著的占筮之书,但上古时期巫医相合,并且该书有大量关于人生死、疾病的医学卦象,因此可以从医学的角度解析该图。例如,图中身体外侧分布的均是阳卦——乾、坎、艮、震;内侧则是阴卦——兑、坤、离、巽,这与中医学认为身体“外为阳,内为阴”的观点相合[6]。该图一方面显示出战国时期一种独特的术数身体观——八卦身体观,以不息变动的八卦与人体内外空间相结合、阴卦与阳卦对应天与地的概念都显示出该时期古人们已经有了“天人合一”的身体空间想象;另一方面,该图表明古人们此时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以术数推导身体空间的能力,而这一点对早期医家发展以及后期中医理论的成熟完善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战国时期的八卦符号不同,南宋李羽的《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中的八卦符号与现代八卦符号已相去无几。这时,八卦符号已没有内外八卦之分,单以外八卦放置于一上身赤裸、下身着裆裤的男子身外,男子身体的头部至足部放置着一个长条,该长条被分为24个方块。在身体与八卦符号之间穿插着二十四节气与脉络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以线条分别指向24个方块。

相较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八卦人体图有了三个变化。一是八卦符号更加简洁,与现代的八卦符号形象相去无几。二是该时期的八卦人体图含有更多的信息。首先图中人物从头部至足部分别对应着二十四节气与不同的脉络信息,另外这两张图中分别以《黄帝八十一难经》中的“阴为里,随呼至寸内”“阳为表,随吸至尺外”为主标题,该句意为阴与阳随着呼与吸达到身体内部(寸内)与外部(尺外)之间的平衡,是阴阳相生相克的阴阳观在医学中的体现,由此可见该图所包含的信息之丰富。三是这一图像并没有内外八卦之分,只有一层外八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时期的医学理论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将天文、地理、脉络等时间、空间的概念与之前的天人合一、阴阳转换的观念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让单独的身体空间开始有了时空的概念。

2.2 脉络身体观图像

同样是在身体观中融入文化信仰,不同于八卦身体观以文化信仰为主导,医学认知为辅助的模式,脉络身体观则以医家身体认知为主导,文化信仰为辅助。在战国两汉之间,中医脉络的基础框架逐渐完善,从西汉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到西汉老官山经穴漆人的十一脉再到《黄帝内经》的十二脉,可见早期医家的脉络之数也发生着变化。张其成在《易学与中医》中认为不论是十一脉还是十二脉,都受到《周易》象数符号模型的影响,从十一脉到十二脉这一变化则是阴阳对称的象数符号模型作用的结果[7]。

其中,十一脉受到了天人合一观念与春秋以来所形成的“天六地五”[8]术数思维的影响。所谓“天六地五”是从殷商时期建立的天干地支的纪时之法而来,因为天干地支在记录日月年的循环中,天干只能循环 6 次,地支只能循环5 次,所以有了“天六地五”之数。而这一术数文化在不断发展中,被古人们融入了文化信仰之中,其影响力不断扩大,早期医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一术数思维的影响,因此早期脉络分类形成了6条阳脉、5条阴脉的十一脉身体脉络。除此之外,“五脏六腑”的医学概念同样受此影响。《灵枢·经别》云:“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外有六腑,以应六律……此五臟六腑之所以应天道。”[9]可见五脏六腑与六阳五阴的十一之数是天道的象征,反映着天人合一、术数思维的观念。

十二脉则是《黄帝内经》在十一脉之上增加了手厥阴心包经,这一经脉中的心包实质与心无异,而增加这一经脉也是为了更符合阴阳平衡思维。十二脉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各分为三,合则为六,这六经中的三阴经和三阳经又与《易经》中的六爻三阴位、三阳位不谋而合。因此,六经很可能受到六爻的启发,至少是阴阳对称思维的产物[8]。至此,脉络身体观基本确立。虽然元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中添加了督脉与任脉这二脉,但在图片中,督脉与任脉分别附于一坐姿与站姿的上身赤裸、下身着裆裤的男子之上,前者负责身体背面,后者则负责身体正面,而身体的正面与背面也分别对应着阴阳,可见元代滑寿的十四脉理论不仅没有打破之前的阴阳平衡、术数对称的理念,相反其正是阴阳平衡与古人术数身体观的延续。

2.3 宇宙身体观图像

相较于前两种身体观以文化信仰为养料,宇宙身体观则以人体解剖知识为基础,将中医脏腑理论与道教神秘学相结合。其起源同样甚早,在战国两汉时期,《灵枢·邪客》就提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9]这一时期,古人已经开始将身体与宇宙天地对应。所谓“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就是如此。

中国的解剖学发端于公元16年的新朝王孙庆解剖,随着宋代《内境图》《欧希范五脏图》和《存真图》的出现,证明中国的解剖学在宋代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即使之后解剖学受儒家思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束缚而停滞不前,但还是让宇宙身体观得到了充足的养分而逐渐发展成熟。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北宋道士烟萝子所绘的中国第一张人体解剖图《内境图》,其被载于南宋《修真十书》之中,是中国解剖学的重要见证者。除此之外,这本道教百科全书中还载有烟萝子其余道教绘图,如《内境右侧之图》便是最早的宇宙身体观图像。图中居于正中的是一侧面人体剖面图,细看虽然脊椎、肺叶、咽喉与心包的位置与形状与中医解剖图像一致,但咽喉部的牛车、心包里的姹女、脊椎上的鹿车、胃处的婴儿、丹田处的玉炉以及肛门处的饮龟等符号都显示出这不同于寻常的医学脏腑图,而是一幅道教图像,表达了脏腑拟人化、人体部位天地化的宇宙身体观。

在清代,宇宙身体观真正将身体内部与宇宙天地完美结合,清代道家画师所绘的《内经图》就是案例。相较于李羽将医学与道教交融,《内经图》则为一幅道教修真图,其仅依托脏腑图的传统外轮廓,其余的五脏六腑全被修真的意象所取代。全图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以此来对应当时道家盛行的上中下丹田的说法,贯通这三部分的脊椎被视为修真练气的通道,而底部的孩童、丹田的牛郎及其上的织女、喉部的胡僧、头部的老子都是中医脏腑理论与道家符号融合的产物。而宇宙身体观正是以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与相互间的关系按道家丹经理论进行诠释为基础,将人体设计成一个小天地。

3 中医术数身体观图像的现代沿袭

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同的身体观在不断嬗变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演化趋向,最终在现代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第一,八卦身体观依托八卦而诞生,但一方面八卦身体观在诞生之初更倾向于以卜筮为目的,而非单纯的身体观的叙述;另一方面,八卦作为中国乃至中华文化圈的重要文化信仰,并不只是医家所独有,更像是一种高层次的统筹的文化信仰符号。因此,其影响力自宋代之后开始减弱,八卦身体观的图像更是逐渐淡出历史,不再产出新的八卦身体图。

第二,宇宙身体观自战国两汉出现端倪,至清代发展成熟,虽然一开始是道家取天地自然之意而养自身精神,但随着道家演变成道教,宇宙身体观的宗教意味进一步加强,宇宙身体观图像中的医家身体符号逐渐被宗教符号所取代。强调自然的大众化医家内容逐渐转入宗教神秘学的怀抱,从而淡出大众视野,彻底转入道教之中,如今只有成都、上海等地的道观刻有宇宙身体观的图像。

第三,当前还存在于大众与医学视野中的只有脉络身体观,并且其仍处于嬗变之中。在其早期嬗变过程中,除了从十一脉到十二脉再到十四脉让脉数更加符合术数理念与天人合一观念之外,脉络身体观的脉络循环模式也从十一脉的各脉络独立发展到十二脉与十四脉遵循阴阳五行观念的“循环流注,如环无端”,并且随着不同时代的表达方式与医学理念的迭代,这一循环理念也在递进之中。例如,1986年由程绍恩编著的中医教材《经络针灸心法》对这一观念有了更新的表达。在这本中医教材的图七中,作者将四肢与躯干进行拆解对比,利用线条、文字、图形与身体结合,完美表达从手到足、阴到阳的各个脉络的走向与循环路线。

总结而言,相较于古代中国的脉络身体观图像,图七所代表的现代脉络身体观图像一方面在对人体比例、阴阳关系处理得更正确的基础上,吸取了近代的信息设计理念,能够利用线条、表格等元素将复杂的中医信息更简洁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新中国的中医教材图像对脉络身体观图像的更新,表明脉络身体观仍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结语

回顾历史,我们能够从大量的中医图像中找到不同时期的古人对身体的认识。从将八卦与身体相融的八卦身体观,到以脉络为基础,能够“循环流注,如环无端”的脉络身体观,再到以“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作为标杆,将身体脏腑与宇宙天地相对应的宇宙身体观。虽然它们的内容大相径庭,与医学融合的内容也天差地别,但它们的核心都是易学、八卦、大一统的术数思维以及不同于西方机械身体观的天人合一的身体哲学理念。

这三种中医术数身体观是早期医家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知识框架,是中医理论框架构建的起源。在这些身体观产生、交融的过程中,其对中医乃至整个中华文化圈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这些身体观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八卦身体观与宇宙身体观虽然在其成熟时期对当时古人的身体观产生过影响,但最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逐渐式微。脉络身体观即使仍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也面临许多的质疑与批评。所幸,它们早已融入中华文化最深处的哲学思想当中,并成为当前中西文化交织竞争融合的情形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之一。

参考文献:

[1] 鹂全民.术数的自然性及其认知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31.

[2] 熊益亮.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身体观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 徐芹庭.细说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87.

[4] 李信翰,张建伟.浅析术数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58.

[5] 姬昌.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206-207.

[6] 熊益亮,沈艺,陈锋,等.清华战国竹简八卦人体图“坎离”探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932.

[7] 张其成.易学与中医[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2.

[8] 张其成.从简帛医书经络描述探讨早期医家身体观[J].中国针灸,2021(2):226.

[9] 徐芹庭.细说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197.

作者简介:邱涛(1998—),男,江西上饶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平面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CX22_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