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姗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出错问题不可避免,对于学生频频出错的部分,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心态,对出错的部分及时改错纠错。同时还要以错题资源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整合提炼,循序进步,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促进数学综合成绩稳步提升。
一、小学数学纠错教学推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做了大量的习题,但是由于方法不对,学生常常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还有一些学生不注重改错纠错,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影响了学生的综合成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注重纠错教学的落实,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一)通过纠错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
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出现了错误不能单纯地批评学生,而是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查缺补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进步。在小学数学纠错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有效分析,积极对比,从理解算理的角度让学生认真细致地整理答题思路,寻找答题切入点,通过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深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纠错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也可以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强的学习参与感,推动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激发。
(二)纠错过程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查缺补漏
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纠错并不单单是围绕一个问题而展开,在纠错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一类问题有效分析,更好地找到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针对性提升。如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弱,除了改正一个问题的错误之外,要让学生推进每日计算,循序渐进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计算能力。还有一些学生阅读意识不强,在纠错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丰富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并让学生尝试从错题出发,循序有效地改变和创新,引领学生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夯实基础,推动学生对各类问题都能灵活应对、触类旁通。
(三)纠错教学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纠错练习贯穿学习始终,从基本的单一题目出错到单元练习出错以及最后综合复习出错,都是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积累的一些优质错误资源。在纠错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方法指导,更要结合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有效解读,并指引学生通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运算、数学建模等多个过程全面提升学习。教师要更好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有效参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问题分析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常见出错类型分析
要想更好地完善纠错过程,教师就要掌握学生数学学习的常见出错原因,并条分缕析地帮助学生归纳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改错意识。
(一)因粗心而导致的数学错误
翻开学生的数学试卷,我们可以发现因粗心而出现的错误占比最高,学生粗心表现在多个层面:第一大类是一些基础的错误。如在审题的过程中片面求快,导致数据提取出错,将23写成32,将46写成64,这些都是小学生因粗心而导致的一些常见错误。第二大类是由于学生自身审题思维不够严谨而出现的一些错误。如题目中给出的信息是350是甲数的7倍。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没有理清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就有可能将除法错算为乘法,因为审题不清而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第三大类为细节出错。还有一些学生数据提取没有出错,计算也没有出错,但是在最后单位对应的过程中因为没有统一单位而出错,导致白白失分。这些都属于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在数学答题过程中因粗心而导致的一些常见错误。
(二)知识遗忘导致的错误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对于一些知识生硬记忆,因为没有透彻理解,就很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学生在后续运用的过程中就会频频出错。如学生在整数计算部分对于一些乘法口诀的运用比较灵活,但是到了小数部分就常常出现口诀混乱的问题。0.4×9=6.3,将4×9=36与7×9=63相混淆。还有一些学生的类似错误在分数计算中也常常出现。整数部分学习的一些法则,到了分数部分学生就会不知道如何应用而出现机械套用的问题。知识遗忘的同时,还有一些学生会将一些知识点记混。如乘法的分配率,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就常常与加法结合律计算相混淆。
三、小学数学纠错教学的推进策略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意识,需要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错题整理习惯。接着再引导学生从错题入手,学习交流,鲜活理解,不断进步,最后还要以错为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從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推动小学数学纠错教学有序展开。
(一)建立错题本指导学生有效整理错题
错题本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每一次出错的题目都要引导学生有效整理。错题整理的过程中也要有效分类,对于一些偶然性出错的题目,学生一看就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可以简单整理一下。通过不同颜色的笔勾画重点,让学生更好地提取核心信息,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出现。对于一些经典习题,则要让学生细致整理。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创新型题目不断出现,这些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对学生数学思维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学生要细致整理这些优质题目。既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又要从等量关系、列式、步骤、答语等多方面完善整理。另外,对于一些优质题目,还要让学生创编类似的两道题目,延伸拓展。在纠错改错的基础之上,推动学生灵活学习思维,突破对一类问题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有一类题目并不属于错题资源,但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尤其是一些选择、填空类,学生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往往比较复杂,而教师所呈现的方法更加简洁方便,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整理这类问题,掌握更多快速答题技巧,这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灵活。通过对不同错误类型的分析、整理和归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捕捉重点,实现有效进步。
(二)纠错改错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小学数学纠错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教师要通过多元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更好地纠错改错,实现全面提升。首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本,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错题本,看看哪个同学的错题整理更加认真仔细,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还可以将学生整理的一些优质错题在大屏幕上有效投射,指导学生进行“错题找茬”活动,看看这道题目为什么出错,应该如何纠正,让学生在单纯答题的基础上尝试更好地讲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连贯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开口表达意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游戏互动,如让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抄到卡片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采用抽卡的方式,在既定时间内进行答题训练。对一些优质问题更好地深度交流,发现多元解题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解答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动氛围。
(三)以“错”为进,从纠错中推动学生积极进步
在小学数学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及时对错题资源回顾整理,推动学生循序积累。教师还要更好地以错为进,为学生延伸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在纠错环节深度交流。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出错率比较多的部分为学生讲解方法并进行例题延伸,让学生更好地回归课本,吃透知识点,对一类错误有效把握。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脉络结构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延伸对比,进一步实现查缺补漏。如将分数部分所学的一些方法与整数部分所学的一些计算方法有效对比。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纠错比赛,结合单元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答题比赛,提升学生学习的紧迫感,为学生后续纠错改错指明方向,并结合竞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优质题目,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真实、客观与严谨。另外,在纠错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以生为本,用爱和关怀鼓励学生。尤其是对于一些学困生,教师更要给予他们正面积极的鼓励,关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以爱育人,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升。以错为进,讓学生能够正视错误,积极纠错,树立学习自信。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纠错伴随学生学习的始终。对于每一次错误,教师都要有效捕捉,并引导学生积极地纠错改错。通过持续不断地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自信。同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持续引导意识,要更好地识错辨错,以爱容错,以错为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学生的综合成绩也能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