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学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5-30 19:48李倩倩陈国强
职业 2022年17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李倩倩?陈国强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工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学研协同育人、实施职场化教学等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几大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工匠型 人才培养

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中国电子劳动学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改革发展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编号:Ciel2021149)的研究成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自创品牌,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对人才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

职业学校应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专业人才,以校企合作培养工匠型人才为指导思想,践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共赢”的理念,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以校企合作为引领,探索建设校企综合实训基地,培育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行职场化育人教学模式,“产业引领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引领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引领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一、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对职业学校毕业生需求情况总体呈现需求不足与需求旺盛两种态势。

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开设各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不少,但由于多数毕业生缺乏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差,导致企业录用率低,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另一方面是企业对那些专业功底扎实、设计创新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需求旺盛。

从调研结果看,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和培养体系不完善。传统的实践教学更强调对学生进行单项专业技能训练,未能实现与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效协同。

其次,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不对接。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最后,实践教学中忽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实践教学通常忽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没有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全过程。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培养工匠型人才的意义

(一)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协同育人可以有效实现多方位融合,包括共建合作平台、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培训、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共建共享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联合开展有实质内容、具体项目的校企合作,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载体,实现专业教学与真实就业岗位紧密对接,使师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企业储备高素质技能型、工匠型人才。

(二)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共建企业教师工作站和研发中心,专业教师可定期到工作站进行调研、技能培训、岗位兼职、指导学生实习、参与企业生产管理、推广新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新项目,以及承担企业职工教育与培训等工作,掌握产品生产流程,培育实践成果,进而加快成果转化。同时,可以有效开展融专业教学、研发、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教师、学生、员工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支撑区域重点行业和龙头产业的发展,助推中小微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开展多元化合作办学,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职业学校办学面向产业,服务经济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合作共赢的原则。校企双方通过深度合作可以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平台,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企业“订单班”人才培养,从而加强职业学校人才培養,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职业学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职业学校可尝试与知名企业共建特色学院,在校企联合招生、协同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首先,在教学资源共建方面,推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工作,加强优质数字化课程及国际化课程建设,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岗位需求,共同开发实训教材、网络课程。

其次,在协同育人方面,实施校企共同管理机制,由学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最后,在育人成效评价方面,校企双方共同修订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

总之,校企双方要共同按照相关要求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二)对接产业,创新职场化育人模式

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为目标,利用职场环境和资源,按照行业新要求,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实施职场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组织实施“1+X”证书制度,推进“三教”改革,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探索实施“学分银行”制度,实施“工匠后备人才”计划,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

职业学校培养工匠型人才,需要实现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实际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素质教育、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的对接。

(三)内培外引,打造高水平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专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高水平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例如,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建立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学团队发展;引进并培养高端人才,引培结合,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产业教授”岗位,聘请行业精英和企业骨干,采取“互兼互聘、双向培养”等措施,建立兼职教师库,优化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

除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外,还要注重提升专业骨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例如,开展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学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开展课程开发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培训,提升教师的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四)打造专业实践教学的职场化环境,完善制度与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标准体系。确保责任到位、系统管控、明确职责。明确专业实训基地组织架构,全面规范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管理,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与标准,对专业实习实训教学与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的检查。此外,在管理条例中明确教师行为规范和学生行为规范,制定各专业实训室管理制度、安全制度、设备管理及检修制度、实训室管理岗位职责、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安全操作规程等。以学生、教师、企业三方为主体进行评价,从而构建专业实习实训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

(五)服务区域经济,打造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

对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高水平技能大师和行业领军人物,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开展企业技术服务,与知名企业共建企业教师工作站;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四、小结

适应行业产业优化升级需要,适应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对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专业相关技术岗位的新变化,满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工匠型人才的诉求,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职业学校的中心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建立多方面、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洲,唐衍军.谈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

[2]俞启定.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1).

[3]冯建平.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5).

[4]刘玉萍.1+X证书制度下校企合作动力创新及其优化策略[J].职教论坛,2021(12).

[5]宋亚峰,潘海生.深化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4).

(作者单位:李倩倩,潍坊理工学院;陈国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