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05-30 10:48曾天山
红旗文稿 2022年17期
关键词:产教办学高质量

曾天山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8月19日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强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全面认识现代职业教育的多重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紧密联结产业和就业,始终与国家命运和家庭幸福紧密联系。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類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作用。一是为产业经济提供人才红利。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紧盯产业链条、市场信号、技术前沿和民生需求,设置1349种专业和12万个专业点,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指出,近十年来,职业教育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6100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校毕业生,促进了人口红利的释放与实现,推动了先进技术和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和有生力量。二是为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提供先导力量。职业教育紧盯数字技术前沿,加快专业升级改造,布局新兴专业,提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适应性。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优化和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相关专业设置,重点打造互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高水平专业群,扩大数字技能人才供给。开发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联合培养培训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是为生态经济提供“绿色技能”转化服务。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合作组织“绿色技能”开发,设置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等专业,扩大绿色技能人才供给。在教学标准体系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将绿色技能纳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把绿色要素、绿色理念融入教学全要素、全过程。

促进就业创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劳动者技能,使学生能够“上好学、好就业”,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今年仅高校毕业生就达1076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的熟练工、技术工持续性短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以上,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已是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兜牢民生底线的重中之重。一是为实现更充分就业开拓路径。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人才培养对岗位要求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职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二是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搭建阶梯。职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遍布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年收入显著高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三是提供更多创业平台。职校学生创业意愿较强,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左右。

增进人民福祉。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国家出台一系列惠民利民富民政策,发展技能创造美好生活。一是解决群众技术赋能问题,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通过全面提高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劳动力技能素养,为高质量发展奠定重要的人力资本基础。二是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通过更有力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降低民众在健康、就业、教育、养老、育幼、助残等方面的家庭成本和风险,促进居民扩大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活力因素。一是优化教育结构。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国家重视产业链全链条的协同布局,加大研发人才、工程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协同培养。近年来,将职业教育作为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提高质量,增强适应性,在规模和质量上同步提升,职业教育稳居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动态适应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变化。二是促进教育公平。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努力让14亿多人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保障人人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政府建立了免、补、助、奖、贷等助学体系,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的学生。为残障人士、生活困难者等弱势群体提供多种形式教育和技能培训,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职业教育关切世界经济复苏和大众就业,在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一是职业教育开放水平更高。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交流机制,出国交流的师生不断增多,400余所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职业院校接收留学生累计达到2万多人。二是助力国际产能合作。伴随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与23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25家鲁班工坊,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培养了大批懂中文、熟悉中华传统文化、当地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推动技术文化交流。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主办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22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会友、以赛促技。打造中欧“双元制”产教融合平台,加强与德国、法国、瑞士等欧洲相关行业领域优质企业职教合作,推动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职业院校产教联盟”;启动“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合作成立“中非职教合作联合会”;实施“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遴选出80对特色合作项目。主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举办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大会,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对话。

二、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新发展阶段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政策供给、创新制度设计,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

发展目标的阶梯式递进。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实现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强国的大跨越,从追赶到引领的大跨越,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大跨越。

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但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发生新的变化。新发展阶段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把握机遇和识别风险挑战的难度明显加大。在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的新形势下,机遇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挑战则更具复杂性和全局性,职业教育需要增强机遇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职业教育现存的突出问题。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以开放融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量大点多涉及面广,需要政行企校社研共同参与,以开放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教育数字化推动教育生态转型,以教育的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深化产教融合。

突出技术教育特点。把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法律上保障职业教育“类型”地位。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着重技能传承与创新。一是着重制造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企业开始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对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二是突出制造、安装、操作、运维、服务环节人才培养。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产品链和价值链的优化,学校要遵循“宽基础、大专业、小方向”的基本思路,优化职业教育“机械、电气、控制、管理、服务”专业类别的结构比例,从专业建设的精细定位和优化设计入手,合理调整一批传统专业,创建一批新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精、特、优”,从培养传统制造业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智能制造业技术型人才。三是注重数字化、绿色化技能素养。数字化与绿色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的两大趋勢,协同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既需要懂数字技术又懂行业知识的人才,更需要“数字化+绿色化+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

促进跨界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产业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沃土,是学校培育人才的基本用户和支撑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广阔市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支撑机械工业振兴发展的人才源泉。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产教融合、产教互动、校企一体办学,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与教育政策,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职业教育人才开发全过程。一是以产教融合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路径。地方政府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向主导性产业、区域经济、主体经济功能区融入,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建设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打造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二是以职普融通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推动全领域的功能互补,职业学校为普通学校提供职业启蒙教育和劳动教育,普通学校为职业学校提供文化素养课程,打通高等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协同发展。三是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拓展职业学校办学路径。职业教育每年输出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到上亿人次。要引导职业院校将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作为重要办学内容之一,形成服务区域和产业的多功能“社区学院”,推动“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落地,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多元办学格局和现代治理体系,确立“管办评分离”教育治理原则,厘清政府、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权责关系,优化职业教育生态,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形成职能边界清晰、多元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新局面。对技能人才和学术人才一视同仁,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为职校毕业生在就业、升学、晋升及教师工资福利等方面创造公平环境。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去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我国作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职业教育大国,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必须以高水平开放统筹发展与安全,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 寅

猜你喜欢
产教办学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