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022-05-30 10:48冯静
今日财富 2022年18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冯静

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动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本文立足城乡一体化建设,详细介绍了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为未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而要推动一体化建设,农村金融发展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同时,对于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农村金融一般是指社会资金在农村范围内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资金融通活动。其范围涉及到“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领域。农村金融除了广义金融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范围广、风险大、政策性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农村金融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村金融主要功能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本。将有助于解决农村储蓄率低的困境,提高储蓄资金转为投资资金的流通速率,进而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资本。农村金融发展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带动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水平,而且还成为调控农村经济的手段。农村资金充足可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农业规模经济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发展,国内逐步建立以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同时与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存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长期以来,国内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特别是资源与服务差异较为明显。由于城乡二元机制的形成与发展,金融服务也受其影响。虽然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但是金融服务供求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目前,农村经济在决胜脱贫攻坚的支持下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依然存在,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并且,农户经营性贷款长期受到农信社的金融支持,但是一家金融机构难以满足大量的资金需求。随着国有股份制银行退出农村,农信社的支持力度更加不足。这就需要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多层次、更大范围的保障。

二、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亟需社会资本的扶持,国内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政策向来是1号文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农村金融随之发展起来。但目前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发展思路也较为落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水平仍然非常低。

(一)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矛盾凸显

随着政策的驱动,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向好,村镇企业、绿色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迅速崛起,这就导致对于农村金融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具有长期性、风险性大的特征,这就使得大型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将资金转移到城市建设,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的借贷渠道不规范,从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较小。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相比,農村金融具有资金需求少、投入多样化的特征,储蓄与贷款两个业务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金融服务,从贷款结构来看,生产性贷款高于消费性贷款。不规范的借贷虽然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但是在监管空白下,风险性极大,从而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明显。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无论是从基础设施,还是文化素质方面,都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率较低、乡村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等阻碍了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诚信体系不完善,配套系统不健全,贷款逾期率较高;农村金融机构社会影响力较低,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于金融信贷知识不甚了解,容易受到虚假民间借贷的欺骗,并且对农村金融诈骗的法律惩戒力度不大,从而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农村信用环境不完善。目前,各地农村金融环境建设不平衡。部分地区始终重视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农村地方信用及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建立农民电子信用档案和农民信用评估工作;而部分地区对社会诚信建设重视不够,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农民信用意识还比较薄弱,贷款前后存在“两层皮”。农村金融债务逃债现象依然严重,在依法收贷工作中,“落实不到位”、“司法白条”现象依然存在。

(三)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且差异大

长期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倾向于城市,对于农村发展重视不够,导致城乡资源差异明显。并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十分复杂,有关的农村金融政策不能有效落地实施,农村资金短缺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储蓄资金没有有效反哺自身经济,反而投入到高收益的大城市中。金融资源深入农村地区的较少,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退出农村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就造成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地区不仅金融机构少,证券、保险等有关业务也是极度缺乏。同时,从业务的角度来看,也只是局限于单一的借贷业务。金融生态环境复杂,监管跟不上,农村金融风险较大,这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

(四)金融政策对农村地区融资缺乏有效保障

国内农村地区融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改革首当其冲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民从农业发展、土地变革中真正成为获益者。但是由于资本趋利性,土地未能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有利的融资资源;农作物在缺乏有效的保险保障的情况下,也不是最优的融资资源;金融机构缺乏创新,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适应农村的金融农品。虽然整治民间借贷的政策不断推陈出新,但是法律监管不配套的背景下,造成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延缓了城乡一体化推进。农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主要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在科技、农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农产品销售等方面金融服务不到位。大多农村金融机构仍依赖传统的存贷汇款服务,服务品种缺乏创新,电子化建设滞后。信用卡业务发展相对缓慢,银行汇票、本票等结算方式使用较少,票据支付结算程度较低。除了少数乡镇农村信用社开设了水电费催收、政府债券代理销售、基金技术等中间业务外,几乎没有内容更高的业务。网上银行、投资咨询、项目财富管理等业务与农村地区基本脱节。资本市场的触角还没有伸到农村,农村企业和个人通过直接融资筹集资金只是一种奢望。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要实现城乡一体化改革,就需要了解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化的对策。要建设城乡一体化目标下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需要长期规划,稳步推进。

(一)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化

制度先行是当前保证农村金融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步骤。政府宏观调控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实现政府、金融机构等协调配合,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调控政策落实落地。要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合理规划农村金融的发展战略,合理配置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源,一方面需要总揽全局,另一方面还要各方协调兼顾。政府需要向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资金贴补政策等措施,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要转变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服务性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尤其是在融资方面,要以农村经济发展大局为出发点,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再次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给予丰富的资金支持。政府要在风险制度建设方面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有力指导,强化内控与监督,按照银保监会的有关安排与要求,对目前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有效评估,要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补充,进一步对制度进行创新与修正。要求制度必须涵盖各个流程与各个环节,符合全覆盖、高频率的原则规定。另外,要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审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部门等职能作用,在必要时,强化对每一项业务与环节进行实地检查,防患于未然,将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农业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安全性。

(二)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

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有效纾解农村资金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充分利用农村闲散资金,推動“三农”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未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可以弥补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的短板,从而建成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首先,明确农村金融多元化发展目标。要因地制宜,布局金融机构的发展区域。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才能有效迎合多样性的农村市场需求。农村金融要注重包容性,既要鼓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重新回归,又要鼓励民营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就地崛起,实现优势互补。其次,要加大对相关金融机构的引导,明确自身的职能与农村金融发展的长远发展规划。农村与城市具有不同特点,要充分利用政策进行指导分类,发挥特色优势,挖掘不同客户群体。比如,个体商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农户等等。

(三)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实现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当注重金融产品创新,推出适应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要更加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研发不同金融服务产品。农村经济重点是依赖土地转化为收益,农户更多是从养殖业或者种植业中获取收益。在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贷款产品,缓解农村产业发展的资金压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升。比如,盖房、购买交通运输工具、家电、奢侈品等等。面对这样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可以向这部分消费者提供短期性的消费贷款。另外,在完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方面,可以提供土地担保,既解决资金需求,又降低不良资产率。

(四)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农村金融发展保障

应多措并举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机制。要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就要找到破解信贷风险的有效路径。可以健全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通过保险企业或者保险基金,来规避资金损失风险。这就要鼓励保险公司扎根农村,以专业化的保险管理,可以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或者存款保险制度,化解市场风险或者不可预见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责任明晰的合理分工,根据既定的原则和发展规划,构建完善的诚信体系。要培养农民的信用意识,加大对贷款农户的信用教育培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只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有效的金融监管。有效的金融机关,可以有效打击农村金融市场的恶意竞争、违规运营等行为,强有力的法治约束,可以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定期发布公开透明的运营信息,要激励媒体和社会大众对农村金融给的监督,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五)通过全面风险管理构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威胁,农村商业银行不只是要把焦点聚焦在贷款业务上的风险,同时,也要关注外部风险,比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等,在内部建立内控机制,主张全员风险管理,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构建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进行全业务的风险防控。把风险防控融入到农村商业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同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广泛渗透。二是进行全过程的风险防控。对每一项业务的每一个流程,都要进行监督,每一个阶段都应当及时地发现和处理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开展全员参与风险防控。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营造出制度管人、约束人的氛围。健全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刺激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到风险防控的工作当中去,认识到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将风险防控的理念渗透到人们的心中。

结语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正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金融力量,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风险问题。基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必须尊重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时,要摒弃二元经济对立的思维,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化原则、防范风险原则,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金融产品与服务,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农村商业银行的稳步发展,这不仅符合监管部门的要求,也提升了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