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芳
地质事业单位全面落实合理性预算管理是提升单位效益、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展开分析,总结了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之后,再针对如何强化预算管理效能展开研究,提出了强化目标融合、做好预算编制管控、实现开源节流管理、重视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等管理措施,希望能够显著提升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为提高企业效益提供支持。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力关乎国家政策的执行情况,是影响事业单位职能运作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地质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特征,各项工作难度增加,为了能够适应这一变化,对地质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创新则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实际上,传统地质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单位一直受到预算管理效能差、资金利用率偏低等问题影响。所以应该转变工作模式,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效果,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预算管理是以发展战略为先导,在对内部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控制的基础上,对各种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数据进行筹划,保障资源配置方案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合理调整企业内部的资金与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
(一)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从理论上来看,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预算管理无明显差异,但是相比之下,地质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标,这也使其预算管理有了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目标是推动事业单位发展,而并非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预算经营目标。
2.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项目更加简单,因此在预算管理中主要针对基本经费以及项目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控制。
3.地质事业单位本身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质,决定了它的各类财务预算必须是公开文件,在预算管理中接受社会的监督与审核。
4.缺乏必要的成功案例,这是因为事业单位是我国独有的组织机构,因此学术界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研究较少,且关于企业的预算管理经验不完全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5.预算编制的数据匮乏,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获得了相应的财政补助,这种现象会影响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导致其预算管理内容相對简单,甚至可能出现预算管理基础资料不完善等问题。
(二)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简单,脱离实际情况
地质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忽视了相关细节,例如在预算编制准备环节中提交的资金需求往往是按照部门的分配依次排序,预算管理的工作量巨大,这种情况会导致无论是预算的金额还是最后执行结果等都会出现较大的出入。一般预算管理是上半年较早时段的数据,但是地质事业单位的人员、物资调动往往是在下半年进行的,导致预算管理中初填报质量较低,“零基预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
从预算编制工作来看,工作环节也缺乏合理性,这是因为部门在预算编制中依然采用了传统的“二上二下”工作模式,预算结果容易受到工作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中的刚性支出费用无法得到有效压缩,影响了预算管理效果。
2.资金使用进度滞后
在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关于资金的使用成为相关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在实际上,预算管理方案滞后的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事业单位年初预算工作中所安排的金额数目不合理,例如在安排预算中依然采用了“基数+增长”的计算模式,这种模式下各种预算规划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人为因素可能会对预算方案的最终结果产生影响,甚至导致部门预算资金的执行与预算结果相脱节。
(2)预算资金分配不及时,这一问题在调整预算的项目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因为地质事业单位本身存在特殊性,在一些地质工程类项目中存在工程量大、周期长的特征,导致项目资金无法加快拨付,最终导致资金的分配不及时。
3.预算监管机制不完善
预算监管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完整的预算监管机制可以降低各种问题的发生率,具有必要性。也有学者研究认为,预算监管机制可以帮助部门解决预算管理中的短板,进而纠正预算管理目标与单位战略目标之间的偏差,具有必要性。但是在实际上,地质事业单位在预算监管中还存在一定的工作质量问题,例如在全面预算监管中难以形成合力,导致监管人员无法从全局上统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包括:
(1)单位内部没有专门的科室机构负责预算工作的监督,更多情况下是从制度层面出发来约束其中的风险点,难以发现、分析其中存在的新问题。
(2)针对各类资金的使用情况无法做出有效的跟踪管理。现阶段事业单位在资金跟踪管理中通常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上级转移支付的资金中,而针对各类资金的下发与使用情况则缺乏必要的监督判断,更没有对各类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延伸管理,导致相关人员并不能掌握详细的资金使用情况。
二、提升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地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案应该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相关人员应掌握预算管理的工作细节,保证预算编制方案科学、有效,这样才能改变传统工作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方案中存在的缺失,使预算管理工作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加快目标融合,从源头上做好预算管理
为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的效益,在预算管理中应加快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之间的融合,在立足于事业单位当期预算目标的基础上,结合量化分解预算目标,围绕事业单位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确定发展目标,例如针对地质勘探工作要求,围绕地质勘探的年度目标对预算目标做层层分解,确保预算目标可以有效满足预定时间内地质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要求。
同时要制定完整的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体系,需要地质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环节,可以针对其中内容高度相似的项目,通过相互协调的方法将其归纳到一起,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科室在确定定额标准时可以对本科室的工作负责,或者选择将其中的特殊业务交给第三方做外包处理。财务部门在开展工作中应强化预算编制源头的管理,对每个科室的资金使用与定额方案等进行监督,在定额的限制下,要求每个科室所编制的预算方案不超标,最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关人员应做好各类预算编制项目的可行性评价,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在考虑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地质事业单位业务开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评价。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开展项目数据库建设,做好各项预算项目的前端论证,针对预算项目中存在数据偏差或者争议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并通过跟踪服务、调研指导的方法对预算方案展开评估,确保预算项目可以顺利执行。
(二)落实严格的刚性约束方案,实现开源节流
为实现预算管理下开源节流的工作需求,需要工作人员打造预算方案月度跟踪机制,以月为时间单位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例如对工作中发现专项资金执行进度相对缓慢的单位发出预警,引导相关单位尽快完成进度,确保资金得以顺利落实;在跟踪管理中针对资金使用超额的情况应询问原因,一般地质事业单位在开展地质勘探等项目时,受到气候、市场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一些合理的超额情况,工作人员在了解超额的原因之后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预算方案,确保下一阶段实际支出与预算相符。
要完善资金管理措施,调整预算工作程序。本工作的重点内容就是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关注结余结转资金的回收以及年度统筹预算工作,根据职能部门的结余资金以及连续两年内未用完的结余资金依法收回,避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在预算管理中相关人员也要考虑到年底结转资金情况,当预算资金批准之后全体人员应自觉维护预算方案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各科室工作人员能够对部门预算经费使用负责,并借助合理措施来减少资金项目的支出。同时为满足刚性约束的要求,则需要从地质事业单位的业务开展以及预算质量控制工作入手,对于明确提出的刚性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并根据开源节流的工作规范进行严格约束,针对未实现开源节流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刚性约束方案。
(三)重视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
针对当前地质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复杂性,打造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机制具有必要性,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高度的认识,认识到预算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为强化地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应打造预算管理委员会,該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案的决策与贯彻落实监督等。在该委员会中主要参与者包括业务科室的领导、财务、审计等相关人员,在各部门相互配合之间共同确立预算管理目标,有计划地落实日常预算工作。
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监督平台强化其效能也成为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点。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相关人员可以借助同级审计、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平台、社会监督平台等对预算方案做出综合监督,详细掌握各类资金的使用与流向,在实现预算管理全流程覆盖的基础上,确保可以掌握全面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托人力资源推动绩效管理水平的变革。
(四)坚持以绩效管理为导向
绩效管理与全面预算工作相结合,一直是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这就要求地质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能够将绩效目标与日常工作结合在一起。所以应聚焦预算执行绩效,在强化业务部门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工作相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出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绩效管理新环境;坚持通过“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管理模式,加快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之间的配合,对部门的绩效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并将其与次年预算管理方案结合在一起,保障预算目标有良好的执行价值。而在当前“零基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定量定性以及个性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架构下,将地质勘探等重要项目纳入到地质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中,保障绩效管理目标的执行效果。
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推动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运用,以绩效全面预算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机制为核心,配合整改等方法进行资料反馈,尤其是针对预算管理中需要先期整改的项目进行绩效信息公开,并且对于绩效考核结果与预算管理人员的个人、团体考核结果挂钩,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效率。从长远角度来看,尝试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项目预算安排资金规模联动机制,对绩效评价较好的部门在预算安排中可以适度倾斜,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部门启动问责程序。在保障有效性、时效性的前提下,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政策制定、部门履职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
(五)密切关注财务管理人员人才梯队建设
财务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为了达到提升企业效能的目的,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将会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结果的合理性。所以为满足工作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相关人员应该在了解绩效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上,针对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借助培训、交流、研究等方法强化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例如地质事业单位可以与伙伴单位之间建立合作机制,相互之间学习预算管理工作规范与工作技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财务工作与业务科室之间的工作应该避免相互独立,引导财务人员主动参与预算工作,强化单位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保证预算管理可以得到真实有效的反馈,这种工作模式可以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最后应该全面深化工作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模式的认识,将预算管理模式纳入综合管理体系中,通过在单位内部广泛宣传预算管理工作之后,确保每个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并在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改进、创新的基础上,坚持通过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来强化预算管理水平。
结语
对于地质事业单位而言,合理的预算管理模式对于提升企业效益的意义重大,因此为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效果,相关人员应该在转变预算管理水平,在全面管理中坚持从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执行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工作入手,保证预算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刚性与灵活度,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可以充分适应地质事业单位管理的新局面,最终适应未来复杂的事业单位绩效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