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

2022-05-30 10:48:04于蒙蒙
中学生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老鼠绘本同学

于蒙蒙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大脑发育的特点,他们总是不能控制好自己,往往驾驭不好手机的使用和管理,从而对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即我是一个不自律的人,我不能控制我自己。

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及绘画投射、心理剧表演等方式引发学生深度体验反思,了解自我对于手机管理的情况,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

【活动理论依据】

自我决定理论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的行动做出自由的选择。本节课通过学生对手机使用的动机分析(内外在),在此基础上增强对手机使用“主动掌控”的选择,从而建立自我管理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投射导入:呈现如图所示图片,询问学生,你觉得这位同学产生了什么样的困扰,学生进行回答分享(5名同学)。

生:他找不到手机/手机被妈妈没收了/手机没电了/手机影响了学习……

师:看来,他的烦恼都来自于手机的使用和管理,手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我们通过一个绘本故事一起走进手机管理的世界,我们这节课主要内容聚焦在“手机”。

【设计意图】:通过投射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因为手机产生的烦恼现状;引发情感共鸣,吸引学生探究兴趣,聚焦本课主题“手机”,导入话题。

二、我与手机的二三事

1.手机的好处

师:你们觉得如果你有一只可爱的“小老鼠”朋友,当你给它一部手机的时候,它会觉得怎么样?

学生:它会很激动/好奇/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和学生共读绘本第一部分。

故事梗概:小男孩正在吃饭,为了不让小老鼠打扰他,他就把手机给了小老鼠,小老鼠非常非常激动……

师:小老鼠拿到手机很激动,它很喜欢玩手机,它的心情和我们平时从父母手里拿到手机时很像,请同学们思考:手机的出现到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小组讨论1分钟,并且分享答案。

学生讨论并分享:娱乐消遣/社交需求/自我提升/了解世界/生活便捷……

教师出示课前调查结果进行对比。

2.我与手机的关系

师:手机确实为生活增添了色彩,带来了便利,是科技进步的表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绘画活动,请同学们在学案上绘制:我和手机的相处状态,并用一句话总结。

学生进行绘制,之后小组内进行分享。

师:你和手机的相处如何?看完其他同学的关系图又有什么感受呢?

生:感觉到自己和手机相处融洽/感觉使用手机时间过长,总是想玩手机。

教师总结:看来通过分析,有些同学确实存在手机使用过度的问题并因此产生了烦恼,甚至在学习、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看看小老鼠拿到手机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設计意图】:通过共读绘本小组讨论分享,了解使用手机的好处,手机能够给学习以及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绘画活动引发学生反思,自己使用手机是否恰当,增强体验,通过智慧课堂实时投屏典型学生作品,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过度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做好铺垫。

三、过度使用手机的影响

与学生共读绘本:小老鼠拿到手机后的状态,小男孩吃过饭想叫小老鼠陪他一起玩,可是无论怎么叫都没反应,一直到他们来到了荒岛上,小老鼠的手机突然没电了,它不能接受。

师:事情渐渐变得似曾相识,小老鼠对手机的痴迷达到了一定程度,看到它的状态,你有什么感受,如何评价小老鼠的行为。

生:它不理朋友,朋友会很伤心,影响关系;行为不恰当。

师:过度使用手机确实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出示“游戏防沉迷措施”以及“中小学生手机管理条例”,这些政策的颁发目的就是减少手机沉迷的不良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验小组讨论,过度使用手机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1分钟。

学生分享。

教师出示课前针对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的影响排在前三位的是:视力下降、引发亲子冲突、耽误学习。无论是小老鼠还是同学们,都会因为这个问题产生烦恼,这些烦恼产生后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终会让我们觉得:我是不能控制自己的人,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否定(板书总结:沉迷手机—自我否定—无力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过度使用手机所带来的各层面不良影响。深度体验自我关于手机的使用和管理是否得当,为下一步分析原因做好铺垫。

四、寻找原因,探寻动机

师:故事中的小老鼠因为无休止地玩手机,错过了很多和小男孩相处的美好时光,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小老鼠可能会因为哪些心理原因而沉迷手机呢?这个故事的走向将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都来做故事的编剧和演员,请用心理短剧的形式将原因和结尾展现出来。用5分钟时间讨论和排练。

学生小组展示心理短剧。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演很生动,也让大家看到了其实有很多原因会造成一些同学不能合理使用手机,就像大家分析的那样,可能来自于对父母高压管理的反抗,来自于自身对诱惑的抵抗力差,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冷漠孤独,来自于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在同学们的表演中老师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于想要合理使用手机的信心。为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点赞,你们也为今天的绘本故事画上了圆满句号。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深度体验过度使用手机的内心需求,自我觉察,激发学生想要合理使用手机的内部动机,在此环节完成态度上的转变。

五、自我力量的启动

师:今天很多同学在课上看到了自我与手机的关系,有一些同学是不满意的,我们应该做手机的小主人,今天就让我们心动变行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老师下发的“做手机的小主人”卡片。绘制理想中“我与手机的相处状态”,并且寻求具体的方法,最后小组制定一句能够激励大家行动的“鼓励话语”。

小组展示卡片内容。

师:1.理想图和第一幅关系图的对比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2.找到了哪些具体的可以应用的方法。

3.读完“鼓励话语”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你认为这些掌控手机的方法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展示方法,教師将具体的方法总结形成板书。

从手机的角度思考:下载锁屏及手机管理软件,青少年手机模式,卸载浪费时间的软件,制订手机使用合约(使用内容及时间限定);

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制订合理使用手机计划,运用心理暗示,发展兴趣爱好,提高生活规划能力,提高自制力,远离诱惑。

从他人协助的角度思考:父母监督、设置手机放置点。

教师总结:老师将同学们提供的方法一一写在黑板上,在写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具体有效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上三类。这些方法使用的前提是:我想要掌控手机的使用(自我决定理论的应用),这个坚定的信念是起关键作用的。如果大家愿意去尝试,那么你就同时拥有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两项优秀的品质。(板书:掌控手机—自主能力—自律)那关于手机的烦恼就会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律自信的品格。

【设计意图】:能够将转变的态度化作具体行动,找到可以合理使用手机的具体方法,并且愿意在生活中尝试改变行为模式。

六、收获园

1.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

2.教师进行总结:故事中的小老鼠最后有了领悟,和小男孩一起欣赏孤岛上美妙的夜晚,没有手机的生活也可以是精彩的、充实的,手机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工具而已,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能够做手机的小主人,不仅能够让我们生活精彩,也会让我们发现自律的自我,更好的自我。

【作业设计】

选择一种主动掌控手机的方法,实践并进行自我反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本节课从手机的烦恼开始引入,注重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体验,最终又引导学生回到“和手机的理想关系图”,逐步激发学生主动掌控手机的信心。

2.本节课的任务评价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通过板书的变化达到增强学生改变现状的决心,从而完成自我力量的启动,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主导,教师积极引导、适时鼓励、反馈及时。

困惑和思考:

1.对于手机已然成瘾、情感淡漠的孩子,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帮助他们呢?

2.通过本节课课前的调查结果与学生上课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家长在处理孩子手机使用方面存在一些认知及方法的问题。如果能够家校联动合作,完成对孩子、对手机的有效管理,也是有效解决手机管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小老鼠绘本同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追逐小老鼠
小太阳画报(2020年8期)2020-10-15 01:35:45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儿童绘本(2020年7期)2020-04-27 08:49:52
小老鼠去看海
小老鼠变了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