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群
露露(化名)是一名刚入校的高一小萌新。9月的末尾,她来到辅导室的时候非常紧张,表情凝重,不停地撕着手里的纸巾,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才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很难过。追问原因,她不开口,只是继续撕手中的纸巾。
语言难以表达,那就尝试借用工具。我对露露说:“我们一时难以说清楚自己的感觉也没有关系。现在我邀请你画一个杯子好不好?这个杯子可以装下我们的心情和感受,你只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就可以了,请把进入高中后的情绪都放到这个杯子里吧!”
露露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个七彩水杯。(图1)
图1 情绪水杯
露露一一解释说:“最底层的红色是刚上高中的兴奋;褐色是军训时晒黑的肤色;绿色是开学典礼拿到奖学金……”看图说话的露露打开了话匣子,详细介绍每个颜色代表的情绪,一直到杯子最上方的蓝色,她语速变慢,语调低沉:“这是现在的心情吧!忧郁、孤单!一个月了,没有交到一个朋友,吃饭、回寝都是一个人,感觉很孤单。”露露说这个水杯让她发现自己其实忽略了很多美好,不过还是想要解决没朋友的问题,因为她真的很难过,虽然她知道高中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露露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孤单难过,从而忽略了新环境中其他方面的美好,这体现了我们大脑的“负向偏好”。这一偏好让大脑更多地关注负面信息,忽略正面和积极的信息,让我们更容易陷入消极情绪。而情绪水杯如同一个情绪显示器,难过时画一个情绪水杯,首先可以把我们难以言说的情绪可视化,其次还会让我们重新发现被忽略的美好。
露露的诉说中既有孤单难过,又有对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自责。她刻意压抑难过,但并没有让她平静,反而加重了焦虑,因为情绪的疏通需要理解、接纳,如果像水坝一样拦住情绪的出口,看似暂时缓解,其实一直在蓄积。如何让她理解、接纳自己的情绪?
老师:你画了比较多的蓝色,你说那代表孤独。画的过程感觉如何?
露露:轻松,可以随我的心意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每画一笔就觉得诉说了一次我的难过。
老师:你说你常常自我催眠“高中是讀书的,不是来交朋友的,不要为此难过”。刚刚画画时和平时自我催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露露:轻松。可是为什么不要求自己不难过反而不难过了呢?
老师:因为你看见了你的难过,并且承认了你的难过啊!情绪就像小怪兽,当我们看见它、理解它,就容易安抚它。设想,如果一直拒绝它,会怎么样?
露露:躲猫猫。它一直在,而我一直怕它来找我,我就会更紧张。
露露再次看着自己的情绪水杯说:“嗯,我看见了我的孤独、难过。其实一个人到这个学校,没有朋友,孤单、难过很正常。”
露露说她说了这一句话之后轻松了很多。
情绪是信使,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消极情绪时,去判断它的对错,甚至去尝试消灭它,反而会放大情绪,加重自己额外的负担。只有看见情绪,才能理解情绪,进而影响情绪。看见情绪是疗愈的开始。
回忆初中朋友圈,友谊有迹可循
接下来,进入露露当前最想解决的问题——孤单没朋友。我邀请露露说说她以往的友情故事,并且给她提供了一堆小人偶:请她先选择一个人偶代表自己,然后根据对朋友的了解,选出一些人偶代表朋友们。
露露说最近感觉孤独,所以选择了蓝色代表自己,还选出了6位不同颜色的“朋友”。(图2)
图2 我和我的朋友们
露露如数家珍般地介绍朋友们:“我用颜色称呼她们吧!小黑一见面就跟我说‘我们做朋友吧!;小红是小黑的朋友,后来我们一起玩儿了;小绿是初三同桌;还有小木……”
老师:你们进入班级的时间一样,成为朋友的时间一样吗?
露露:不一样啊,有刚开始就成为朋友的,也有快毕业成为朋友的。老师,就是说,我总会遇到朋友的,对吗?
说到此处,露露充满了期待。可见,虽然此刻老朋友们不在身边,但是回想和他们相处的点滴,仍然可以给我们力量,也能让我们对未来遇到新朋友更有信心。
紧接着露露又提出了新问题:“初中时小黑主动走近,开启了我的朋友圈,现在没有人主动和我玩,我又不敢主动出击,怎么办?”
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露露重温一次初中朋友圈的变化。请她用人偶代表自己和朋友,先摆放自己,再根据心理距离的远近摆放朋友,分三个阶段摆放。(图3)
图3 三个阶段的朋友圈
初一入校时的朋友一共只有两人,小黑离露露更近。(图3A)初二开始,她增加了小金、小黄,小红离她更近了。(图3B)初三毕业时,小绿、小木进入了她的朋友圈,小木成为了离她最近的人。(图3C)
老师:是什么让他们和你的距离从远到近,成为了朋友?
露露:可能是一些事情吧,比如小黑,第一个主动问我愿不愿意做朋友;小木,初三时我被同学误会,她不但相信我,还为我打抱不平;小金的事很难忘……
老师:所以,现在怎么让同学成为朋友呢?
露露:像小黑一样主动?我做不到。不过也没有关系,可能和大家相处久一点儿,共同经历一些事情就会有朋友吧!
老师:看起来你和朋友的故事各不相同,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露露脱口而出:人很好,善良,有正义感,乐于助人。
老师:所以,除了时间和共同的经历……
露露:保持自己的美好品质,物以类聚,然后就会吸引相同的人。
最后,我请露露用一句话总结收获友情的秘诀,露露说:“坚持自己的美好,时间和经历是友情的催化剂。七彩的朋友们,我等你们呀!”
重温了初中阶段和同学的心理距离变化后,露露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从同学到朋友,从陌生到熟悉,热情外向的人能主动出击迅速获得友情,而慢热的人也能在共同经历中收获友情。当遇到交友困惑时,重温自己以往的朋友圈流动之旅,从过往收获友谊的经验中往往能获得资源和提示,悟出适合自己的交友之道。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