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罢工潮:高通胀下的苦果

2022-05-30 10:48:04
读报参考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关税欧洲英国

当地时间6月21日,因英国政府与铁路工会就涨薪问题谈判失败,英国爆发30年来最大规模的铁路罢工,14家铁路运营商的4万多名铁路员工参与其中。仅一天之前,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约7万人上街抗议物价上涨,布鲁塞尔机场因员工罢工被迫取消全部出港航班。

当地时间6月9日,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工作人员因加薪问题举行罢工,当天约百趟航班受罢工影响被取消。西班牙巴塞罗那出租车司机今年3月在当地行业协会“精英出租车”的组织下举行“慢车游行”,近300辆出租车组成的车队从巴塞罗那机场一路缓缓开至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抗议能源价格上涨对出租车行业的冲击。

欧洲国家此起彼伏的罢工潮都直接指向同一个原因——高通货膨胀率。

当下,一些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遭到人为干扰,全球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不断走弱。分析人士认为,俄乌两国与不少国家经济依存度高,通过粮食、能源等供应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美国不断“拱火”,加剧地区冲突长期化风险。经历疫情冲击的世界经济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复苏艰难。

能源和粮食危机是欧洲通胀主因

英国5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9.1%,再创1982年以来的新高,数百万英国人的生活成本正在飙升。英国《经济学人》撰文称,在增长的生活成本中,食品价格占了很大一部分,道路燃料价格同比上涨32.8%,这是自1989年首次计算该数据以来涨幅最大的一次。英格兰银行最近连续第5次上调其主要利率至1.25%。

英国独立电视台报道,乌克兰敖德萨港口的封锁正在阻碍粮食供应进入世界各地,导致粮食短缺和价格上涨。过去4个月,乌克兰粮食出口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农业储存能力下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世界粮食计划署驻敖德萨的副紧急状况协调员马修·迪表示,俄乌冲突正在对世界粮食供应造成“可怕的局面”。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俄罗斯是欧洲大陆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国,比如,2020年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欧洲能源消费量的四分之一,而俄乌冲突后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让欧洲民众不得不承担高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由于英国脱欧之后实施更严格的移民规定,其国内一直存在劳动力短缺的就业问题,而近期的通货膨胀使得工人们到手的薪水更加贬值。英国铁路、海事和运输工会的工人表示铁路罢工可能会持续数月,教师和护士也考虑在“斗争之夏”中就工资问题采取行动。目前预测,今年晚些时候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11%以上。

英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认为,除了面对能源和粮食供应链短缺的外部冲击外,英国也在应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更加严重的内致通胀。此前政府在疫情期间“烧钱”的强制休假计划和一系列其他财政支持计划虽然在整个疫情期间支撑了需求,但也将公共债务推至高点。他警告,英国接下来的一个重要担忧是触发螺旋式通胀效应。这种情况在1970年代出现过,当时欧洲多国的通胀率和工资水平不仅一同增长,工资水平上涨更是通胀高企的重要推手之一,形成“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现象,这种现象至少花了10年的时间才消除。

美国高通胀祸水正引向世界

此轮高通货膨胀的根源是什么?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维持乌克兰长期战争所需的巨额财政支出,加上俄乌向全世界提供能源和食品的途径被切断,让世界经济陷入比以往更严重的危机。5月,美国CPI同比增速达到8.5%,这一数据是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的最高通胀水平。为了遏制本轮通胀,美联储已经3次加息,累计加息150个基点。

彭博社报道,飙升的物价正在伤害美国人,但加息“解药”也同样会带来伤害——可能预示着美国经济的大衰退,且让全球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到2024年初,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接近四分之三。眼看退休金因食品和电费的上涨而缩水,美国家庭对经济的看法比4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悲观。

近期,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数据报告指出,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全球通货膨胀率从3.7%升至9.2%,上涨两倍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此前警告称,美联储更快收紧货币政策,可能造成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新兴经济体应提前作好政策准备。

《华尔街日报》认为,美国和欧洲此轮通胀率都在8%左右,但原因和解决办法不同。欧洲的通胀更多是输入性的,可能比较短暂,然而其严重程度不亚于美国。《经济学人》撰文表示,俄乌冲突导致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在欧洲比在美国更严重,欧元区的能源价格在5月份以高达39%的年率上涨,为整体通胀率贡献了大约4个百分点,而在美国是2个百分点。欧洲目前天然气价格几乎是美国的3倍。欧洲通胀的输入性因素使欧洲的生活成本危機更加严重,工人们无法用工资增长和政府的大规模转移支付来抵消它。

美国的通货膨胀是内因占主导,且可能更持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经放弃此前坚称的“通胀暂时论”,称“通胀可能需要比之前预期的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我们的价格稳定目标”。此外,《华尔街日报》还指出,美国当下的通胀和供应链紊乱是美联储滥发美元造成的恶性后果。疫情伊始,美国政府大量放水,推出大规模财政政策和超宽松货币政策“组合拳”,导致疫情缓解后经济过热、供需关系失衡,企业生产复苏跟不上消费回暖的步伐。过去两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38%以上,而这是以前几十年增发的总量。同期,欧盟的货币供应量也急剧上升,增长约20%,即2.5万亿欧元。

取消美对华贸易战关税呼声渐急

在美国,拜登政府面临巨大挑战,直逼两位数的通胀率已经开始给普通家庭和企业造成压力。年底的中期选举迫在眉睫,通货膨胀将是其中的头号议题。如何避免货币政策过度收缩导致经济衰退从而影响选举,是令拜登焦虑的最大问题。

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美国驻新加坡大使的大卫·阿德尔曼表示,取消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将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1%,并恢复人们对经济的信心,这将有助于拜登在选举中获胜。他认为:“这是一种缓解美国经济和美国消费者压力的选举策略,这些压力是由每年超过3700亿美元的向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关税造成的。”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报道,随着通胀和衰退担忧加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政治观察家和分析师呼吁拜登政府削减对华贸易战关税。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长期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中国为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商品,从供给端抑制了通胀。据计算,2018年美国挑起对华贸易争端,对价值数千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每个美国家庭因此每年多负担数千美元。5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在G7财长峰会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明立场,支持取消部分关税以缓解对美国经济造成的高通胀压力。她认为,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贸易战关税不仅对解决美中之间的实际问题没有意义,反而对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造成了巨大伤害。

(摘自《光明日报》王妤心泓)

猜你喜欢
关税欧洲英国
英国的环保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英语文摘(2021年1期)2021-06-11 05:46:56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22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2
英国圣诞节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