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琨
[摘 要] 在已经充分论证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融合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任教的经验,对“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融合过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教学评价体系,验证两者融合路径。通过调查其他专业的课程,发现了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几个一般性问题。重点探讨促进两者融合的具体措施,为“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提供经验借鉴,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一定程度的贡献。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课程思政”;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106-03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不仅有职业技术内涵,还有社会政治内涵,要从社会政治的高度去把握其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决心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敬业乐群的劳动者势在必行,“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基地,自然承担着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工匠精神”体现在每堂课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部分课程中。“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而在新时期则要求我们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帮助学生和教师培养良好的新时代劳动者的素质。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
(一)教师对“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融合认识存在偏差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他们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已经在其从事的行业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在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存在认知偏差,认为“工匠精神”影响工作效率。进一步调查发现,约70%对“工匠精神”存在认知偏差的教师具有创业公司的工作经验,创业公司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和“工匠精神”的要求大相径庭,这就导致这部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观念,使其在解读“工匠精神”和尝试融合“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將个人理解的“工匠精神”的含义灌输给学生,导致不同班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出现偏差,这对于教学成果的取得起到了负面作用。除了内容上的理解偏差之外,“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在形式上也存在问题。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双师型”教师虽然较多,但是在“课程思政”开展的深度与广度把握上存在偏差,并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仅仅将“课程思政”当作一项指标、一项工作、一项任务,生硬地在“课程思政”过程中融入了“工匠精神”,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过程与“工匠精神”的含义均产生了较强的抵触心理。
(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要求存在抵触心理
互联网时代,所有高校均面临“抢学生时间”的挑战。抖音、快手、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同时,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并逐渐影响学生养成了做事盲目追求快节奏的不良习惯。而“工匠精神”所提倡的恰恰是对细节的全面把控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学生现有的生活方式不符。加之互联网平台上对“工匠精神”含义的解读良莠不齐,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要求产生了抵触心理,这进一步影响了教师对融合“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尝试的教学成果。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融合“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方法上创新缺少方向引导
本科高校具备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能够较好地完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务。“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延伸,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充足的理论基础支撑[1]。而“工匠精神”作为新元素,缺乏足够的理论研究支撑,对其价值的挖掘深度不足。将二者有效融合,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尝试,不断反思,将“工匠精神”的要求融入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而这种创新缺少方向性的引导,教师探究的融合方式多以个人为中心点发散,带有浓烈的个人色彩。比如,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往往选择讲述自己过往的工作案例,并在案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容来实现二者的融合;而思政教师则更倾向于将“工匠精神”的要求作为理论知识点注入自己“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专任教师对融合方式的探究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种现象虽然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二者融合的效率,但是以教师个人经历为中心点的融合模式,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对于刚入校的新生,其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较好,但对择业就业的要求缺乏认识,对于教师讲述的工作经历缺乏同理心,难以设身处地地理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择业的压力,迫切需要教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开阔视野,提升就业竞争力。而对于理论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缺乏学习积极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任教师每学期课程往往涵盖各个年级层次的学生,以教师个人为中心缺乏方向引导的融合模式探索不利于预期教学成果的取得。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融合“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制度缺乏变通
“工匠精神”只有在完善的制度保障下才能通过“课程思政”的手段将其从个人的修为提升为一种教学文化。而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么是从学术型本科高校逐渐转变过来的,要么是从高职院校升级上去的。由于具有庞大的师生基础,再微小的不确定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制定新制度时往往会牺牲灵活性而保证其稳定性。而“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将会产生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文化。在没有充足的参考案例情况下,高校必然会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来对待相关保障性制度的制定工作,这就导致相关制度缺乏一定程度的变通性。比如,对于二者融合教学效果的考核,以本人所在的学校为例:理论基础课程方面,部分课程的期末考核形式依然采用卷面考试成绩占比70%、课堂表现成绩占比30%的考核模式,即使30分的课堂表现成绩中包含平时作业、阶段性总结作业以及课堂表现这三大块的考核内容,但对“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效果考核缺乏标准;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学校对于实践结果和实践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创新程度都有详尽的考核方案,但是对于教师制订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中体现二者融合的部分几乎只能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来考核,这种情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融合“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的积极性,还影响了学生对二者融合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性。
二、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促进“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融合的具体措施探讨
在发现前文中提到的一般性问题后,便在探究实践中开始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但由于极度缺乏二者融合的相关研究,无法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具体的措施。在查阅了大量单独研究“课程思政”或“工匠精神”的文献资料后,通过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的手段总结了一套促进二者融合的措施,并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最终结合教学评价体系,完成了相关措施的验证。
(一)强化师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有利于将二者有效融合
对教师而言,相较于“课程思政”,“工匠精神”的相关要求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属于新鲜事物,教师在开展“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时,不像“课程思政”那样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数量庞大的系统性的研究作为支撑。加之教师群体本身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深度不同,二者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教师自身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基于此,学校层面可以组织“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培训,提升教师对“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基础认知;引入良性竞争机制,通过设立相关的荣誉称号、树立榜样的手段来提升教师学习“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积极性[2];收集整理将“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的优秀案例,通过组织教师磨课的形式,给予教师融合二者的方向引导,这样即可有效提升教师融合二者的成功率。最后,将“工匠精神”相关内容的考核作为加分项纳入教师师德师风考核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学习内化“工匠精神”相关要求的积极性。
对学生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其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已经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认同度较高,接受程度较好。但对于“工匠精神”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即使教师将二者有效融合,也难以取得优秀的教学成果。首先,根据新媒体平台在学生中有大量用户基础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在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注册自己的官方账号,通过制作将“工匠精神”和学校文化深度结合的视频、文字、图片等资讯信息向学生推送,利用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来提升视频传播广度,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其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工匠型人才培养激励制度,通过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宣传企业和社会中成熟的工匠人才激励政策,鼓励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加强自我完善,从而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二)将“工匠精神”的考核体系纳入“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
如果将“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二者分别考核,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成果表现形式难以区分而选择将两部分内容分别融入课堂内容中,而这样的考核方式虽然最终能够保证“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每项的教学成果,但是付出了占用课堂时间和增加教师负担的代价。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将“工匠精神”考核纳入“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即可有效避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意将二者分开的情况,既可以通过二者的融合实施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又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教师在二者的融合路径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大胆创新,为二者融合的探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教师将“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
现阶段对于二者融合路径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大胆创新,在探究实践中也发现了这种创新存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弊端。基于此,学校可以采用以教研室为单位召开促进二者有效融合的专题研讨会的方式,制订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并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逆向工程,制订各个年级的培養目标。这样,教师任何关于促进二者有效融合的创新与尝试都是在同一个大方向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目标下进行。这样既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教师创新的空间,又能够对教师创新规定方向。在有效融合的基础上,既弥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融合方式的缺陷,又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3],保障了各个年级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促进二者有效融合
除传统的讲授法外,实践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够极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产出作品,加深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理解[4]。如果能够将“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融入任务式教学法的思政教学中,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二者有效融合的教学成果。比如,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在保证完成课程的任务难度基础上,将“工匠精神”所要求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追求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作为提高型任务布置给学生,并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有规划地设计有关“工匠精神”的体验和培养环节,提高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对完成实践的成就感。通过二者结合来合理地设置教学任务。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达到将二者有效融合的目的。
三、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中,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肩负起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相信通过“工匠精神”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必然得到提高,必会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夏蓝.应用技术性本科人才培养基本问题研究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2):60-66.
[2]徐彦秋.高等教育视域下新时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78-81.
[3]余思瑶.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研究综述[J].南方农机,2021(1):148-150.
[4]葛礼冬.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探讨[J].职业,2021(1):148-150.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