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古诗文 把握作者的情感,联系时代谈感受

2022-05-30 10:48刘为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悲秋言志古诗文

刘为民

技法指津

1.把握情感

詩言志,歌永言,诗歌是含蓄的,作者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外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这就是景与情的关系。从二者联系的方式来看,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从感情色彩来看,有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正衬),乐景抒哀情、哀景抒乐情(反衬)等。分析景与情的关系,要把握景物的特征,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

托物言志也是古诗文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写物来表明心迹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和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包括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分析物与志的关系,要抓住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其内在的品格和精神,找到“物”与“志”的契合点。

2.知人论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古诗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抒发的感情,往往与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也与其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文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背景。不同的作者在创作中会表现出独特的格调和趣味,形成不同的风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人梦想的“世外桃源”,他本人也成为中国隐逸诗人的代表;李白感慨“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大胆新奇、新颖独特,体现出浪漫主义情怀;杜甫低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所处的时代,国家动乱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因此其诗有一种深沉阔大的情感力量,写满了忧郁;王维深知,一个人如果奈何不了命运的安排,那应当掌控自己的内心,所以读他的诗仿佛有山间的风迎面吹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但是,作者的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苏轼也有婉约动人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李清照也写下了豪放激昂的《夏日绝句》。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作者生平、经历、思想等方面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注释中往往会注明一些关于作者和背景的信息,要仔细阅读。

文化链接

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诗词中景与情的关系

诗人常借景物描写来传情达意,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景与情的关系。下面我们以“秋”为例,探究“秋”这一“景”蕴含了哪些“情”。

秋,有花木凋零,也有层林尽染。自古以来,文人们将自我的生命与自然相融合,在与自然的不断沟通中,加深对秋的认知,他们将对秋的无限诗情凝聚在此,展开了含蕴丰润的“秋”之诗词画卷。

一、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唐·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北宋·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描绘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即使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战国·宋玉《楚辞·九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北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南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北宋·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涌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唐·韦应物《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唐·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唯有落寞与孤寂相伴,加之眼前的荒凉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几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有人“悲秋”,也有人“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测主人公的心境,不致产生误解。

牛刀小试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①

〔唐〕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②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③,为拂绿琴埃。

〔注〕①苗发、司空曙是李益的诗友。②牖(yǒu),窗户。③幌,帐幔,帘帷。

训练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串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溪 亭

〔南宋〕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训练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悲秋言志古诗文
言志为本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从琵琶曲《思春》到粤乐《悲秋》的乐调考证与传播变化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悲秋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