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上海迎来了解放,但金融环境却捉襟见肘,积重难返。在这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欲重振经济、恢复元气,缺少不了真金白银。
人民币登陆上海
人民解放军接管上海后,中國人民银行华东区行于1949年5月30日成立。人民币登陆上海,市场流通的一大难题是,要不要收兑市民手中的金圆券?收兑形同废纸的金圆券,相当于共产党要为旧政权的巧取豪夺“埋单”。为了不让老百姓饿肚子,人民政府果断决策,按照人民币1元折金圆券10万元兑换。
其时,老百姓为避免货币贬值,都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而是把手里的钞票都用来购储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甚至还自发组织“以物易物”的民间交易活动,以抗御通货膨胀。应势而动,上海市市长陈毅召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研究决定,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华东地区37个城市推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折实储蓄等业务,以期吸收社会游资,稳定金融物价,缓解市场压力,逐步打消人们持币抢购的恐慌心态。
顾名思义,“折实”就是将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混合价为一个折实单位,诸如白粳米、生油、煤球、龙头细布等物品,根据若干天数市场平均批发价,以人民币计算出一个折实单位牌价,由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公布。认购或存款时本金折算成几个单位,取款时仍按存款的单位数及每日调整的单位付给本金和利息,以保证存款不受物价影响而“缩水”。物价上涨形成的币值差额,由国家银行予以补贴,保证了人民币职能的正常发挥。
电影明星竭力吆喝
为了大力推广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文艺工作者齐齐上阵。漫画家张乐平挥毫绘制“三毛认购折实公债”宣传海报,历数购买折实公债的种种好处。当年颇具知名度的电影演员白杨、秦怡、上官云珠、黄宗英、舒绣文等也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竭力吆喝,动员市民踊跃认购。
银行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简便储蓄、压岁钱储蓄、副食品补贴储蓄、零花钱储蓄、保本保值储蓄、活期支票储蓄……各种名堂层出不穷,而最吸引居民眼球的则是爱国有奖储蓄。银行以部分利息作为奖金,定期开奖,并不时推出便民创新之举,譬如有奖储蓄“通存通兑”“一年到期,半年也可以拿出来”“每月5日开奖,10日就可以领奖”……招数迭出,让储户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到。
到了1952年上海解放3周年时,全市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亿元,占据全国1/4。
(摘自《解放日报》7.7 黄沂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