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妮
青岛市崂山区注重发挥党组织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建立“城市联农村、机关联基层、强村联弱村、国企联民企、公校联民校、公医联民医”的“六联”机制,覆盖农村、城市、机关、国企、学校、医院等各领域党组织800余个,着力提高各领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
城市农村共建,唱好“重头戏”。一方面,立足崂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现状,组织18个城乡管区结对共建,相互吸纳兼职委员,充分挖掘城乡社区的实际需求,组织实施共建项目31个,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不断优化城乡各类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强化示范带动效应,组织辖区“两委”班子战斗力强、集体经济发展较快、城乡治理有效的基层党建示范社区,与软弱涣散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社区结成共建对子,每年双方共同研究确定1至2个共建项目,通过选派优秀社区干部担任薄弱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员、荣誉书记,整合双方区域内的产业、项目、人才等资源,不断扩大社区层面联建共建覆盖面。
机关基层共建,画好“同心圆”。以“平时拉练、战时应急”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工作为抓手,组织全区12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167个社区(村)党组织建立常态化结对共建关系,组建党员先锋服务团队,签订220余个共建项目,协调解决居民出行、冬季供暖、老旧小区改造等群众关切难题;同时,建立“战时应急处突”工作机制,关键时刻快速组建“前方冲锋队+后方预备队”,帮助街道社区合力推进疫情防控、环境整治、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实现了城市治理服务由社区唱“独角戏”到多方参与“大合唱”的转变。
公办民办共建,打好“组合拳”。坚持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发挥国有企业、公办学校、公办医疗机构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通过党建结对共建,实现业务发展互促共进。以产业链关联、供应链关联、区域性关联为原则,推动8家区属重点国有平台公司分别确定2至3个关联民营企业,形成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党建合力。聚焦立德树人总目标,协调区域内公办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资源,将30余个民办教育机构纳入结对共建范畴,有效提升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品质。创新推动“党建医联体”建设,协调青医附院崂山分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优势公医资源,配合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11个民营医疗机构结对共建,以党建融合带动医疗健康事业发展。
青岛市崂山区以全域资源共享共用为目标,突出联建共建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聚焦人才队伍、服务阵地、平台载体等方面,实现各类资源高效聚合。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探索采取双向挂职、书记轮值、人才联育等方式,相互搭建人才成长进步平台,联合开展人才交流学习、企业发展座谈会等活动60余次,推动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强村与弱村、国企与民企、公医与民医、公校与民校之间人才交流、力量下沉。在疫情防控期间,持续发挥各領域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动成立临时党支部116个、党员突击队和示范岗1021个,先后分10批次抽调区直部门、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党员干部820余人,参与到隔离场所、核酸检测等重要岗位服务1100余人次,在防控一线锤炼作风能力。
加强服务阵地建设。立足党员群众需求,把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作为推进全域党建的重要载体,推动党建、民政、教育、医疗、文化、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各领域资源集聚集成。按照“15分钟党群服务圈”的标准,高品质建设了东城国际社区、东麦窑村、青岛国际创新园、特锐德公司、区行政审批大厅等200余个不同领域、各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驿站,不断推动党群阵地建在服务群众最前沿。同时,坚持共享共用原则,依托海尔门店、金融楼宇等,新建2处暖“新”驿站,并将各领域党群服务阵地全部面向户外劳动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放,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提供温馨家园。
创新搭建平台载体。以提升服务实效、促进行业发展为目标,积极发挥共建单位各自比较优势,创新搭建了产业链人才联盟、机关党建联盟、企业家联合会、“党建医联体”等30余个平台载体,吸纳社区、两新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等150余个成员单位,推进互助式、包容式、帮带式发展。统筹整合各领域优势资源,精准建立“机关党建资源库”“楼宇党建资源库”等信息交换共享平台,推动党员活动、扶持政策、教育培训、学术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共用,不断提升城市与农村、机关与基层、强村与弱村、国企与民企、公校与民校、公医与民医之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水平。
青岛市崂山区坚持党建工作服从、服务、赋能中心工作理念,把推动全域党建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进一步激发城市基层党建的内生动力。
强化优势互补,联长短板。紧盯各领域各行业短板弱项,通过精准结对实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切实把工作中的“短板”做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股。针对民办医疗机构存在的社会信誉较低、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通过“公医联民医”机制,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联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青岛和睦家医院建立起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定期开展跟班学习、蹲点指导、远程会诊等业务交流,推动业务能力共同提升;联合组建“红马甲”志愿服务队,派驻骨干力量到社区开展10余次义诊活动,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突出区域联动,联优服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织密各类党组织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运行网络,为周边区域不同类型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区属国企青岛高科产业有限公司服务园区优势,强化对园区内民营企业的帮带帮扶,推进实施以“一核六强五联动”为主要内容的“165园区党建体系”,创建“只来一个点、服务全帮办”特色服务品牌,为园区企业党员提供帮办服务256项、咨询服务530余次。联合周边高校院所、街道社区,定制“党建套餐”20余个,打造“我帮你”系列政策课堂,围绕企业开办、数字化转型等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提供政策解读,引导园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深化品牌建设,联强力量。坚持“打破壁垒、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深化品牌内涵,切实凝聚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区委教育工委在“公校联民校”工作中深化“四红”党建品牌建设,通过培育红色园丁、讲好红色课堂、阅读红色书籍、建设红色阵地,积极探索组织联建、党建联动、班子联席、教师联课的实践路径,让公办民办学校互帮互助成为常态。中韩街道党工委搭建“活力红盟”区域化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共商共建、共抓共促、共赢共享的集体优势,将辖区内社区、企业等50余个党组织纳入综合党委统一管理,与52家企业签订共建倡议书,建立资源清单210余张,先后吸引50余家成长型创新企业入驻,20余名紧缺型人才落户,有效破解发展问题,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In recent years, Laoshan Dis- 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has, in line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firmly adhered to the concept of district-wide integration, and organically linked various organization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nd regions, so a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urban primary-level Party building featuring "district-wide coordination, multi-party interaction, cluster development, joint contributions and shared benef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