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如霞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被多角度、全方位地运用在了生活周边,这种科技力量的提升也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幼教事业也在其影响之下焕发出了全新的光彩。幼教事业具有基础性、启蒙性、生活性、活动性以及直接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的直观性、生动性、多彩性、全面性以及满满的科技感刚好为幼儿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活泼直观、丰富直接又视听交融的教育情境。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幼儿趣味课堂,对于改变幼儿教育现状、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趣味课堂
整个幼儿园阶段的教学宗旨就是寓教于乐,根据幼儿的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建立一定的行为规范并实现简单教学知识的渗透。巧用信息技术为当今幼儿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改变了传统幼教单一老套的模式,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声情并茂的形式实现传达,同时也促使幼教过程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直接优化了幼儿教育教学,实现了教学效率以及成果的提升。
一、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意义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的思想意识比较单纯,接受能力尚浅,信息技术的声像结合以及图文并茂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越,让整个幼儿教学变得可视、可听,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丰富的教学素材具体展现,深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观察和探索中了解、认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
(二)促进幼儿互动交流
当前幼教的教学宗旨不仅在于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在交流和互动中实现幼儿的进步和成长。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产生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唤起幼儿的注意力,引起情感共振,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主动参与到教学互动和情感交流当中。
(三)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生活中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信息技术的活泼流畅和丰富感染力能够实现多种问题的深度衔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意境,丰富的表达形式和变换形式也使得各种零散的信息得以整合,实现了幼儿教学活动中重难点的突破,促使幼儿突破自身的思维限制,提升学习兴趣。
(四)形成幼儿思维拓展
信息技术具有智能高效的特征,可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在幼教过程中可以随意地放大缩小或者实现画面的定格,也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实现智能的语音识别或者是动态互动,这是一个良性教学循环,也为教学的进行提供了超高的灵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幼儿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包罗万象,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知识的有效串联,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音乐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声情并茂能够唤醒幼儿的注意,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律动当中激发音乐潜能;美术课堂当中信息技术的五彩缤纷能够让幼儿形成独到的审美观念,在直观立体的美学环境当中去感受美、创造美;语言课堂当中信息技术的丰富层次能够让幼儿感知多样的交流环境,在不同形式的熏陶下探索语言奥秘。
二、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幼儿趣味课堂
(一)挖掘教材内涵融合信息技术,确保幼教基础性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环节,教材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趣味课堂构建时,应该以教材为核心,深度挖掘其中内涵,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和要点,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益求精。不过幼儿教材本身有难有易,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内容和形式的呈现上应该进行过滤,做到有的放矢,在保证趣味的同时通过适时的引导保证幼教的基础性。
例如在学习《狐狸吃葡萄》这篇小故事的时候,笔者就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研究,整篇課文的主旨是要让幼儿明白狐狸的狡猾,认清狐狸贪婪的本性,因此,课件的设计上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狐狸偷葡萄时的“聪明”上,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狐狸吃葡萄时处处碰壁的窘境上,这样一来狐狸的狼狈让幼儿哈哈大笑,而笔者适时的引导也让幼儿明白是狐狸的贪得无厌害了自己。
(二)根据幼儿特点融合信息技术,保证幼教启蒙性
幼教重在启蒙,整个阶段是幼儿从懵懂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因此,教育呈现过程并不需要太多高度知识的渗透,而是应该结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能力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和课件设计,选取一些浅显易懂的内容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幼儿体验自然并认知世界,开启智慧和心灵的窗口,在趣味中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设计时应该注意课件的简洁性和观赏性,无需采用过多的花哨和复杂的内容设计,以避免课件的眼花缭乱,让幼儿难以把握教学重点。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自我保护》这节科学内容时,单纯地教幼儿理解不够直观,笔者摒弃了繁杂的科教内容,利用多媒体图片以及动画向幼儿展示了不同环境中不同动物在面对“敌人”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自我保护,例如蜥蜴可以根据环境来改变自身的颜色;竹节虫可以模仿周边的环境做出拟态的调整;乌龟、甲鱼等动物则会通过坚硬的壳来保护自己……简单的课件播放加深了幼儿的理解,在其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启蒙的种子,其中的记忆点也变得更加深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融合信息技术,实现幼教生活性
幼教的生活特征异常明显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所以整个的教育过程旨在让幼儿通过人与生活以及自然的深度接触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个性态度的升华。所以在进行趣味课堂构建的时候,也应该以生活元素为基础实现课程内容的贯穿,创造切合实际的动态情境,利用信息技术高效以及智能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展示,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增加一定的操作性,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知课堂的乐趣,在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幼儿的生活中,能够简单地对自己的小书包进行整理也是一种能力的提高,所以笔者设计了“整理小书包”的教学,通过对电子交互式白板的使用首先向幼儿展示了不同图案、颜色的书包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观察书包的构造和分层并选择自己的书包。这时候,笔者又通过小抽屉、书本、小手绢等不同的电子道具的提供,让幼儿自主探究以及同周围小伙伴的探讨,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玩具以及学习用品进行归类,再运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拖拽,分别将相关的用品拖拽装进自己的“电子书包”内。
(四)丰富课堂形式融合信息技术,确定幼教全面性
幼儿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展现一定的学习能力,更要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的时候,也应该摒弃单一的内容,通过丰富的呈现形式对幼儿进行感官上的调动,进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整个趣味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应该采取丰富的课堂形式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并适当地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让幼儿通过所见、所闻、所听、所想实现视野的开阔,切实实现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春天》这节课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播放的形式展现了春天的小草破土而出的过程,冰雪的消融过程以及鲜花从含苞欲放到争奇斗艳的过程,也在播放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春天相关的儿歌和知识讲解。整个春天的来临以及变化过程让幼儿明白了自然的魅力与神奇;音乐的融入让幼儿形成了一定的美感与乐感的结合;笔者的讲解更是让幼儿对春天建立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一堂课下来,很多小朋友不仅能够讲春天、唱春天,更能在丰富的想象之下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灿烂春天。
(五)尊重个体差异融合信息技术,促进幼教的直接性
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深度、隐晦的教学难以对其形成直观的影响,且每个幼儿的接收能力和思维方向都是不同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融合趣味课堂的构建过程当中,应该尊重个体差异来实现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幼教的直接性。就拿语言表达方面来讲,有的幼儿能说会道善于表达自己,而有的幼儿沉默寡言羞于表现自己,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幼儿语言表达的兴奋点,利用信息技术的方便性以及综合性,有选择、有停顿地制造一个语态环境,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知语言的魅力,并给予其充分想象交流的空间,直接唤起其对教学课堂的欲望,在参与的过程中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进行《云彩和风儿》这一诗歌教学的时候,笔者以多媒体为依托,清晰地向幼儿演示出了云彩的变化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并在美妙的音乐背景之下轻吟浅唱,将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整个过程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在笔者适时的邀请之下,众多的幼儿表现积极,突破自我,尝试自己在这样的意境设定中朗诵诗歌,并在笔者的指导之下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六)更新幼教观念融合信息技术,达到幼教活动性
幼教的魅力在于趣味也在于创新,传统的幼教观念呆板生硬,因此教育效果甚微,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的发展,只有更新幼教理念,实现幼教突破才能够保证幼教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趣味课堂的构建上,应该以幼儿丰富的情感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胆改革,丰富课堂形式,在灵活的操作过程和模拟过程当中将游戏环节贯穿始终,通过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确保幼教的活动性,帮助幼儿在自然的参与过程中建立知识理解,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深入发展。
例如在进行《5的点数》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以交互式白板以及电脑屏幕等基本信息技术载体为桥梁,设计了“幸运大抽奖”的游戏,整个的课堂活动过程中笔者以新年超市采购抽奖活动为切入点,在课件的展示过程当中,引导幼儿参与摸奖游戏,促使幼儿在参与的过程当中边看边进行点数的观察和复习,通过交互式白板的智能操作以及屏幕结果的展示,采用计数的方式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进一步理解5以内数的概念,并通过数一数、连一连、涂一涂的小组操作活动,来加强幼儿认知。
三、结束语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独到的魅力,而在幼儿教学过程当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智慧课堂和趣味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互动交流、提升幼儿学习兴趣、形成育儿思维拓展,对于其实现全面发展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可以说信息技术构建幼儿趣味课堂为今后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相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和影响之下,幼儿教育将会展现出更独到的魅力,幼儿的情感表达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会有更加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霞.巧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美术趣味课堂的实践思考[J].家长,2020(35):151+157.
[2]林丽琼.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构建高效幼儿课堂[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6):29.
[3]吴宁玉.幼儿园运用新理念构建信息技术“新课堂”的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8):22.
[4]魏蘭梅.信息课堂多趣味——略谈幼儿语言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