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网红教授陈春花因与华为的糾葛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7月6日,华为在一则辟谣声明中称,“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陈春花因此引来舆论关注,进而延伸到学历问题。受到质疑的是陈春花的教育背景之一的“爱尔兰欧洲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这个所谓的“爱尔兰欧洲大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野鸡大学”。2005年,英国媒体揭穿了5所假大学,其中就有“爱尔兰欧洲大学”。在我国教育部的“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上,这同样是一所查不到的学校。但就是这样一个作坊颁发的文凭,却成了一些人成名成家的“通行证”,甚至为他们叩开了高等学府的大门。
某种程度上,“陈春花”并不是一个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国内高校开始逐步重视高学历人才,社会一度产生“学历崇拜”“海归崇拜”的现象。有不少人精准预判到了社会需求,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差,将自己迅速包装起来。有媒体报道,与陈春花差不多同期,亦即2000年之后头几年,有不少高校教授毕业于这所“爱尔兰欧洲大学”。
另一个颇为讥讽的现象是,这些善于钻营走捷径的人,却更容易比“老实人”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一次,陈春花之所以引起关注,更多是因为华为与之公开“结怨”,不少网友顺藤摸瓜,发现了简历上的蹊跷之处。也许没有这次网络舆情,陈春花依然担任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全职教授,以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而这些学校,无一例外没能看清那个读了一年的“野鸡大学”,难道,网友比它们更高明吗?
“学历包装”最令人不齿的地方在于,有的人循规蹈矩,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抵达终点线,有人却轻松坐上了“火箭”。如果学历是可以买的,那还有多少人愿意寒窗苦读、“坐冷板凳”呢?对“学术混子”的包容,就是对普通人的不公。
当前,国内需要“学历包装”的仍大有人在,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仍客观存在,类似问题是需要引起警惕的。相关部门不妨借此机会,对各个大学、各个科研单位来一次彻查,看看到底谁是混子。
(综合《南方日报》、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