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2022-05-30 10:48:04徐建华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名言王阳明作文题

徐建华

押题理由

在进一步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语文的改革将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注成长,注重培养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都体现出了这一理念。如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跨越,再跨越”、全国新高考卷Ⅱ作文题“选择·创造·未来”皆聚焦于此。

命题趋势

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金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代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哲学家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思是带兵打仗,剿灭山贼容易,但心中贼却时刻占据我们的心灵,与我们不停地争斗,难以破除。王阳明又说:“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欲望之贼;事上练,破犹豫之贼。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你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发展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题,彰显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青少年追逐理想、实现梦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审材料

文题所供材料主要引用了王阳明关于“破心中贼”的两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心贼”往往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如何破除“心贼”?在另一句名言中,王阳明给我们指出了三条路径:“坐中静”“舍中得”“事上练”。首先,心静可明性,可生慧;心静可专注,破焦虑。其次,不断修行,减少欲望,我们会离目标更近。再次,多磨练心性,勇于决断,方可抓住机遇。这三条路径,不是向外寻求力量,而是向内获取,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审写作任务

文题设置的任务规定了“为追求理想的你带来哪些启示”,考生必须根据王阳明的话,围绕“追求理想”展开写作,体现自己如何“破心中贼”。

参考立意:若想实现理想,必须先破除心中“三贼”,即焦虑、欲望、犹豫;追求理想过程中,感到痛苦时,不妨从内心获取真正的力量;专注、洒脱、决断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三大法宝……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艾青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漂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巴金

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路遥

以上名人名言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在主题班会上的發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文题所供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第一则是艾青的名言,意思是“夜晚”和“冬天”终会过去,也就是说,无论遭遇了什么磨难,最终都会过去,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第二则是巴金的名言,意思是心在黑暗的海上漂浮时,需要有灯光指引,也就是说,当人生遭遇挫折时,需要有信念和目标作指引。第三则是路遥的名言,意思是青年遭遇挫折的时候一定要挺住,不要被困难打倒。考生写作时不要一味写挫折、磨难等,而要着眼于“信念”,或者二者兼顾,这样才更符合写作的要求。文题设置的任务是写主题班会上的发言稿,因此在文体上要符合要求,写成发言稿的形式,在语言上也要有一些鼓动性和震撼力。

参考立意:让挫折成为成功的基石;心怀信念,永不言败;点亮心灯,勇敢前行;心怀必胜之信念……

猜你喜欢
名言王阳明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3
名言
三月三(2014年11期)2014-11-05 03:51:58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4
名言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