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30 10:48杜天明张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3期
关键词:科教民办高校应用型

杜天明 张震

[摘           要]  科教融合已经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但现在仍然存在科教分离、评价体系不完善和政策落实困难等现实问题。加强对科教融合理念的认识,组建科教融合教师团队,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评价体系,找准自我定位争取多方资源,这些举措都有利于促进应用型高校科教融合之路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及输送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    键   词]  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001-04

从科教融合的角度探索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近几年高校改革的重点之一。如何将科研与教学融合,促进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进而探求更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高校人才培养难题,对提高高校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科教融合理念的发展

科研与教学并非独立存在,它们是相伴相生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才。最早探索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是西方学者,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掀起了对科教融合的热烈讨论。理解科教融合的发展情况,对当今高校如何正确贯彻这一理念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发展现状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大学的科教变革揭开了帷幕。早在1809年,威廉·洪堡就在柏林大学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概念,之后又开始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研究,正式确立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也就是后来的“洪堡原则”。自此以后,伴随着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欧美学者对科教融合的逐步实践,吉尔曼结合美国大学教育和科研的实际情况,对洪堡理念做了大胆的创新,使得科教融合更符合美国本土高校教学。这一创新不仅取得了重大成功,还催生了美国式现代大学。20世纪末,欧内斯特·博耶在洪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即学术”的理论,即博耶理论。该理论是对现在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新探索,很多美国高校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总而言之,洪堡原则、吉尔曼创新和博耶理论都推动了西方高校的科教融合,同时也给我国科教融合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二)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对科教融合的探索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之初,高等教育受蘇联模式影响,“科”与“教”是相对独立的。对科教融合的首次尝试可以追溯到1958年,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次尝试的结果并未触动到传统科教分离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科研与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年《关于改革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以及1995年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的重要文件精神促进了教育改革,打破了“科”“教”分立的局面,“科研”与“教学”开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进入新时代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12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颁布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中提出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发展新方向。2021年4月,教育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一致决定全面推进科教融合合作共建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科教融合之路进入了全面且快速的发展阶段。

二、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针对应用型民办高校现有教育体系中存在教学与科研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科教融合在大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

(一)高校发展的新模式

科教融合不仅对构建全面、系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来说,科教融合含有将教育与科技、大学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密切联合的意蕴。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发展依赖大学教育,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当代高等院校需要与时俱进,增强社会服务功能,促进科学发展、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同时,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和传播科学知识的中心,科教融合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更应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这恰恰需要坚持科教融合这一理念。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教学的发展,更是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模式。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创新,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教融合正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独特路径。成洪波认为,“科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科研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专属,教师可以将其合理地引入课堂,或作为学生独立思考题目,或作为典型案例讲解,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寓教于乐、融科入教。科教融合理念对学生在创新型培养方面的训练,正是应用型民办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只有将此观念深入贯彻落实,才能培养出更多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

三、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发展的困境

我国的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重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科研与教学失衡甚至脱节的问题。

(一)“科”“教”分离现象

早在2002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就在北京联合启动并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多数应用型民办高校并未做到真正的科教融合,究其原因是对科教融合理念的认知不足。

学校层面:办学定位不明确,科教融合理念认识不足。虽然众多民办高校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民办高校,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有的高校完全照搬学术型院校的教学模式,并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不重视科学研究,以致其科研成果较少,整体排名落后,最终可能面临学校合并或者转型;有的高校则为获取社会关注度,盲目攀比其他高校,将大量的精力和经费投入科研工作中,从而忽视了教学工作,这是更严重的本末倒置现象。这都是因为高校对自我办学定位认知不足,对科教融合理念的认识也相对模糊,最终没有平衡好教学与科研的比重,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教师层面:很多高校教师不认可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科研和教学割裂开来,更有部分教师认为科研和教学是对立的,其矛盾不可调和。这类教师要么将主要精力依旧放在常规教学工作上,在科研工作中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要么就是将教学工作当作“副业”,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这两种现状都是教学与科研相分离的表现。教师队伍是科教融合理念的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思想至关重要,在教师错误理念引导之下所培养的学生,或“专注考试不通实践”,或“低头蛮干理论薄弱”,无论何种“人才”都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更达不到创新型人才的标准。

学生层面:学生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甚至达到“无知”的程度。笔者通过QQ群、微信群、百度贴吧等多种社交工具,向全国10个省份20余所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大四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得到有效结果133份。其中,发表过论文或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仅有8人,占总人数的6%;曾经有过发表论文的想法或对论文及科研项目基本了解的学生仅有30人,占总人数的23%;其余的学生对科研几乎没有了解(详见图1)。并且提出的问题也引人深思:“发表论文做科研不是老师要做的事情吗?跟我有什么关系?”“发表论文指的是毕业论文吗?”学生普遍认为只要学好理论知识即可,部分学生片面地将科研工作理解为仅存在于军工、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的高端研发工作。由此可见,学生对科研工作认知不足,也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的主动性。

(二)科教融合模式的制度不健全

对科教融合理念的认知不足,导致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模式的制度不健全。林彦红学者认为,近十年来,虽然我国科教融合的实践层出不穷,但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首先,高校在教师评价制度上存在弊端,导致科研与教学难以真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主要体现在教师选聘、奖励优秀教师及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三个方面。比如,在教師选聘时,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奖励优秀教师时,同样存在偏重科研的情况,直接导致教师在工作中侧重于科研,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为奖励和评职称而发表科研成果,进而影响教学工作质量。在教师工作考核过程中,科研成果评价已经很成熟,拥有一套完整而标准的量化体系,但教学成果量化体系却并不完善,造成了教学工作评价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次,教育管理体制僵化。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内部更多地侧重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却忽视了将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灵活的转化,达不到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同时,高校的管理部门没有深入思考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科研部门与教学部门缺少有效的配合。最后,缺少成功案例的借鉴。我国科教融合之路起步较晚,且多借鉴于西方现代的经验,照搬这些院校的政策和制度,缺少对科教融合理念的深入研究和本土化实践,往往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应用型民办高校缺少科教融合十分成功的案例,各个学校仍然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科教发展之路。

四、应用型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突破路径

高校科教融合之路虽有前人引路,但依旧困难重重,吾辈任重道远,仍需找到正确突破重围的路径,将科研与教学有效地统一于一体。

(一)加强落实科教融合理念,建设科教融合的教师团队

应用型民办高校想要从“科教分立”走向“科教融合”,就不能再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完全对立起来,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科研部门与教学部门的沟通。孙菁认为,“科教融合是建立在对科研和教学目标一致理解的基础上、对科研活动的多样性理解基础上提出的。”既然高校科研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么高校的科研就必须要摆脱功利化的现状,更重要的是要扩大科研的范围,不能局限于学术研究,可以将一切有关教学活动的研究纳入科研工作中,淡化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边界”。坚持奉行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延伸与发展。

落实科教融合理念的同时,要打造一支优秀的科教融合教师团队。可以将具有相近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科教小分队,在探讨学术的同时分享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互促互进,提升教师的科教能力,为教师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这一时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只是想法往往不够成熟,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抓好专业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科研平台。首先,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课堂及课后时间,向学生介绍科研的意义,让学生对科研活动有基础的了解。其次,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科研活动中,可以先从简单的查阅资料、文库梳理、分析汇报等程序开始,逐步走进科研。最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思考新角度,独立承担起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科研立项中。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过程中打造科教融合教师团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潜质。

(二)构建完善的科教融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教评价体系

应用型民办高校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自我定位,发展学校特色,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办学理念的科教融合管理制度,想要贯彻落实这一举措,离不开政府与高校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当协助高校制定一套适配的科教融合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特点和具体需求合理调配教育资源,适当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科研政策倾斜,并定期对学校开展评估审核工作。应用型民办高校自身则应加强各行政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沟通,避免科研和教学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同时,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制定科教融合管理制度时,更需遵循教學规律,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盲目推动、急于求成。

建立健全科教评价体系是贯彻科教融合理念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只重视教学成果还是单方面考核科研成果,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健全的科教评价体系,一是破除考核教师工作时的“唯论文论”,不把科研成果作为唯一衡量教师工作水平的标准,应从教学、科研以及培养学生等方面多样化评价。二是实行弹性化办公,让高校从业者灵活协调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及精力。三是增加奖励制度,如学生取得的科研奖项可以通过绩效、成绩、奖学金等形式给予鼓励,而教师作为其启蒙及指导教师,同样可以纳入评价奖励机制,让学生和教师都有热情投入教学事业。通过建立健全的科教评价体系,可以规范大学科教行为准则,实现政府与高校、行政机关与教学单位、教师与学生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良性互动。

(三)找准自我定位,争取多方面资源支持

应用型民办高校最忌盲目跟风,首先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定位,多观察社会需要何种类型的人才,结合地方具体现状,再利用自身特色,确定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突出优势特色专业,开展精品课的线上与线下双向教学,引进优秀的行业专业教师,还可聘请兼职教师,大力发展特色专业,培养专业型人才;在教学方面,应该秉承科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热情为主,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为中心。

应用型民办高校想要将科教融合理念执行下去,更应该努力寻找合作途径,争取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一是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领导,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实时更新教学设备,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加强自身特色专业发展。二是寻求其他高校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在学生培养方面可以实行多段式培养模式。如本科在本校进行学习,研究生阶段送到合作学校进行联合培养,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办学实力,又能让学生接触两所学校的重点课程,更有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企业是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以争取的重点优质资源,实力雄厚的企业不仅可以为高校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作为人才培养和实习的基地,如果学生毕业可以顺利进入企业工作,一方面解决了高校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满足了企业的科研更新和人才需求,是不可多得的互利双赢举措。

五、结语

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应用型民办高校想要践行科教融合理念,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不能仅凭一纸空文或一句口号,应该努力打破传统的“教”“科”分离理念,合理统筹教育资源,组建科教融合教师团队,完善科教评价及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促进应用型民办高校科教融合的发展,达成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5-23.

[2]段新和.西方大学科教融合及科研体制差异化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76-278.

[3]李世奇.科教融合在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视域中的意义[J].电大理工,2013(4):31-32.

[4]孙菁.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17):32-34.

[5]成洪波.论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145.

[6]章求才,刘永,盛义发.新时代地方高校深化科教融合的对策探讨[J].科技风,2021(31):44-46.

[7]程建华,周春火.高校科教融合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江西某高校为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78-81.

[8]林彦红.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J].研究生教育,2015(4):27-32.

[9]罗筑华.科教融合的困境、潜因与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20(7):71-73.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科教民办高校应用型
《科教导刊》征稿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