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万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求职人数迅速增长,如何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与区域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匹配性成为职业院校领导者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往关于职业院校专业适应性研究多从专业设置与岗位匹配视角进行分析,缺乏中微观层面的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结构耦合逻辑与策略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院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能,也无法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诊断与指导。文章基于“职业-人-环境”三维交互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岗位素质结构匹配理论,经过案例比较分析,认为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存在忽视课程结构设计、专业岗位定位不清晰、缺少建立岗位联系等问题,提出深化改革、探索创新、育训结合、立足需求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岗位素质结构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同时,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通过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建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路径[2]。在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基本处于“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浅层阶段,职业教育的多元产学特点没能得到展现,企业和行业的在职业教育中的潜力尚待挖掘。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的首要任务乃在于课程与教学模式变革,课程是教学的载体,也就是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方向要“匹配”社会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注重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1]。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发展适合的教育,要致力于解决过去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的,以及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要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和问题[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3]”。显然,《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而且也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就是要“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通过课程设置变革提升职业教育适应能力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特别在我国实施高职教育“百万扩招”战略背景下,如何在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下保障职业院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结构需求的适配成为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职业-人-环境”匹配的逻辑起点
适配理论来源于种群生态学模型和情境理论[4]。在生物学中,适配理论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微观环境对于原微观环境的适应性,二是机械性能对于原组织的适应性,三是降解性能对于新组织形成的适应性[5]。在管理学领域,适配理论以协同学为基础,意指协调一致或互相搭配[6],主要是指系统要素之间通过协调匹配形成稳定发展的状态,研究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及技术创新的动态协调过程[7]。适配理论被运用到管理领域始于21世纪。目前在国际上关于適配论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第一,人与环境的适配,即个人的能力、需求、价值观念等因素与岗位的需求、供给等环境因素适配;第二,组织与环境的适配,即组织、环境因素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影响;第三,组织与战略的适配,即组织通过确保其战略和组织的契合适配而达到预期目标[8]。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工作之间匹配的程度,就成为决定个体所掌握的职业能力高低的关键。”姜大源提出要注重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岗位达到匹配[9]。
2010年,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戴尔莫腾森(Dale T. Mortensen)、克里斯多佛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因构建了均衡搜寻理论和匹配模型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个理论和模型精确解释了求职者的求职策略受“摩擦市场”的影响,为进一步使求职者与工作岗位匹配而进行求职搜寻等[10]。目前,适配性问题同样存在于职业教育当中,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在职业院校的教学上、课程设置与就业适配性做起。职业教育对职业适配的理解有两种观点:其一,“人—需求适配”模式认为职业适配是单向,是基于人与需求的关系,认为人所具备的能力能够满足企业职业的需求。其二,“人—环境适配”模式则认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环境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是双向的[11]。姜大源将职业教育适配论概括为三个要素,分别为与职业相关的适配、与个体相关的适配和与环境相关的适配[12]。在 “职业—人—环境”适配说中,体现出人、职业、环境间的互相适配,是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对职业适配的整体诠释。职业、人、环境的相互适配,说明职业的适配需要充分考虑就业者的技能、素质与需求,考虑企业的岗位要求、职业的差异等,正确处理人、职业、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毕业生的职业匹配度与就业质量。
(一)职业相关:教育获得与岗位需求的适配
皮萨里德斯在匹配模型中使用匹配函数来研究均衡失业率,开创了用劳动力市场分析方法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的新局面,在劳动者寻找满意工作的同时,企业主也在寻找胜任岗位的员工,因此分析企业与应聘者的匹配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10]。袁有明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和岗是两大要素,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基本问题[13]。在职业方面,有学者认为教育与岗位的匹配是指受教育年限、教育程度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教育以及岗位的匹配进行分析,认为个体通过学校的教育、培育、实践和经验等获得了从事岗位的能力、技能去匹配岗位的需求。与职业相关的适配,指的是某个特定行业、职业、岗位要求与职业资格之间相互匹配。从企业的视角,特定的技术岗位要求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相应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培养对应的技术与能力。企业的工作岗位,对应聘人员进行聘用,一定程度上是工作资格与职业资格相互匹配的结果,即教育获得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岗位实操并不是对职业院校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对所学的内容、知识技能进行重构,应变职业中可能出现的未知情况,获得与工作最佳的适配能力。因此,在与职业相关的匹配上,教育获得与岗位需求的适配尤为重要。
(二)个体相关:个人特质与岗位素质的适配
人职匹配理论最早是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提出的,又称职业选择理论、特质因素理论。帕森斯教授通过探讨个人与职业是如何进行匹配的,认为岗位与个人之间存在最佳匹配的可能性[12]。特质主要指人格特征,包括人格、素质、能力、兴趣等,个人特质的不同会导致对职业和岗位的不同选择和不同表现。因素主要指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人职匹配主要是通过个体特质、因素和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而实现的。进行选择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特质,不同的岗位适合不同特质的个体来承担,以实现最佳的匹配[15] 。20世纪,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提出“能岗匹配”的理论,认为个人具有知识、特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与工作岗位上的性质、环境、能力相匹配。与个体相关的适配,指的是所选择的职业工作能够使从业者产生满意感的适配,这也说明,职业的适配是从业者与职业的相互匹配,不仅要求资格上匹配,同样要求工作职位本身与从业者个体适配。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条件,包含但不限于能力、兴趣、爱好、需求、价值取向和生活目标等,合理设置与个体条件相匹配的课程,个体在选择职业时应结合主观意愿去化解问题和避开困难,培养和提高职场中所需要的职业素养,使职业的选择符合生涯发展、身心发展,同时也与职业素养相互贴合。
(三)环境相关:主观需求与客观环境的适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先天因素、环境因素、学习因素、技能因素四个方面与个体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各方面的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形成了个人对自我、工作、社会的判断。社会学习理论同时还强调了社会学习的重要性[14]。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提出特质环境匹配理论,认为职业环境与个体特质相关,由于特质是人格的反映和延伸,决定职业的选择。霍兰德编制的“职业偏好问卷”和“职业自我探索量表”用来找出各种职业兴趣相匹配的职业能力,达到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与环境相关的适配,指的是从业者的职业资格、自身条件、个体素质与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之间的适配[11]。人与企业、职业和岗位,是双向选择的体现,企业在渴求适合发展的人才的同时,个体也在追求自身的匹配和发展,企业有需求,从业者有期盼。企业环境与文化氛围对个体的求职有很大的影响,接受一份职业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对该企业文化的认同。院校在课程实施的时候,应注重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供真实的模拟的场景给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减少就业与客观环境的摩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提前适应工作环境以及行业文化,培养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养,提高与环境的适配程度。
二、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结构适配的现状考察
表1为广东省内七所职业院校设置课程的情况,地区涉及广州、佛山、顺德、东莞、惠州、江门、茂名,院校序号中的字母代表广东省内市级简称。可以看出,广东省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其中公共课和专业课还按照培养目标分为必修和选修,实践技能课包含实习、实践、实训等。必修课为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则是选择性学习的课程。在按照标准制定主要的课程,不安排满学时条件下,各职业院校还有一定的自主安排课程的空间,通过课程设置界定专业的技术与技能,同时提供提升岗位能力的课程,通常职业院校在拓展课程上具有自主开发的权利。有四所院校都设置了专业拓展的课程,用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和拓展的能力。整体上,公共课侧重对学生思想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与个人相关;专业课程用于培养学生专业的知识理论以及相关的技能操作与原理,培养目标与职业相关;实践课程则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构,拓展运用到真实情境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目标与环境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对学生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培养。基于“职业-人-环境”三维交互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岗位素质结构匹配理论,从个体、职业、环境相关适配三方面,文章具体分析广东省内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匹配程度。
(一)与职业相关的适配:专业能力符合职位要求,职业资格基本对应
广东省各职业院校广泛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课程,专业知识涉及面广,技能课程多样,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明确。以上所提及的七所职业院校,对学生专业的知识、技能的培养都十分重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15],根据已有数据可见,GZ01、JM06、LD07,在实践课程的占比上基本是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的,其他职业院校暂没有具体数据。职业院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提供了学生依据自身的发展、兴趣进行选取的专业选修课。整体上,职业院校所设置的课程,在教育内容方面与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业和内容匹配一致。其中,院校GZ01、FS02、SD03、DG04、LD07开设了关于专业拓展的课程,培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外的拓展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新岗位上学习新知识以及进行专业相关的工作内容开展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院校DG04、LD07除了注重专业的知识和实践以外,增设关于创新能力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符合当下院校在校生创新能力相对缺乏的社会实际。在职业岗位上同样需要创造性、创新地去解决问题与困难的能力,增设对于创新力培养的课程更能体现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上与时俱进。
关于职业证书,院校中除了院校SD03、DG04未有具体说明,但不排除院校有提供考取资格证书的可能性。大部分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及资格证书相关说明,雖然课程设置上,提供了学生考取职业资格的平台,但未见有相对应的职业资格的培训,这可能由于部分专业所需要考取的证书涉及的课程知识众多,是一个阶段性总结的成果。其中院校JM06所设置的资格证书考取比其他院校更加细化,根据该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显示,证书的获取分为必须获取的证书和推荐获取的证书,必须获取的证书是对应岗位所必备的,而推荐获取的资格证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企业在招聘时除了看重本身的专业技能,也会考察应聘者除了专业的技能以外的特长和技能,往往这些技能和资格能成为应聘时的优先条件或者竞争优势。
(二)与个体相关的适配:素质课程培养不足,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匹配低
职业素养是从事某个职业和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个人专业素养等相关。企业依据实际发展,设置对应的部门与岗位,不同的岗位相应设置不同的岗位要求、职业规范、工作职责等,假设个人的职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匹配程度越高,则更有利于稳定就业和企业发展。然而,上述职业院校中,专门开设职业素质相关课程仅有2所,部分院校将素质的培养涵盖在公共课程当中,但公共课程的开设一般学生规模较大,同一门公共课可能涉及的不同专业类别也多,针对的方向会有一定差异。教师难以依据专业和学科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可见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应更加重视。企业虽然更多注重专业优势,但对于个人的职业素养也相当看重。不同的工作岗位,其性质、强度、范围、时长都有所不同,学生应该充分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和素质,相对工作强度较大、环境条件相对差的工种,学生若不具备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就很难坚持。学校应注意对素养课程的开设和实施,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提升个体素养,以提高应对各种各样的岗位和克服职业环境的能力,达到与企业所要求的素质相匹配。
(三)与环境相关的适配:缺乏针对岗位的课程,岗位能力培养不足
工作期待,即学生对于即将就业的工作和岗位进行初步的设想,其中的期待也包含了企业的环境、工作的环境、工作氛围、工作内容等多方面内容。但由于实习、实训中与真实工作时的环境、强度等存在过大差异,学生倾向认为自身与岗位不匹配。不难发现,在以上院校中深入企业环境、企业岗位而进行岗位培训和岗位实训课程的院校仅有FS02,该院校除了开设专业技术技能课程,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重视岗位技术的培养,在实训课程方面结合企业培训、岗位培养进行实践。学生只有深入企业的环境进行工作岗位的培训和锻炼,才能清楚了解岗位的工作要求和真实的操作环境。然而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过度使用品牌效应和薪酬条件去吸引应届生,却对于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强度难度很少提及,容易造成学生片面选择职业,凭借模糊的主观印象选择一个不了解的职业。而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几乎都没有针对性地设置有关岗位与就业的课程,虽然在方案中提及该专业课程所对应的就业方向,却并未普及学生对该行业、职业、岗位的认识和了解,可能影响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和判断。因此职业院校应开设就业信息课程,如有开设但未纳入课程体系中,也应让学生对所即将就业的某一行业与岗位进行熟知,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岗位。
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结构适配的现实问题
(一)忽视课程结构设计,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不匹配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职业习惯的影响,教师容易过于关注课程中的知识、技能,而对课程结构的重要性缺乏重视,认为学生只要获取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具备相应的能力,因此不重视课程结构的设计。然而,知识的重构和组织比学习知识本身更有意义,通过知识的重构才懂得何以应用。奥苏贝尔(David Pawl Ausubel,1918-2008)研究认知结构时就提出过,人在获得认知结构的前提下,对同一领域内的知识具有获得和更新的能力[14]。对于课程的内容,除了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外,也需要重视职业素养。企业在选择从业者时,除了要求较强的技能能力和实践以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标准。因此,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不仅仅是企业对从业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业界的共识。然而职业院校设置课程时,往往在培养职业素养中遇到难题,职业素养是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点难点。职业院校习惯性地对课程进行一种笼统的解说,如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等,没有针对专业特有的素质进行教育和强化,片面而普通地去描述职业素养,并不能真正落实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同的用人单位有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用人单位也会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提出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与难度、薪酬福利等各方面的细化要求,组成其系统的岗位要求。然而这些岗位要求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匹配时却不尽人意。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才会得到职业的认可和欢迎,从而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企业和社会[16]。
(二)专业岗位定位不清晰,职业期望与实际差距大
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基本处于“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浅层阶段,职业教育的多元办学特点没能得到展现,企业和行业的在职业教育中的潜力尚待挖掘[17]。职业院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离不开对企业岗位的调研,只有深入企业岗位,明确具体的岗位要求才能精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工作岗位为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清晰的标准去定位,岗位定位也是职业院校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工作岗位清晰的条件下,才得以明确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当下应届生高就业难度和高离职率形成的矛盾,揭示了应届生在工作岗位中面临着与之相匹配的困境,这同时也对应届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专业岗位定位不清晰与岗位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从业体验差,实习时期与正式员工在工作内容、强度等存在较大区别是原因之一。用人单位极少对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解说,部分企业还会用隐晦的语言表达其岗位的加班频率而并非直接告知应聘崗位的加班强度,导致学生入职后发现与心理对职业的期望相差较大,降低工作的积极性。丁元竹指出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只热衷于追逐热门专业,而并未对这些行业需求深入了解,相关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仍与行业需求脱节,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导致、专业能力、技能与行业所需岗位的要求出现不匹配,出现人才供给始终达不到行业需求的现象[18]。职业期望是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有初步设想,但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差较大时,期望值就降低,个体与岗位的匹配度也相应下降。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企业分析实际的岗位设置,准确、清晰地表达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多数职业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对岗位的表达过于笼统,其原因就是对于企业的环境和岗位设置不了解,需要深入企业去进行调研,依靠企业专家来解决。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充分结合学校的师资与条件、地区的经济特点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专业发展的方向。
(三)缺少建立岗位联系,对行业缺乏全面了解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意识到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增加了实用性的课程。尽管如此,职业院校设置的课程还存在着严重不足。课程缺少与岗位之间的明确联系,过多侧重理论和内容的本身。课程教材千篇一律,对叙述性知识进行大篇幅描写,对于岗位的内容、任务提及甚少,即便选用了案例、任务进行教学,也未超越传统的教材编写,而对知识、技能的运用作为后续的内容而被机械割裂,课程被人为地分割成理论和技能,缺少一座搭建联系的桥梁:岗位。没有围绕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使学生明确工作岗位中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而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建立课程内容与岗位内容、任务、性质的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虽然多数职业院校都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等就业指导的课程,但多数是基于学生个人性格特征作为条件的职业测评,或是学生基于模糊的职业认知凭借主观印象而进行的宽泛而笼统的规划,不具有具体的操作层面,可行性较低。多数学生对于自身倾向的行业以及岗位特征并不了解,甚至只是停留在名称表面,因此无法做出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职业。由此看出,院校毕业生缺乏对行业及岗位的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时,初步了解了本专业的理论信息和知识基础,通常缺少对所选择的岗位的切身体验,多数依靠亲友、往届毕业生以及网络中获取间接经验,导致毕业生容易片面地了解行业以及岗位工作的内容和情况,对即将就业的环境和工作缺乏客观、全面的认识,无法全面考虑行业及岗位与自身能力和诉求的匹配性。
四、破解之策: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结构适配的策略
(一)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吸纳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改进实训内容与条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企业的对应岗位上,所需要的必备技能是熟练的,而能帮助完成工作、提高效率的其他技能是多样的,前者是精细学习的结果,后者是辅以工作的独特优势。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提高课程与岗位的适配性,加强对岗位能力方面课程的培养,提高岗位的针对性,使学生对即将就业的岗位所应具备的技能更加熟练,同时进行技能的拓展,增加就业的匹配性和适应性。另外,对于技能拓展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也应继续完善。职业院校应坚持理论与道德同行,追求学生个体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的高度融合。职业院校通过开设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课程,设置满足职业岗位需要课程,培养学生从业时的良好择业、就业的心态和观念,促进就业并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
(二)探索创新,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实施课程和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的力量,来补充院校的条件与师资的局限,助力职业教育的发展。邀请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集资源共享、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后,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知识,缺乏实践的技能,院校适时开展实习实训的课程,加强实践操作的能力。职业院校的实习实训课程,适当引入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持续更新推进,并落地实施。让学生们能够投入到模拟岗位或者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促进技能的成长。实践技能更多地来源于实践和操作中,通过情境教学、岗位培训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模拟工作环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代入真实情境,提高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职业院校提供了学习的资源和知识,但缺少了真实工作情境實践的平台。虽然很多院校都有实习或者实训的课程,但未见真正深入岗位进行,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模拟职业,带领学生深入岗位进行实习实训,岗位的真实工作场景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经验,投入到疑难情境中进行技能的训练。积极通过吸引企业深度参与,探索和更新实训基地的运营和规划,促进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三)育训结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院校需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育训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多类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与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设置相应有助于学生就业择业的课程,通过邀请业界内的专家进行行业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对于未来即将要从事的行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进行对应的岗位培养时,必须要让学生清楚岗位所工作的内容,对强度难度进行评估,了解岗位的薪酬水平,熟知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正确引导形成对职业岗位的初步印象和期待。开设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落实到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性质和内容,避免学生根据模糊的主观印象进行择业就业,促进学生个人与职业的共同发展。学生应加强对招聘、就业信息的获取,通过实习、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去尽可能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获取与就业相关的信息。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双方只有在信息对称、相互诚实的前提下,才能真实匹配,提高用人成功率和员工稳定性,避免由于岗位信息定位不清晰导致就业匹配性不足,从而引发毕业生短期内频繁离职。
(四)立足需求,全面推动校企深度合作
职业院校应当结合人才培养需要和目标,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技能、就业创业等方面展开深度融合。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强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满足职业课程教学的需要[15]。职业院校为学生的职业理论技能学习提供了平台,而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就业环境,通过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实习,加强未来职业岗位中所需要的技能,精准培养行业的技术人才。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立足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和教育内容,将当下的新元素、新技术、新规范纳入课程体系,同时改善院校的实训条件。面向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方面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推动开放共享;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水平。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走向社会、走向企业,坚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助于院校精准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企业的岗位标准、素质结构进行人才的培养,有针对性培养人才,建立具有特色的职业课程体系。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规范人才培养。通过育训结合,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27
[2] 韩嵩,张宝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9(01):65-69.
[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1):14-15.
[4] Van D. Review of Aldrich's book - Organizations and Environments.1979(02):320-326.
[5] Yingjun, Wang, National, et al. Bioadaptability: An Innovative Concept for Biomaterial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09(32):5-13.
[6] 苏敬勤,崔淼.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创新视角 [J].管理学报,2009(06):7.
[7] Aldrich H E ,Pfeffer J. Environments of Organization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76,2(01):79-105.
[8] EdwardsJ R,Shipp A J, Ostroffc,etal. Perspectives on organizational fit[M].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2012.
[9] 姜大源.世界職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10] 乐君杰.工作搜寻理论、匹配模型及其政策启示——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贡献综述[J].浙江社会科学,2011(01):135-140+159.
[11] 姜大源.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的适配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4):1.
[12] 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8):5-10.
[14] 廖玮. 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能力匹配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
[14] 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冯忠良等著, 2000.
[15]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906621.html);2019-08-22.
[16] 王琦,刘钦凡.就业适配性视角下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长江丛刊,2020(16):123+138.
[17] 王丹丹.专业群建设背景下的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6):83-85.
[18] 席东梅.筑牢职业教育发展之根基——专家解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26-31.
收稿日期:2022-06-15
作者简介:高丽华(1993- ),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