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创新正在不断推进。化学是高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在核心素养下优化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而言非常重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为提升化学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切实有效的優化措施,在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起到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化学知识框架,还能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化学知识框架的形成
高中化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还要将所掌握的知识有效运用于化学实验中。学生能够更自如地“学以致用”,是学好高中化学最有力的证明。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化学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化学知识架构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形成化学知识总体模型后,不断地将所学化学知识填充到框架内,最终形成完善的化学知识脉络。知识脉络的形成,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分析、运用,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又可以为之后的实验提供牢固的理论支撑。
(二)强化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的联系
化学元素的发现、化学理论的提出及化学公式的产生,无不是在无数次的实验中验证的。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收录的化学知识,均是已经通过大量实验印证后的成熟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只要将这些理论知识记住即可,学生同样需要化学实验去证实各知识点,并通过实验加深对化学重点、难点的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直接影响着化学学习效果,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加强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的联系。随着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高,其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归纳更加清晰、有条理,在核心素养的帮助下,学习难度得到降低的同时,学生还能够利用实验现象及结果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随着素质教育模式日趋成熟,传统教学方法已逐渐被新教学思路所取代。在此教育环境下,若教师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要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既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又阻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为重点,围绕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学习主动意识明显增强,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化学实验需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变化,因此越是具有良好观察力的学生,在实验中的收获越丰富,越能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学生在化学综合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以保持,进而不断产生观察、探索的主观意识。此外,核心素养也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生成。在严谨的化学实验课中适当地展开合理联想,也能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提供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设计实验项目,并通过相互讨论获取教材内容之外的化学知识,既可以延伸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广度,又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五)有助于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
化学科学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发展化学科学,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还需要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容器的使用、试剂添加剂量和顺序等,这些环节中出现任何变化或偏差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而一些实验本身具有危险性,所以更应该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高中生因所学知识有限且缺乏实验经验,在实际操作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如果学生对待化学实验的态度不够严谨,那么实验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大大增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使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化学实验。
二、核心素养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一)丰富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1.实验与知识点教学充分融合
当前高中化学所使用的教材已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为例,其中收录的化学理论均具有典型、成熟的特点。围绕教材中知识点开展化学实验,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公式、课后题等都能在实验中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可将实验充分融入教学中。对于教材中已给出的实验案例,教师在为学生演示实验时,应细化实验操作,为学生详细讲解各实验器材的用法、试剂的用量,并将产生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与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一对照,加深学生的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对于教材中未体现的实验,教师也可以在不影响教学整体计划的情况下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例如“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实验的形式将溶于水、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不溶于稀盐酸但溶于浓盐酸、不溶于浓盐酸但溶于硝酸溶液的硫化物进行归纳与分类。
2.重视实验前后的状态对比
化学实验所产生的“千奇百怪”的实验现象,是一种化学物质发生变化并生成新物质的直接体现,这些通过观察就能发现的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的宏观现象,但化学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这些表面现象,还要探究这些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实验中找到引起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实验变化的前后对比,可通过拍照或视频的形式记录变化前、变化后的状态,之后进行对照比较,使实验更加清晰、直观、便于理解。例如“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从理论上看是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但如何转换、转换的过程等却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只通过理论了解,学生学习起来必会产生诸多困惑与疑问,教师可利用实验,立体、多角度地解析能量转化的过程。
(二)开展思维化导学,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通过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可发现,各章节内容看似独立存在,但之间存在联系,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性,开展思维化导学,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为之后的复习奠定基础。教师可传授学生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找到各化学实验中的关键要素,标记各关键词的特点,将有联系的关键词用线连接起来,形成各个实验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各个实验的导图,查找它们之间有关联的关键点,最终形成更加全面的化学实验知识脉络。学生尝试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以强化巩固,对实验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化学实验教学期间,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疑问,学生在自己操作实验时也会出现错误,教师要将这些疑问与错误收集整理起来,将这些内容以专项复习的形式进行重点解析,并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充实到之前的思维导图中,以便随时翻看和记忆。在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中,思维导图更加全面,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化学知识导图,同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得到
提升。
(三)创新实验设计,拓展实验课题
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拓展化学实验课题,以此开阔学生在化学方面的知识视野。
1.围绕教材中的实验开展与之相关的拓展性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均是较为典型的实验案例,教师可在教材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合理地变化实验元素、试剂与条件,观察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与结果,并与原实验进行对比,对相关知识产生新的认知。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限定一个安全合理的实验范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此范围内设计实验课题,要求一定要在学校实验室并在教师的陪同下完成,在实验之后形成实验记录,详细写明实验现象及结果,在实验期间教师要负责监督与指导。
2.设计延伸拓展性实验,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
在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已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后,教师可通过一些实验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可在众多化学实验课题中选择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性强的实验,实验要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并由教师全程陪同。
在新式教學模式的作用下,教学重心已从教师向学生偏移,学生不再如以往那样只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而是与教师同步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得以树立和培养。
(四)制订实验规范,严格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普遍具有危险性,在实验时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酸碱性溶液、腐蚀性试剂,并且需要加热或燃烧等催化操作,因此化学实验需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正确、规范的操作对待。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规范性操作非常重要,在实验演示过程中,不仅要讲解实验相关化学知识与反应原理,还要向学生强调实验的风险与注意事项。教师可编制一些实验操作口诀,方便学生记忆与掌握;还可以通过教学视频,为学生播放在实验中因不规范操作而产生的危险现象,引起学生的重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化学实验,并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在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前,教师要检查每位学生的防护装备是否佩戴好,并在实验过程中全程陪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将化学实验课与培养核心素养相结合,是优化实验教学方法的主要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创新等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降低学习难度,又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下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研究”(课题编号:
GS[2021]GHB0473)。
作者简介:王祥东(1987—),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