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丽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许多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农村适龄儿童骤减。在农村学校出现了一种新的局面,班级人数不断减少,小班额教学已成定局。这种现象的出现和发展,让大部分农村小学进入了小班额教学的特殊时代,并且这种现象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面对小班额教学,长期探索后行之有效的大班额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受到冲击,已经很难完全适应小班额教学。为了在人数较少的班级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探究农村小学小班额语文教学有效策略迫在眉睫。
小班额的出现和延伸,对农村小学教学的冲击很大。小班额教学,不仅是班级人数的减少,办学规模的缩小,教学结构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农村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要从长期适应大班教学走向突如其来的小班额教学,在心理上、思想上、理念上、方法上都要做出积极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入小班额教学的角色,适应小班额教学。因此,这样的转变是教育教学根本性的变化,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角色,重新探讨策略,尽快适应小班额现状,在农村小学积极开展教学工作,让小班额语文教学增效提质。我个人认为小班额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遵从以下策略。
一、课堂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
小班额化的今天,一个班上的学生不过是十几个,有的班级人数甚至在十人以下。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明显减少了,这就为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需求再不是理想。教学过程中,因为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数量少,学生的个性表现就会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时候能确切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有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细微变化,完全可以掌控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表现,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语文这门伸缩性较大的学科来说,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和所有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师生互动交流,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方面。在小班额下实施教学,这种互动会波及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即便是在平时教学中不善言辞的学生,也不会像原来那样沉默。只要教师善于观察,他的这种不说话的表现也会被教师清晰地捕获到。当教师准确捕获这一信息后,就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新的调整。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特点分明,个性迥异。在一个班集体中,由于学生个体数量的减少,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几乎每个学生的点滴表现都能够清晰捕获。也因为班级中学生数量不多,教师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甚至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了如指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匹配的策略,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情境设计,以迎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单个跟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情感,一起感悟生活的细节。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感知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情感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心理期待,洞察他们的内心情感变化。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自身特质的差异,学习方法不尽相同,意志力各不相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一些表现特殊的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策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面对那些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多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薄弱环节,制订针对性强且科学合理的方法策略,切实促进这些学生的转变。
譬如,个别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对字词以及句子的理解不准确,尤其对古诗词中古今意义不同的字词理解不透彻,影响了学生对整首诗词的理解,进而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害怕说错了,或者是说不到位,被同学笑话,还有可能被教师批评。于是,在很多时候就会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在小班额教学状况下,学生的这种表现教师会一目了然。当教师看到学生不一样的表现后,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给学生助力,鼓足学生的勇气,鼓励学生说话,让学生树立信心。通过长时间的鼓励,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敢于在教师和同学们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二、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交流互动的过程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就其本质而言,相对来说跟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价值观培养更为现实,更具直接性。而且,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教学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小班额化的今天,由于教育对象的减少,客观上提供了跟学生交流的便利。如果教师在平日的接触中能确切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那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在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一举两得。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必须从整体出发,以大多数同学的表现为主要依据。虽然在平常情况下要求照顾每一个个体,但很多时候,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总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也就是说,总会冷落一部分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往往被冷落的这一部分学生,正好是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这种现象的持续发展,就会让这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而小班额教学正好可以有效解决这种教学的困惑。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这一类学生的个性表现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照顾这一类学生的心理感受。有选择性地向这些学生提出简单的问题,还可以为这些学生开小灶,补足他们的短板,让这些学生跟其他学生一样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包容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之中。在小班额化教学的今天,由于教育对象的大幅度减少,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创设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生活情境,将知识融入其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自己储备的生活情境当中随机提取适合某个学生个性发展的东西,让学生真切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跟教师和同学进行情感交流,让课文包容的情感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这种针对性的情感交流,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識。
如在教学许地山的《落花生》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农村田间劳作的生活场景,将学生带入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每个学生感知农民劳作的辛苦,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有选择地播放。然后让每一个学生谈体验,说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再具体感知作者描写的这四种情景,即: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弄清作者详略安排的目的。最终理解作者借花生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生活化,变单调的知识学习为多彩的生活体验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整个教学实践本质上来说就是再现生活,进而再造生活,体验生活。小班额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可以针对班级人数少的优势,将教材内容演绎成符合学生口味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逐个体验生活。把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中,把苦涩的知识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生活体验。
每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与众不同的生活情境。之所以每一篇作品都能感动读者,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是因为他们描写的生活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别样的精彩。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文字的咀嚼体验生活,品味思想,得到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愉悦,思想的陶冶。教学课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在小班额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还原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悲与喜、忧愁与快乐。
譬如,在教学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还原“我”当时亲眼看到的母亲工作情形。让学生逼真地感受那嘈杂的厂房里难以想象的恶劣环境和母亲的艰辛工作,然后让学生逐个说说“我”当时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在单独体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单独回答,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通过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让每个学生真正理解何为慈母情深。
四、课堂提问个性化,留给每个学生思考回答的机会
语文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就是课堂提问。小班额教学,教育对象显著减少。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少、个性差异不复杂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在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根据实际为学生量身设置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对象进行选择性提问。针对课堂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应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讨论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注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当面对小班额语文课堂进行提问时,教师应该针对班级当中学生少的优势,进行个性化和层次性提问。一些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面对全班学生提出,让全班学生都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时可以倾向于思维比较灵活、个性张扬的学生,其他同学在思考过程中说出的准确答案也应该加以肯定。对于答案比较具体的问题,回答的权利应该更倾向于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这些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不要急于让其他学生回答,也不要迫不及待说出结果。而应该进行必要的引导,或者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提示,启发并引领不善于积极思考的学生,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进行多角度思考,力求给出完美的答案。
在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注重学困生转化。千万不要耐不住性子,将浮躁的情绪带进课堂,给学习理解问题较慢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积极思考的信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坚持。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思维积极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教师在照顾思维缓慢的学生的同时,还要适当给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这些学生不要闲着,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阅读教学灵活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板块。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阅读都是语文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开辟另一片学习的天地。在过去大班额教学中,阅读教学基本都是一种要求,同一内容,同一时间,很难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小班额教学则不一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阅读任务,对不同对象提出不同要求。即便是阅读同样的作品,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分层次提出要求。督促检查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让班级中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阅读活动,促进全班学生都有所进步。
小班额阅读教学,便于教师组织开展多种阅读形式。课外阅读,是阅读的另一种形式。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安排不同的阅读内容。这样,就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大班教学中难以做到的个性化指导,可以在小班额教学中有效开展。即便是分组讨论交流阅读体会,教师也完全可以对每个小组讨论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走出阅读困境。
譬如,当完成《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課外阅读的任务。因为《少年闰土》是鲁迅的名作,学生仅凭课文的学习,很难理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鲁迅先生文章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文章的特点,可以安排一些鲁迅的其他文章要求学生在课后阅读。因为班级中的学生较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得比较透彻。因此,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安排鲁迅的不同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其中,《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野草》都是可供选择的作品集。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阅读整部作品,对于阅读能力有限的学生,可以安排其中的部分篇目去阅读,阅读速度稍快一点的多安排几篇,阅读速度稍慢的学生少安排几篇。对于阅读效果的检查,同样可以分层次实施。经过长时间的阅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适时调整阅读内容,不定期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因为学生数量较少,学生之间结对帮助完全可以实现。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最终达到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
概括来说,小班额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班级人数少的优势,彰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加精准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量身设计问题,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教学活动中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共同进步。阅读教学的开展,同样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阅读内容,并对学生阅读实施动态关注,提升阅读效率。小班额小学语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个性化管理,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学好语文,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