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蕾
名家引路
一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北京叫做“把儿兰”(这个名字真不好听)。
……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
——汪曾祺《昆明的雨》
●阅读心得
本文选材极丰富,有物、有人、有景,这些材料看似散乱无序,其实都被“一根绳子”串在了一起,即“昆明的雨”。如选段中写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乡愁,都以“雨”为背景,都出现在“雨季”,而作者对昆明的深情也自然地融入了雨中。
二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宗璞《紫藤萝瀑布》
●阅读心得
《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花”为线索,按照“赏花”“忆花”“悟花”的顺序行文。选段紧扣紫藤萝花,从对现实中紫藤萝花细致生动的描写,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再到结尾处回忆十多年前那株稀落、伶仃的紫藤萝花。这紫藤萝花中不仅蕴含着作者对其旺盛生命力的赞美,还有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
三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呵!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
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彭荆风《驿路梨花》
●阅读心得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行文,同时作者匠心独运,运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赋予了反复出现的“梨花”丰富的内涵。本文的“梨花”不仅指自然界中洁白纯净的梨花,还指善良淳朴的梨花姑娘,以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学生习作
平安福
◎刘 想
又下雨了。
窗外,雨轻敲着玻璃,在透亮的玻璃上划过一条条水痕,水痕似蛛网般漫无目的地四散开。我愣愣地看水痕的走向,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模糊影子,猛一抬头,正好看见挂在床头的平安福——红彤彤的,映着雨水的影子,反射出粼粼水光。那个模糊的影子竟与它重合在了一起,幻化成一个人的身影。
我的思绪忽地断了一下,继而又清晰起来。
奶奶,您还好吗?
初 见
“想,给你。”
老人的语气中带着笑意,将手里的一个红色平安福给了身旁的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正好能直视老人的目光。老人的目光平静如水,但眉眼间却也微微扬起了些高兴的水浪。
“这是什么?”小女孩歪着头问。
“平安福。”老人的声音平静、温和,淡淡的,随风传入小女孩的耳中。老人笑了笑,嘴角勾起一个漂亮的弧度,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堆,她说:“这是祝福。”
“我们想能一直平安、一直好运,就是奶奶最大的愿望。”她说。
遗 忘
当我看到您近乎苍白的面容时,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恐惧——又或是惊慌。
病魔夺走了您的健康,您面容瘦削,皮肤紧紧地贴着骨头,目光直勾勾盯着我——或许是瘦弱使您的眼睛看起来格外大的缘故,又或许是愧疚感作祟,那道如灼人的太阳般的目光,我不敢直视,勉强抬起头瞄一眼,我接收到了一个让我读不懂的眼神——茫然,浑浊。
忽地,您的眼睛亮了起来。顺着您的目光望去,那一抹鲜艳而熟悉的红色跃进我的视野——是平安福。我起身将它摘下,它的温度仿佛能灼伤我的手。朦胧的微光中,我仿佛看见在那个凉风习习的黄昏,微风拂过您的發丝,您转过身,逆着光,笑着对我说:“想,要一直平安。”
怀 念
淅淅沥沥的雨声打断了我的回忆,让我的视线再一次凝聚在那个红得刺眼的平安福上,我取下它,捧在手心里,望着那浩瀚的、深不见底的夜空,轻声说:“愿您眼角带笑,岁月不染眉梢,枕星河入梦!”
【湖南湘潭市江声实验学校】
点评
本文的题目“平安福”是作文的线索。小作者从事件发展的三个阶段记叙了自己与奶奶的故事,细腻地描写了“我”、奶奶、平安福之间的羁绊。在小作者笔下,平安福与奶奶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奶奶对她的关爱,她对奶奶的怀念,都蕴藏在了平安福之中,虚实结合,情感表达含蓄而有感染力。
写作借鉴
无论是写作散文还是小说,想要收到结构清晰、主题集中的表达效果,确立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极为重要。以物象为线索,即在叙事的过程中,让某一物象在事件的各个阶段反复出现,此物象就如一根线,串起了作文中的一颗颗“珍珠”,不仅使作文脉络清晰,而且寓情于物,能更加含蓄、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设置物象为线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择合适的物象作为线索。
写一篇以物象为线索的作文,确立合适的“物”是行文的基础。而这个“物”不仅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也必须有利于情节的展开,有助于突出作文的主旨。此“物”可以是有生命力的物,如一棵海棠树;也可以是没有生命力的静物,如一件羚羊木雕。这就需要大家用心观察、体悟生活,选择那个对自己有重要意义或能触发自己特殊情感的物象。
2.精心选材,紧扣线索行文。
所选物象作为行文线索,必然要反复出现,所以文中的人、事都要紧紧围绕此物象。所选的材料应是集中的,但不能是重复的,要多角度展开叙述,可以是与此物象有关的事情发展或情感变化的不同阶段,也可以是关于此物象的不同场景、不同侧面。
3.以物传情,梳理情感脉络。
特别要注意,以物象为线索,物象不仅起到串联情节、使作文成为有机整体的作用,其中还应蕴含一定的情感。不仅要抒发对这一物的特殊情感,还要借此表达对某人、某地、某件事或者某个时间阶段的感情。在描写物象时,要注意把情感寄托其中,使其成为情感的载体。
专项训练
请以“我生命中的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以物为线索行文,寓情于物。(作文请投至“czb2.zwzk@163.com”,我们将择优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