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国庆前女子收到21份结婚请帖”冲上微博热搜榜单第一,引发网友广泛热议。据悉,广西梧州的石女士近日陆续收到来自同学、同事等的喜帖,数量高达21份。而按照一场婚礼最低300元的份子钱计算,这就需要花费6300元。
联想此前被曝光的“新娘收完礼金拉黑未婚好友”“伴娘胸前挂二维码收礼金”等新闻,不少人在为满档的婚宴掏尽钱包时,也由衷感叹份子钱“变了味”“偏了轨”。留心观察,社会上确存在这样一种倾向:以宾客的数量论面子的大小,以份子钱的多少论情谊的轻重。正如价格透露着商品的质量信息一般,似乎礼金也在起着衡量情感价值的作用。竞相攀比下,步入婚姻的新人们暗自思忖着仪式的规格,来往的宾客们默默承受着一笔不小的甜蜜负担。
人情社会,莫让份子钱失了人情味!在关于份子钱的缘起中,“份子”又可寫作“分子”,本身就含有互济互助、群策群力之意。尽管这层意味的减弱有历史必然性——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这绝不是份子钱异化为攀比手段、敛财工具的理由。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呼唤份子钱重“情”不重“金”的美好寓意,让婚礼回归纯粹本质,才真正符合社会期待、人情事理。
广东佛山有新人把红包折角代表“心意已收”,广东中山有喜宴主人反给宾客派红包……近年各地出现的结婚新风俗堪称一股清流,令人耳目一新。需要说明的是,公众并非反对收份子钱这一富有特色的民间传统,而只是反感随礼攀比这一不正之风。礼金的数额能轻易被一对新人看见,但我们更希望背后寄托的美好祝福同样也能受重视、被看见。
从中央多部门集中整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到各地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社会新风等活动,再到年轻人主动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拥抱文明生活等,社会新气象正逐渐显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排场轻人情、重面子轻祝福的份子钱攀比风必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