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机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2-05-30 18:47王璐宜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手机初中学生策略

王璐宜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手机逐渐发展成最具时代特色的现代高科技通信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校、教师带来了一些教育问题,尤其是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部分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时难以自控的原因,并对初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以及引导初中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学生;手机;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2-0082-03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规模达12.9亿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年龄在39岁及以下的网民占比为54.9%。当前,不少未满十岁的小孩已经开始用手机上网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逐步迈入“互联网+”时代,而手机则逐渐发展成最具时代特色的现代高科技通信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技术的更新,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催生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手机不再只是用来打电话、发信息的通信工具,更是用来快捷、便利地处理生活中大小事务的工具。随着手机功能的全面化以及使用人群的年轻化,其普及率将会越来越高。不可否认的是,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现代社会的网络化使手机成了不受场合、时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工具,由此便引发了一些儿童及青少年(包括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难以自控的问题。手机在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也进入校园,引发了不少令教师头痛的问题。

在一些初中学生眼中,手机成了他们个性和身份的象征。部分初中学生把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看作很正常的行为。手机的不合理使用給身心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何引导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手机、规范使用手机,已成为当下社会关注、家长关切的焦点问题。

一、部分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时难以自控的原因

造成部分初中学生使用手机时难以自控的原因有很多。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与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关

初中阶段,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少部分初中学生因此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些学生就将手机当作抚慰他们空虚心灵的工具。此时,如果学校不作出相应的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就很可能加快这些学生步入歧途的速度。还有部分初中学生无视学校提出的“禁止手机进课堂”要求,我行我素。

(二)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在学校中,一些初中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容易感到孤独。他们认为使用手机玩游戏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手机产生依赖。

(三)与生活环境有关

当今社会,各年龄段的人都在使用手机,手机不离身已成为常态。若某一初中学生周围的很多同学都经常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等,那么这位学生也很有可能会使用手机做同样的事,以融入大集体,不被边缘化,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与教学信息化有关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学与社会的信息化接轨。当前,学生运用智慧课堂、钉钉等软件签到、交作业、预习新课等已成常态。运用这些软件意味着必须打开手机或电脑等。而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初中学生一旦接触手机便会用它玩游戏等,很难专心投入学习。2020年上半年“停课不停学”上网课期间,就出现了部分初中学生以学习为借口,用手机、电脑玩游戏等现象。上网课期间一些初中学生手机成瘾,这给之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五)与规章制度有关

1.网络监管机制尚未健全。这导致一些违规操作未能被及时发现。一些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注册等不作要求。这便给是非辨别能力及自控力不强的初中学生提供了放肆的机会。目前,我国的网络监管机制正在逐步健全中。

2.手机使用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之前,在学生手机使用管理方面,学校和教师缺乏可供参考的规章制度。好消息是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了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的要求,这获得了不少教师、家长的赞同。

(六)与家庭教育有关

当前一些家庭中共有六位成年人照顾小孩,因而部分孩子便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惯。有些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很多东西都不用孩子开口要,他们便会自己送到孩子手中。这类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根本不加约束,让孩子随性而为。

二、初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

(一)利的方面

初中学生若能合理使用手机,便能提高自身驾驭新工具、新事物的能力,还能便利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初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及时与家长、教师联系,与同学交流问题,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查找资料,还可以利用手机的拍照和录像等功能记录有用的信息等等。

就拿英语学科的学习来说,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生词时,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查找其释义,遇到不熟悉的语法知识时,也可以自行用手机寻找相关讲解。初中学生还可以用手机保存并不时阅读各种英语小故事等,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弊的方面

初中学生若不能合理看待并使用手机,便难以健康成长。

1.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部分初中学生自认为不受教师和同学的欢迎,形成了不自信、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玩手机游戏找到了“自信”,体验到了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于是便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筋疲力尽的时候,是人成长最快的时候。”而当这些学生日夜不眠地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闯关时,他们人是筋疲力尽了,但成长的恐怕只有“等级”“装备”和“技能”。频繁使用手机的学生,会在无手机可用的情况下产生焦虑、愤怒等情绪。学生频繁使用手机容易成瘾,这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因素之一,将直接导致他们学业表现不佳。

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玩游戏的“低头族”。有初中学生回家抱着手机不放手,他的父母让他放下手机,他便对父母发脾气;有初中学生晚上熬夜玩手机,白天无精打采,顶着大大的黑眼圈。这些学生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好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

部分初中学生喜欢用手机聊天,且聊的内容大部分与学习无关。一些手机软件推送的信息娱乐性强,与学习关联不大。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初中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初中学生在用手机玩游戏时,容易长时间地盯着屏幕,以致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手机作为电子产品,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对皮肤有一定的危害。有学生说给他一部能上网的手机,他可以宅在家里一个月不出门,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在周末、假期的休闲时间,有些初中学生宁可全天宅在家里玩手机,也不愿意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以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对初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初中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他们应该多与人交流,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但是手机的普及改变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这一交流方式。有的初中学生在手机上与他人聊得热火朝天,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与人面对面交流时说一句话都很费劲,甚至说不出话来。有些初中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很少与人进行语言交流,这会使他们与真实的社会脱节,变得冷漠、孤僻,无法与同学、教师等和谐相处。

3.引发攀比心理,加重家庭负担。一些初中学生认为手机不单单是一种通信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些学生的虚荣心强,喜欢攀比,他们会要求父母给他们买价格昂贵的手机,这无形之中加重了其父母的经济负担。一些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需要花钱买流量、装备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三、引导初中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策略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有限带入校园、细化管理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强化督导检查等建议要求,给管理学生使用手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要想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手机,社会、学校、家庭需要积极合作。

(一)家庭方面

家庭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一些学生手机成瘾跟父母的纵容或跟父母只顾忙工作有密切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家里应该发挥榜样作用,不要只顾着做一个“低头族”,而要多与孩子交流、互动,在学习上多鼓励孩子,在交友上多指导孩子,在生活中多关心孩子。父母要认识到孩子过度地使用手机会对其造成危害,引导孩子对手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等到问题出现后才着急,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校方面

1.学校作为教育、管理学生的重要主体,应制定完善的手机管理制度,切实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避免因强制管理引发学生的叛逆心理。

2.学校要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建立相应的校园手机使用监控机制。学校可从新生入校开始,定期开展合理使用手机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合理正确使用手机的意识。

3.学校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如鼓励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学习兴趣等。

4.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手机的搜索功能查找相关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三)社会方面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立足于开放环境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与网络有关的管理制度,严格监控相关网站等的运营,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产品和服务准入制度。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合理使用手机的宣传力度,普及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

除了家庭、学校、社会,学生本人也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学生应提高自律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使用手机的习惯;应多与充满正能量的人交往,提高社交能力;应多读好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体育活动。

手机本身仅是一个“工具”,而这一“工具”的“好坏”主要由使用的人是怎么使用的来决定。我们应客观地定义“手机”,为其正名。手机对初中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使用手机可以使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开阔眼界,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会导致学生厌学、谎话连篇等。

中小学生的手机使用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多部门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8年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于2021年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这些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引导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父母在合理使用手机上要做到以身作则;学校要做到严格管理与有效引导相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促使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贾丹.中学生“手机热”的成因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5(1):29-31.

[2]  王琛.中小学智能手机使用利弊分析及管理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2):147.

[3]  李霄鹏.BBC:中小学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J].世界教育信息,2018(19):78.

[4]  谢国泰.智能手机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3.

[5]  高泉旺.对中小学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现象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5):89.

[6]  胡丽莎. 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调查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3.

[7]  张鹤潇, 郑富. 中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与反思[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7):5-6.

[8]  張正中,王伟奇,姜辉友.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综述[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23-2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手机初中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