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不但带动了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同时也为群众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因此是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工业的快速发展的代价可能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及破坏,并且所造成的破坏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针对这一现象,国家不仅采取政策制衡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更是积极从教育层面入手,不断向学生渗透低碳环保等理念,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渗透策略;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21-03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低碳经济理念的核心思想,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力求在保障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无谓消耗,同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切入点,结合地理学科课程特色,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土地问题、人口问题、水资源问题、气候问题等,使低碳经济理念扎根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进而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初中地理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思路
(一)解读地理内涵
地理是一门包容性极强的学科,不仅涉及生物、物理、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还需要学生从宇宙天体、人文经济等不同角度来理解相关知识。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教材中涵盖了有关地球运动特征以及海陆分布、地形变化、各类气候的形成原因等内容,设置这些内容除了希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发展规律,同时也是向学生呈现地球生态环境的本来面貌,进而与学生的现实认知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除“混凝土森林”以外的自然真实面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为学生引入有关低碳经济的教学内容。
如在“世界的气候”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温室效应为学生引出有关气体排放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同时也会改变全球气候特征,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1]。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直观地从地理角度为学生解读低碳经济,并由此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低碳行为的思考。
(二)关注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的错误行为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破坏,更为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解读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了解创建生态文明家园的正确做法。如此才能有效地宣传低碳经济理念,使学生逐渐形成绿色发展观念,促进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获得更为具体的行为上的启发。
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天气与气候”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从现实角度入手,为学生讲述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产生的污染。与此同时,人类为了有效控制尾气污染,近年来不断研发新型动力能源,并完善发动机制造工艺,从而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入这样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同时把握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极为重要的教学引导,同时也是一种正向的示范,可以使学生今后自觉践行低碳经济理念,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在更多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解读工业问题
工业问题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层面来为学生进行解读。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地理知识内容,为学生介绍工业生产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如在八年级上册“河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河流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化工生产排放的废水进入自然流域,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同时,教师可以近年来河流的变化为切入点,利用相关的影视、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对河面堆积的泡沫、漂浮的死鱼、浑浊的河水等场景展开反思,使学生深刻体会低碳环保理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化工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并且现代社会当中,小至人们的衣食住行,大至国家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化工生产。因此,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而言,化工生产无疑是极有必要的,但是如果人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那么这样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于是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避免化工污染,并适时引入课外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废水集中处理、工业净化系统等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理性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行为,并学会通过地理视角进行正确的价值衡量。
(四)可持续发展观念
早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其中对“低碳”作出了“能源消耗零增长”的解读[2]。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实现协调发展,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一发展观念,推动地理学科与低碳理念的深度融合,利用学科的兼容性、包容性以及专业性特征引导学生立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视角去了解可持续发展观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进一步拓展地理学科的育人内涵。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从地域经济特色入手,为学生讲解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的生存方式,如一些国土相对狭小的临海国家,海洋工业以及渔业相对发达,并且人们能够从海洋中获取丰富的生存资源。但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过度依赖同一类型的产业,会对该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来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对问题进行解答。如此能促使学生通過自主探索与思考对低碳经济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产业转型的重要性,这是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举措。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课程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时期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开展形式得到了全方位的创新,不仅产生了多种教学方法,还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关注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帮助学生快速明确学习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将疑问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主动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特点,联系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能力,巧妙设计课堂导入话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以下导入内容:“限厚开采”与“分层开采”是我国煤矿行业中常用的两种绿色开采技术,其强调在开采作业时,根据矿产分布厚度确定合理的采掘范围,并只对固定高度内的矿产进行开发,你知道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吗?这样的教学导入环节不仅能够顺利引出课题,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思考。如此不仅紧扣教学主旨,同时也可以有效引出低碳经济的相关话题。
(二)精心设置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强调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行为。这一特征不仅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可以促使其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之上汲取需要的知识内容,如此才能够发挥出地理课程的价值,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获得生活技能的重要场所。为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把控、创新中融入更多思考,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明确的指引,如此才能够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并使其对低碳经济理念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层面入手,借助人们日常使用的一些天气预报软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天气的变化情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天气预报软件的“城市查詢”功能,随机播报某一个城市的天气信息,从而使学生能够熟悉气象符号,把握天气特点,识别卫星云图。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城市的天气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导致气候产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关注现实生活中不同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主动拓展教学实验,积极延伸课外材料
要想确保学生有效展开课堂活动,教师除了要进行巧妙的活动设计,更关键的是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来精准投放课程材料,如此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同时有效对教材内容进行完善以及补充,增长学生的见闻。为此,教师需要利用好网络渠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取更加丰富的课程素材,确保能够在拓展课程内容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发展与合作”时,教师通过搜集国际新闻,帮助学生更加具体地认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贸易模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矿石等自然资源?是因为该国稀缺类似的原材料吗?这样的贸易行为除了造成利益不平等,还会产生哪些更为严重的影响?随后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引入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学生分析其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贸易模式有什么不同,以此进一步延伸地理知识领域,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获得更为全面的对世界的认知。
(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低碳观念虽然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引导,但其实际价值却需要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层面,如此才能够真正构建美好的生态文明家园。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应当积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既有认知着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低碳理念的实践途径,如此才能够促进理论进一步向实践转化,并体现出地理教学的价值。为此,教师不妨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事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发散思维,通过分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获得更多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启发,从而进一步发挥地理教学的实际价值[3]。
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石羔镇南坝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来引发学生对于生态破坏的思考。案例中显示了当地许多茶馆为了节约服务成本,常常将剩余的茶水倒入河内,并就地清洗茶具,还有的餐馆直接倾倒厨余垃圾等。以上种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迅速恶化,同时也导致当地旅游项目被迫搁浅。通过这样的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案例,不仅能够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深刻理解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之间的联系,从而落实低碳教学理念。
(五)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完善校本课程
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大量的地理素材作为参考以及借鉴,如此才能够发挥出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确保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并加强对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从而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的同时,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组织学生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家乡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然后采集这些企业周边的地质样本,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或上网搜索的方式,检验当地的水质污染情况或地质灾害情况,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来推测产生污染的具体原因。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推动地理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其将低碳行为践行于日常生活当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初中地理课程特色,分别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层面,讨论了初中地理学科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地理学科的育人内涵,希望通过地理学科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低碳经济理念的重要作用,从而拓展地理学科的内涵,助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尹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1).
[2]孙慧慧.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的实践分析[J].科幻画报,2021(4).
[3]吴文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J].读与写:中旬,2021(8).
【作者简介】
朱唯(1992~),女,汉族,江苏东台人,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