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英
美育教育,是指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美、体会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美育教育对于学生较为重要,有助于学生对于一些美好的事物产生深刻感受和体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从而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本文主要对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感受语文魅力,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较为重要,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极发现美、体会美,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字词以及语句的艺术美感,勾勒出语文知识的良好意境。教师要能够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使之印记于学生脑海之中,加深学生对于字词、语句等的美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文的教学中,本文讲述的是一则关于父爱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首先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父亲对自身的爱的表达与体现,一般来说,父爱往往不及母爱温柔亲切,父爱的表达方式是隐藏的,较为含蓄,学生有时难以直观感受到,以至于没有及时感受到父亲的爱护。对此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画家吴冠中描写的深沉父爱。文章是以倒叙的方式进行描写的,用梦境的方式回忆了父亲的点滴,在文章中的几个场景中,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爱的回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故事进行串联,让学生寻找每个故事中的线索,例如“父亲养蚕卖茧为作者买枇杷”“父亲在送作者入学时住便宜的客栈,而又怕作者被虫咬为其换房间”等,从每则故事中感受父亲浓浓的爱意。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父爱的“间接”表达,体会语文教材中的写作魅力,并从中增进对父爱的理解,了解父爱的伟大之处。
二、体会语文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语言文字艺术。语言文字是客观的,也是真实的。对于语言文字所勾画出的人物形象、人物情感、品格等,学生需要深入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才能理解。教师在开展美育教育时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中深刻感受体会语文的魅力。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语言的艺术美,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元素和美学元素。比如一些诗歌中蕴含了浓厚的友情、亲情,一些散文表达了细腻的情感,一些小说则勾勒出了曲折的故事情节等。
三、品味语文魅力,培养自主學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阅读教学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学习方式,对于文章内容中所刻画的意境、展现的美感,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持续、深入的阅读,才能参透其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应该进行精读和细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阅读,引导学生品味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能够借此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培养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以切实提高语文知识水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广阔空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品味语文的魅力,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有效策略,如引导学生感受语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体会语文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美育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