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思想”视野下的鲁迅

2022-05-30 12:28贺仲明
当代文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五四鲁迅发展

贺仲明

摘要:鲁迅是一个对自己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噬尾蛇型”思想家。因此,鲁迅的思想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中。无论是思想、文学还是文化观念,都是这样。鲁迅思想的自我批判特点,源于鲁迅对自己“文化中间物”的深刻认识,源于他“反抗绝望”的强烈自我批判精神,也与他所经历的现实环境有关。这体现出鲁迅永不停歇的思想探索精神,也蕴含着他对民族国家命运关切的真诚、深刻与执着,充分体现了鲁迅的伟大和过人之处。学术界长期忽视鲁迅“动态思想”特点,背后蕴藏着对鲁迅和“五四”文化的崇敬和维护心理。这一心理有其时代合理性,但只有指出鲁迅思想的发展性和自我批判性特点,进而明确“五四”文化的不完美性,才能更好地继承“五四”和发展“五四”,完成“五四”未竟的事业。

关键词:鲁迅;“五四”;动态思想;发展

一 “噬尾蛇型”学者的鲁迅

西方学者以赛亚·伯林曾经将学者分为“狐狸型”和“刺猬型”两类,这一分类得到很多人的认可。①其实,学者还可以分成另两种类型:一种是“白蚁型”,就是善于建构的学者。他们创造、扩展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并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另一种则是“噬尾蛇型”学者。他們不致力于自我建构,而是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批判,在强烈的自我否定中发展自己。在人类思想文化中,这两类学者各有特色,也各有不同的贡献。在社会大众层面,“白蚁型”学者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体系性的思想也因此更具社会影响力。但从人类思想发展角度说,“噬尾蛇型”学者也许更有意义。因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想,任何体系性思想都不可避免会存在相对性和局限性,而思想的不断自我否定和反思,意味着永不枯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将这样的思想者称作“动态思想者”。

鲁迅就是这样的学者。虽然鲁迅一生都在思考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话题,思想整体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但其思想并不稳定,而是始终处在自我怀疑、否定和发展中。这导致鲁迅不同时期的思想存在着较大差异。鲁迅思想有着非常灿烂炫目的光华,却很难以某个固定的概念来进行限定。

首先来看思想领域。我们都一致认定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或者说,思想家是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做出的最突出贡献。那么,什么是鲁迅明确的代表性思想?很多人会选择“立人”思想。包括许多文学史著作在内,都是这样的认定。但其实,姑且不说“立人”思想并非鲁迅的首创,它是梁启超和近现代多位思想家的共同建构,即使从鲁迅思想本身而言,也存在两个难以绕过的难题。一是在鲁迅不同阶段思想中,“立人”的地位有较大不同。简单地说,在1927年之前,鲁迅经常谈到“立人”的话题,但在这以后,鲁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革命”和“大众”等话题上,很少再专门谈论“立人”思想。这一点,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中有过清晰的论述:“从早先高喊‘任个人而排众数,到现在将世界放到‘愚人肩上,他的立场已经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这个新立场再转到将工农视为中国的希望,那几乎是顺理成章,非常容易了。于是,也是从三十年代初开始,他接二连三地断言,中国的将来也必定是工农百姓的天下。”②二是鲁迅前后期的“立人”思想内涵存在较大差别。鲁迅从早期到“五四”时期的“立人”思想受到尼采“超人”观念的较深影响,个人主义色彩很强,因此,他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③,看重“超人”和“天才”,排斥“庸众”和“看客”,意图通过杰出而独立的个人来启迪大众,达到民族国家自强的目的。但后期鲁迅所谈的“人”已经不再是个人性,更不主张个人精神的“自立”,而强调“人”身上群体内涵的阶级属性,指出“无产者文学是为了以自己们之力,来解放本阶级并及一切阶级而斗争……”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以“立人”来作为鲁迅思想的整体概括,也完全无法统一其内涵。显然,以“立人”思想来作为鲁迅的整体性思想,某种程度上是有些牵强的。⑤

其次,看鲁迅的文学观念。鲁迅是一个著名文学家,有着对文学的深入思考。与思想层面一样,鲁迅的文学观念也存在较多改变。尊重文学本体与视文学为“功用”的两种文学观,长期复杂纠结于鲁迅思想中。一方面,鲁迅对文学本体的尊重是始终的。鲁迅早期思想就具有很明确的文学主体色彩。如他对“摩罗诗”的充分推崇就体现出来:“文章为美术之一,质当亦然……而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 以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耳。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⑥同样,晚年鲁迅也一直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一些学者以鲁迅遗言“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⑦来证明晚年鲁迅对文学的否定,但其实,鲁迅所否定的只是“空头文学家”,在其背后体现的是鲁迅对真正文学家的认可和尊重。但另一方面,鲁迅又在很长一段时期表现出较强的文学功用化思想。他的“弃医从文”举措就包含着文学功利思想意图,他“从文”的目的就是以文学为文化变革的工具。“五四”时期的“听将令”,也是这一思想的持续。后期鲁迅更强化了文学的宣传功用特征。鲁迅一段时期曾表达过对文学意义的某种虚无观念,正是立足于文学服务于现实政治这一前提:“我想: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就杀人,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写几个字,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但天天呐喊,叫苦,鸣不平,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压迫。虐待,杀戮,没有办法对付他们,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⑧而这也导致他以作家政治身份为文学评判的重要标准,将完全实用化的“容易学,有用”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本问题是在于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⑨“这回的新文字却简易得远了,又是根据于实生活的,容易学,有用,可以用这对大家说话,听大家的话,明白道理,学得技艺,这才是劳苦大众自己的东西,首先的唯一的活路。”⑩

第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五四”时期的鲁迅被认为是“整体性反传统”的代表11,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将“国民性批判”(前述“立人”思想的密切关系者)作为鲁迅基本思想的认知。当然,也因为鲁迅在“五四”前后确实说过不少激烈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的话,比如“废除汉字”,“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12等很有影响的观点。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以“国民性批判”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批判并不是鲁迅的整体思想。早期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相当客观:“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13后期鲁迅更对民族历史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4只有在“五四”时期,鲁迅在时代文化感召下,才对传统文化持比较激烈的否定态度;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后期鲁迅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更客观的态度和更宏阔的视野,立场有较大变化。最突出的是他明确将传统文化的本初面目与后来形象进行区分,指出是外在环境特别是长期的残酷专制统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严重的扭曲、戕害和异化,从而造成了后来中国文化的诸多负面品性。建立在此思想上,鲁迅明确表示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复兴”和“改善”: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15

综合以上几方面看,鲁迅的思想不是在试图建构一个体系,不是去建立、巩固和完善某一个固定的观点,而是始终在更新、改变和发展自己。他的思想充满着自我诘问和批判性反思,内涵相互纠缠交错而不明晰简单。毫无疑问,鲁迅属于“噬尾蛇式”思想家而不是“白蚁型”思想家,“动态”是鲁迅思想的最基本特点。

二 “动态鲁迅”的形成原因和思想背后

鲁迅思想之所以具有明确的“动态”特点,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既有鲁迅自身的思想特点,也有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一,鲁迅“反抗绝望式”的自我批判。

鲁迅思想之所以充满着动态变化,最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鲁迅自己深刻的反思精神,以及对自我的批判性认知态度。鲁迅一生都充满着强烈的自我批判意识,他批判的锋芒既指向别人,更指向自己。从创作而论,“抉心自食”的《野草》不用说,像《狂人日记》《伤逝》《在酒楼上》,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题材作品都有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批判,即使像《祝福》《故乡》这样以书写农民生活为主的作品也时常传达出自我批判思想。冷峻和清醒是鲁迅所有文学作品的思想共性。

而且,鲁迅的自我批判非常沉重。就像汪晖概括的“反抗绝望”,鲁迅的思想建立在他对自我的深刻反思和批判之上16。如《狂人日记》中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当做“吃人者”或者帮凶,《野草》更是以写“墓碣文”的决绝姿态解剖自己,传达出一种彻底而自戕式的自我否定态度。所以,鲁迅几乎从来没有表示过对自己的认可和满足,而是经常表现出虚无和绝望的态度。正因为这样,他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愿意“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17,做历史的过渡者。对自己的作品,他也希望它们“速朽”——只有当他的思想变“朽”了,才意味着有新的超越性思想出现。

从这个角度说,“动态”几乎可以看作是鲁迅性格的必然结果,是其思想的宿命——也就是说,即使鲁迅不是在英年早逝,而是能够活到耄耋之年,他的思想也不会完全定型。他会始终处在对自我和对社会的双重批判中。

其次,“历史中间物”的文化现实。

鲁迅对自我的批判性认知具有深刻的合理性。“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正经历巨大而艰难的转型。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既伤害了传统文化,也对文化的承担者知识分子精神造成了严重创伤。如鲁迅“历史中间物”的概括,鲁迅和“五四”一代人处在文化新旧交替的环境中,既接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洗礼,同时也背负着很沉重的中国传统包袱。这种文化状况赋予他们突出的思想优势,就是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传统文化的问题和弱点,借取现代文化的优长,但也决定了他们更善于“破”而不善于“立”,很难建立起一个稳固、系统的思想——这一点,胡适的哲学思想也是一个典型。他的《中国哲学史》具有现代性“开风气”的重要意义,但却难以将其真正系统化,胡适终其一生也只完成了上卷,无法终篇。思想体系的建构需要相对稳定的主体精神状态,需要更充分的自我认可和更丰富的思想积淀。这一点,青春激情型的“五四”文化显然还不具备。

“五四”的情况不是特别,而是所有文化转型初期的共同个例。而文化转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完成,深刻的自我文化批判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所以,指出鲁迅和他这一代人的“历史中间物”现实,绝非对他们不敬,甚至恰恰相反。因为任何文化变革都需要有弃旧迎新的过程,只有真正的勇敢者和卓越者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陷,并在对自我的深刻解剖和否定中促进文化的变革。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思想的“动态”特点蕴含的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复杂性和艰难性背景,也具有充分的时代典型性意义。“五四”一代人大多都有较强的自我批判意识,而鲁迅的认识最为彻底,自我批判也最冷峻,他也成为“五四”一代人中最深刻和最伟大者。

最后,现实环境的影响。

处在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鲁迅,一生中经历了很多大的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个人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更促成了他思想的改变。最著名的如“幻灯片事件”促成了鲁迅的“弃医从文”,对他的思想和人生道路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再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也深刻地影响到鲁迅的思想——“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孤独,让他被“五四”燃起的希望又一次熄灭,也激发了他后期思想的最终形成;还包括后期与“左联”的关系,它造就了晚年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革命”的思考也更为深刻:“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什么都要从新做过”。18这些内容都已经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言。

我想重点谈谈辛亥革命对鲁迅的影响。一般谈辛亥革命与鲁迅的关系,都主要集中在鲁迅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实际上这种关系并非单向度,而是双向的,就是它也对鲁迅思想产生一定影响。甚至说,在鲁迅生命中,辛亥革命是对鲁迅思想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一方面,这时期的鲁迅正处人生盛年,也是辛亥革命的直接参与者。他对孙中山一直抱有尊敬,并参加同盟会,显示出他对这一革命的认同,也对之投入了巨大的希望。另一方面,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一次非常重要的革命,它对中国社会的冲击非常之大,对鲁迅思想的激活力量也很充分。

辛亥革命失败对鲁迅的最主要影响是促进了他对个人主义为中心的“立人”思想的怀疑。如前所述,早期鲁迅信奉个人主义革命,也寄希望于知识分子为主导的革命。这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理念和实践是完全一致的。辛亥革命的失败,让鲁迅对这一思想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使他对社会变革和文化启蒙都持消极怀疑的心态,也让他对大众有了更新的认识。不能说这时候的鲁迅已经放弃了对大众的批判,但无可置疑的是,鲁迅在对辛亥革命中知识分子行为的反思中,也深刻触及到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的变革,不能再像辛亥革命一样只依靠“个人化”的知识分子,而是需要发动和依靠“群体化”的大众。从这个角度说,鲁迅之所以如《呐喊·自序》中所说,一开始对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颇多犹疑,只是在钱玄同反复邀请下才以“听将令”的被动姿态加入,根本的原因在于辛亥革命留下的创伤记忆和鲁迅对它的反思。包括在“五四”退潮之后,鲁迅走向“革命”和“大众”,辛亥革命也是一种深刻关联的思想基礎。

逄增玉曾细致论述过这一问题,我以为他的分析贴切而深刻地揭示了鲁迅思想变化的复杂内因:“《孤独者》和《在酒楼上》则表明,即使有过觉醒的人,有过‘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以个人主义为生命价值核心的‘独异者(孤独者)的出现,但若没有强大有力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的保障与支持,这种个性主义的独异者和觉醒者也不会挺立多久,他们和那些出走的女性一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单纯精神性的‘立人已经经不住物质、现实、众数的沉重压力和打击,‘立人无法同社会现实的深刻变化分割开来,个性主义的自我在中国永远是置身于荒原中的孤独者。”19

多方面的因素促进了鲁迅思想的“动态”特点,而且,更重要的是,鲁迅的思想嬗变不是自我重复,而是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不能说鲁迅思想的每次变化都是正确和进步的,其中也存有某些偏激——如“五四”时期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极端否定,如“五四”退潮后鲁迅对文学意义的严重功用化和虚无化认识——但在总体上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其中既体现出鲁迅永不停歇的思想探索精神,也蕴含着他对民族国家问题思考的真诚、深刻与执着。

比如,鲁迅对改变中国社会方式的思想变化。从最初的实业救国,到“弃医从文”后的文化救国,再到后期的实践(革命)救国,鲁迅思想有多次反复。在这里不对这些选择做简单评判,但无可置疑的是,鲁迅的思考和探索是经过认真反思,是具有较强针砭性的。包括后期鲁迅对文化启蒙意义的某些怀疑,以及对实践(革命)态度的转变,也不能说没有意义。确实,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看,中国社会变革的成功,很难只是依靠知识分子自上至下的文化启蒙,现实的介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再如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后期鲁迅将中国文化的原初面目和后来的流变状况区分开来,将批判的焦点指向专制政治历史,而对文化本身的价值判断更客观和宽容,显然要比之前的全盘否定态度更全面和科学。

三  继承鲁迅与超越鲁迅

关于鲁迅思想的发展性和不完整性,并不是我的发现,而是早有人指出过。鲁迅在世时,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就明确阐述过鲁迅思想的发展性,特别是从“进化论”到“阶级论”思想的变化。20之后,艾思奇也明确表示:“鲁迅先生在思想过程中曾跳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从个人主义到集团主义;从人道主义到社会主义;从进化论到历史的唯物论。”21只是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人们对鲁迅思想的认识和建构,基本都是以整体性为中心。具体说,对鲁迅思想的阶段性理解,就是以“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代表为整体,而对其他阶段(特别是1928年以后)予以忽视和遮蔽。正是在此前提上,以“立人”和“国民性批判”为中心的思想家鲁迅形象得以确立。

凡事必有因。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有时代文化、知识分子主体等多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以下两方面是最重要因素。

其一是中国文化传统一直追求建立思想系统。最典型的是将“立言”和“立德”“立功”并称为“三不朽”。22受这一思想惯性的影响,我们都习惯于去寻找、概括鲁迅的思想系统,认为只有概括出鲁迅的系统性思想,才能达到我们思想观念中的“大家”要求,也才符合我们一般尊称的“思想家”概念。对于这一点,前面已经有过阐述。特别是从中国现代文化转型角度上看,鲁迅的“动态”思想具有非常深远的启示性意义。如果没有深入的自我批判和不断发展的思想,中国现代文化转型将很难获得成功,也不可能产生具有真正创造性的系统性思想。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缘于我们对“五四”文化的尊崇和坚持。自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文化都是以“五四”作为思想资源和中心,特别是许多知识分子以“五四”为楷模和精神支持。由于鲁迅的突出成就、崇高地位和巨大社会影响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比如意识形态),鲁迅成为“五四”文化的典型代表,他的“弃医从文”故事更成为“五四”启蒙的重要象征。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已经成为与“五四”启蒙文化、与“国民性批判”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果拆解了鲁迅思想的整体性,也就是对“五四”文化的拆解;坚持鲁迅思想的整体性认知,也就是对“五四”启蒙文化的维护。这种思想心态,决定了即使有学者注意到了鲁迅思想的动态性特点,也会尽量注意不将之凸显,以维护鲁迅思想的整体性特征:“鲁迅的思想并非没有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通过长期而痛苦的思索完成的,所以显得深沉恳切,在变化中保持着统一的思想个性,而这种统一的思想个性正是造成其著作的整体性的关键。”23

非常明确地,学术界对“五四”的推崇和对鲁迅形象的建构具有很强的现实合理性,或者说,它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自然呼应。其一,我们虽然距离“五四”时期越来越远,但面临的很多问题却相似,现代文化转型的任务并未完成,“五四”的很多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二,“五四”一代人的思想能力和精神人格都非常优秀,后来的知识分子无论是文化积累、思想创新力,还是在精神人格上,都与“五四”知识分子有了很远的距离,以之为精神楷模将非常有助于知识分子的自我建设。对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来说,“五四”和鲁迅的意义在任何时期都不应该受到否定。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有必要指出鲁迅思想的“动态”特点,对鲁迅与“五四”文化的关系做出一定的拆解,进而主张从更全面客观的角度来认识鲁迅和“五四”。这主要缘于以下两点理由。

其一,认识鲁迅思想的“动态”特点,是对鲁迅思想价值最准确的认识。鲁迅的思想价值并不局限于“五四”。“五四”只是鲁迅思想的一个阶段,而不能作为其思想的全体。特别是鲁迅后期的思想,内涵和价值都与“五四”有了较大差别,或者说是处在对“五四”的反思性批判和再度探索中。从思想主体鲁迅来说,1928年的他还未到知天命之年,正是一个思想家走向成熟的年龄。特别是鲁迅,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从未停止思考。在这一角度说,完全忽视鲁迅最后十年的思想价值,只是强调“五四”时期的鲁迅,对鲁迅的认识是不全面、不合理,也是不客观的。

其二,突出鲁迅“动态”思想的意义,是对鲁迅和“五四”精神最好的继承和维护。文化只有在不断的批判和反思中才能得到推进和拓展,“五四”文化也是这样。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五四”只能是一个过渡,我们不可能什么都依靠“五四”,以“五四”为终点。只有在“五四”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使命。从这一前提出发,鲁迅以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为中心的“动态”思想特点就呈现出充分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继承鲁迅和“五四”,最重要的是继承其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只有在我们真正超越了鲁迅和“五四”一代思想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是对他们做了最好的继承。反之,如果我们把鲁迅和“五四”固定化和完美化,本质上其实是对他们的背离。或者说它的内在实质是一种思想惰性,让我们在自我满足中阻断前行的愿望,沦为自我萎縮的借口。

我认为,在充分崇敬和肯定鲁迅“五四”一代人的思想和精神意义的基本前提下,对他们的具体思想和方法都应该采取多元的处理对策。具体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一、对待鲁迅和“五四”一代人思考未完成处,应该承继其思想,从困惑中起步,在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比如文学与大众关系问题。由于大众文化基础、知识分子启蒙姿态等多方面原因,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初就存在着新文学与普通大众相隔膜的严重困境,在1930年代的“大众化”讨论中,鲁迅和茅盾、瞿秋白等给予了充分关注和思考。但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精英文学距离普通大众、特别是广大农民大众一直相当遥远。新文学百年之后的今天,社会文化环境已经有了很大不同,也提供了思想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新的契机。如何在前人的思想上起步,努力探索乃至解决这一难以,是今天文学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再如“国民性批判”。这是鲁迅“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但后期鲁迅却有所改变和质疑。如何真正全面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给予更科学客观的认识态度,从而在批判中继承,在扬弃中发展,也需要今天知识分子全面深入的思考。

二、鲁迅和“五四”一代人的一些思想具有其充分的时代合理性,但由于时势环境的变化,今天已经不适合对它们做简单的沿用,而是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比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五四”时期的批判非常必要,也有充分意义。因为那时候传统文化积压过重,构成了对社会文化的巨大阻力,批判应该是最需要的立场和态度。但是在今天,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基础已经非常薄弱。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大众传统文化知识都严重匮乏,社会文化也因为传统的缺失而显出多方面的混乱和无序。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能简单沿袭“五四”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态度,而是需要更多客观和理性,在开放态度中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三、对“五四”知识分子的卓越精神,我们要以之为示范,在继承中努力发展。比如现代独立意识。“五四”知识分子依靠突出的思想勇气和强烈的自我批判精神,在根本上超越了中国传统文人软弱和依附的精神特征,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现代品质。这自然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方向。但这也并非说“五四”知识分子的现代意识已经非常充分。事实上,由于长期传统文化的浸润,“五四”知识分子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某些精神缺陷。在此后历史的发展中,这一表现更为严重。到1990年代初,商業文化汹涌而至,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完全没有有效的坚持和抵抗,而是集体性的失守。所以,在精神自立方面,知识分子任重而道远。鲁迅和“五四”一代人的自我反思和批判精神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当然,在目前情况下,以上所谈对鲁迅和“五四”的超越事实上是一种奢谈。如前所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我们在文化资源、思想高度和精神力量等方面已经严重落后于“五四”,更何言超越。但从历史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意义上说,我们没有别的道路可寻,只能是以此为目标,或者至少为后来者打开一个思想的方向。我们只有明确鲁迅和“五四”思想的开放性特点,明确他们的思想不是固定,也不是顶峰,而只是一个过程,之后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可以探寻,后来者才可以打开视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求索。如果我们始终将视野始终局限在鲁迅和“五四”的高度,不能展示他们的开放性和发展性,那么,后来者的起步将会更为艰难,我们也就不自觉成为了历史的阻碍者而不是推动者。那就不只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化的悲剧。

注释:

①参见〔加拿大〕叶礼庭:《伯林传》,罗妍莉译,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

②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③13鲁迅:《文化偏至论》,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页,第56页。

④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8页。

⑤参见王培萱:《鲁迅关于“人”的思想的演变发展及其评价——对当前鲁迅思想研究中几个命题的质疑》,《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第6期。

⑥鲁迅:《摩罗诗力说》,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⑦鲁迅:《死》,《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12页。

⑧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四月八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载《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页。

⑨鲁迅:《革命文学》,载《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44页。

⑩鲁迅:《关于新文字》,载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11〔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鲁迅:《备考:偏见的经验(柯柏森)》,载《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14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载《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8页。

15鲁迅:《致尤炳圻》,载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16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17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18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三)》,载《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19逄增玉:《“五四”时期的“立人”思考及其文学表现和嬗变》,《世纪论评》1998年第3期。

20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贵州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1艾思奇:《 民族的思想上的战士——鲁迅先生》,载夏征农编:《鲁迅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年版,第52页。

22《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3郜元宝:《论鲁迅著作的整体性》,《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DZA273。文章内容曾在上海师范大学做过一次讲座,讲座后一些学生的提问对我有所激发和完善,在此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刘小波

猜你喜欢
五四鲁迅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鲁迅,好可爱一爹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鲁迅《自嘲》句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