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把人的需求作为研究内容的切入点,认为只有满足了成长的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谓之“顶峰体验”。时至今日,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从根本上印证和支撑起公共文化服务的方针和策略。
纵观“十三五”期间的上海闵行区,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极力达成市民百姓的文化需求,新增文化设施面积达11.66万平方米,提前完成规划预期目标;随之引发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人次从2016年的525万人次跃升至2019年的1133万人次(全区常住人口254万),百余支区级特色文化团队从全区近2000支市民文化队伍中脱颖而出;广场舞亮相央视春晚,每年一届的沪剧节、合唱节吸引数十万人参与,灯会、糕会、端午、中秋等民俗节庆活动此起彼伏,城市书房、文化客堂间开在市民家门口,全民美育、全民阅读课程点击秒杀,四级文化配送渗透村居,百万等级粉丝的文化云为博物馆、美术馆等多元主体文化场所助力添彩……公共文化服务直接送达最广泛的人群。围绕百姓需求,闵行的文化管理者探索联动机制,把土掉渣的群文活动做到时尚火爆,做精地区特色文化品牌。经过五年努力,闵行基本形成了群文阵地随处可达、文化平台随时可入、文化生态温馨热闹的局面。
以下笔者试图从机制、形式及所取得的成效三个方面,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及马斯洛人本主义理论的某些观点展开粗浅研究,以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所透视的内在发展动力。
一、用创新务实的机制体现引领性
求同存异、主辅兼备的活动策划机制
孔子《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群文的受众多为希求获得充实晚年的人群,他们不想与自己理想的人生一再失之交臂,退休之后重拾丢失的兴趣,文化生活的丰盈就成为对生命意义的最好弥补。合唱、广场舞对于化解个体技艺的不足、提升个体表达的勇气大有裨益,群文舞台的大众化、娱乐性舒缓了参与者的紧张感,不失为普通百姓进入艺术之门的途径。于是,作为闵行公共文化重要窗口的区群艺馆,发挥着区域文化创作、辅导、演艺、展示、信息的引领作用,成为区级重点文化活动策划和运作中心。为呼应各类有文化需求之百姓所需,闵行区群艺馆常年开设各门类艺术培训、讲座,利用馆内展览厅、艺术教室、剧场、书吧、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场所,通过系统规划、逐级动员,辅以开展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带动全区公共文化全年精彩纷呈。
经过时间的积淀和检验,闵行区形成了以上海市民文化节闵行区系列活动为全年的区级文化活动主轴;以上海合唱节、上海浦江沪剧节、“金平之夜”南滨江广场文化节三大文化品牌活动为主打;以“莘庄灯会、颛桥糕会、召楼粽情、月满马桥”区级元宵、重阳、端午、中秋四大民俗节庆活动交相辉映的四季文化图景。
别出心裁、别开生面的团队建设机制
马斯洛对印第安居民实地考察后,总结出人性的亮点有“热情、友爱、慷慨、高度的安全感”。有精力和能力参加群文活动的百姓,身上正具以上特质,并能互相欣赏、相互帮助,这些因素促成了他們的抱团。
截至2020年12月,闵行区共有登记在册的群文团队1944支,每年参与街镇级以上文化活动300余万人次。面向空前活跃的群文生力军,2014年起,闵行区针对广场舞团队首开“大妈管理”的模式,积极引导热心广场文体活动的市民群众成立上海市首个广场文化活动市民自治管理社会团体,引入社会力量与协会合作,举办全区性广场舞大赛及广场文化街,搭建起有品位的广场舞展示平台,让广场舞阿姨跳出和谐,跳出品质。设置“区级特色文化团队微信群”,发现有影响力的团队负责人,重点培育特色文艺团队。群文团队通过参与区级各类群文活动、志愿活动、赛事活动,提升团队评分等级,同时在村居展开“最美文化居村”“星级广场文艺团队”“居村级优秀群文团队”等项目的年度评奖评优工作,每年评选50余支区级特色文艺团队、30余支星级广场文艺团队和100余支居村级优秀群文团队。
给予优秀团队定向资金扶持,继而引导他们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提高群文团队自愿自律、自我管理的水平,由此机制派生出一批团队“民星”,为普通市民百姓起到了正向的引领示范作用,也促进了区域群文生态的良性发展,生机勃勃地向着更高一级的文化活动平台输送文艺节目和人才。如浦江镇的东乡乐舞团、梅陇镇的男声合唱团等,不但登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在东方卫视等重要媒体也频频亮相。
持续深耕、服务为先的展评展演机制
无论处于社会分工的哪个阶层,个人不仅应该投入和发挥自己的才智,还应该投入足够的丰富情感,并使自己的才智和品质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这是马斯洛把人本主义理论应用在管理领域中得出的观点。在设计群文赛事之始,主管者应该明确比赛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才智充分发挥,这样才能赋予整个赛程不一样的意义。
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被列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节中节,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连续十九届的群文创作节目汇演、连续六届的市民舞蹈大赛和“乡曲和音”沪剧邀请赛,还有各类区级各文艺门类赛事,不但让闵行的市民百姓有了更多的展示舞台,还使赛事之前的培训成为顺理成章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每年3000余课时的区级文艺指导、区群艺馆“彩艺学堂”及街镇文体中心分馆的文艺配送项目,让区域的百姓享受到较高规格的文艺培训;开设“大师班”“名家讲座”等赛前班,为冲击奖项的群文团队作重点打磨;比赛之后的大型展演进一步精心策划包装,把优秀节目锤炼成优质艺术作品,推向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海大舞台、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等大舞台,市民百姓通过一路披荆斩棘,凡人“民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一刻,充分展现闵行市民的文化自信。
在闵行区的群文赛事设置中,比赛远远不是目的,赛后巡演才是亮点。“激情闵行”文艺大巡演、“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下基层巡演,上下半年轮番登场,延续文化赛事的影响力。品牌活动的展赛和巡演串起南上海全年的群文亮色,在传承经典品牌文化项目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放大公共文化的“服务理念”。
二、用快捷变通的形式打造融合性
百姓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及,高级阶段应解决的是“生命价值”问题,需求重心是艺术、文化、社会交往、自我创造等精神产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理解和顺应多元的需求变化,避免文化供给的一厢情愿,这也是提高文化整合能力的通途。闵行区的文化融合性建设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抵达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盘活存量,资源共享。为使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服务,实行总分馆制之后的区群艺馆、街镇文体中心分馆充分调研,挖掘、盘活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和资源,在区属十四个镇、街道推进以市民文化广场、文化客堂间、城市书房为代表的四级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选择在百姓步行可达的范围,配备标准化的灯光、音响、书架、文化志愿者,用最具地方特色的乡土元素、非遗标识及乡规民约布置文化广场和文化客堂间,居村文化干部与街镇文体中心、区文化资源配送中心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群文活动和优质的文化资源配送活动,让最初毫不起眼的 100个空间和农民会所响起来、动起来、亮起来,使村居广场不再无用武之地、村民活动不再产生扰民噪音。百姓受益的同时,串联起闵行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神经末梢,真正抵达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实行公共文化资源四级配送
破除壁垒,融会贯通。2016年起,闵行区传统的文化场馆、街镇文体中心与院团一年一次的见面会形式被打破,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优秀院团、文化企业都成为可供选择的配送资源;全区公共文化资源配送的OA系统也随之建立,社会主体申报、专家评选、额度分配、街镇(居村)点单、监督反馈,使供求关系空前活跃。社会主体通过线上报送,专家根据报名资料和相关资质、内容进行遴选,确定资源库;区级配送员根据各文化场馆特点和街镇(工业区)人口、面积、文化设施点数量等情况分配配送额度;每个文化场馆和街镇配送员均拥有自己的点单账户,根据分配的额度,按需点单,线上确认,线下执行。灵活便利的操作模式一改过去的上配下受的被动,激活各类优质文化资源争相献艺,文化配送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百姓的文化权益得以保障。高效的OA系统,为文化主管部门实时掌握基层配送情况、分析市民群众的文化喜好、了解优秀社会主体的服务特点,提供了详尽的参考,从而使公共文化配送系统更为科学。
完善主体多元的总分馆管理模式
联手共赢,百舸归海。区群艺馆稳步推进文化馆总分管制建设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建设工作,学习和借鉴全国各地和上海市兄弟区馆的先行经验,与全区十四个街镇、工业区文体中心签署了总分馆双向委托协议书,并在各分馆挂牌。在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中,总馆聘请全区十四个街镇工业区文体中心的文艺干事成为总馆的理事会成员,聘请闵行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财政局财政专管员、律師、文旅局代表以及市区两级非遗传承人、馆班子成员和职工代表、市民代表等人员组成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总馆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依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基层文化设施服务内容,形成总馆(区图书馆、群艺馆)——分馆(街镇图书馆13个、文体中心含分中心20个)——基层文化服务点(城市书房12个、邻里中心88个、居村文化活动室497个、文化客堂间25个、农家书屋85个)三级架构体系,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在区域内联动共享,区镇两级资源有效盘活。
助推数字文化馆建设
云上共享,一链通达。顺应时代发展,公共文化近年增加场馆的网络信息服务,从场馆介绍、信息报道、预约登记、扫码抢票,到手机点单、网上点评,运用网络培训、云上直播等手段,助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创建闵行区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使市民百姓快捷分享文化服务,及时有响应。在尝到快速发布信息的甜头后,微信发布逐年加量,到2020年底,馆公众微信号年均发布信息达300余期,做到活动与信息的高度同步,从而凝聚了一批群众文化的铁杆粉丝;成为全市第一个率先推进数字化培训项目——慕课的文化馆,全程慕课实时拍摄,并在网络同步播出,达到线下培训无法企及的总访问量40多万人次;充分利用市、区、馆三级文化云平台,直播文化活动。仅2019年上海市民合唱节展演活动,文化云直播观看人数达117万人;与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云上活动,发布舞蹈、音乐、戏曲等门类小视频,以“我们‘艺起神抖抖”为主题,展开云美育、云风采、云展览、云联动四大活动板块;通过云上的舞集、歌会、课堂进行线上教学、抖音荐书线上推广、《影像聚焦·非常疫情》线上摄影作品展、闵行诗社朗诵团云上汇演等系列活动,让百姓足不出户在云上享受艺术;文化上海云“区域精彩”频道发布视频展播,呈现闵行公共文化成果。通过闵行文化云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欣赏家人朋友在群文舞台上的魅力风采,成为闵行市民参与群文活动的一大特点,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实现了百姓享受文化服务的便利,仅活动直播一项,每年线上观看量逾400多万人次。
三、用润物无声的成效彰显持久性
以人为本,肯定人民百姓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顺应需求,使文化生态的营造具有可持续性,从闵行区初步取得的成效中不难发现其内在联系。
百姓气质更文雅。2017年,闵行350位广场舞阿姨亮相央视春晚,媒体争相报道阿姨们在东方明珠下风雨无阻彩排的场面,一改社会对广场舞大妈的印象,令人感动;连续四年的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大赛,最年轻参与者从第一届的40岁大婶到第四届的8岁儿童的竞相登台,为百年沪剧传承输入了新鲜血液;两年一届的上海合唱节展演现场,已成为闵行乃至全市每个合唱团队的梦想舞台,数千名身着整洁队服的观众席合唱队员与主舞台合唱演员同声高歌,唱出从心里流淌的欢乐,震撼人心。
服务精神更昂扬。《闵行区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后,从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项目管理到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套系统、规范的工作流程,用积分管理的方式,鼓励文化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获取文化云积分,再通过在线积分换取的方式让志愿者享受优质公益文化服务,如城市剧院公益票、市级文化活动观摩券、全民艺术普及课程等,文化志愿者参与热情高涨;常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区、镇、居村三级文化单位进行定期申报,对志愿者账户进行积分管理,根据积分情况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文化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基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等。规范有序的志愿者礼遇激发和助长了奉献为本的服务精神。
传播渠道更活跃。2016年至今,闵行区各类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团队收获媒体报道近500篇,在各类赛事、项目评选中获得市级以上奖项260余个。新媒体的运用为群文活动的开展和传播增添了新手段,视频和图片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具有较强的宣传作用;构建微信公众号,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同时,增强群众文化活动互动性与有效性。在微信平台的留言中,能直接收集人民群众对活动的实际诉求和建议,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满意程度更饱和。2019年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全年调查监督项目报告显示,闵行居民对本区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总体知晓度达93.38%,参与度达95.26%,满意度则高达98.85%。由区财政局指定的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对近年来闵行区文化资源配送和全民艺术普及进行重点绩效后评价,调查显示这两个项目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5.13%和94.81%,评价总分位列全区重点绩效评价项目之首。
结束语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公共文化服务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石,百姓的文化幸福指数正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风向标,以细化责任、量化任务的方式明确全区各级党组织在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团队培育、文化资源配送、文化活动平台、文化信息渠道、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从组织建设、资金保障、人才培育、考核监督等方面做好相应保障,实现“村村有团队、居居有沙龙、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平台、季季有比赛、年年有激励、人人都参与、户户都欢祥”的工作目标。立足基层实践,优化顶层设计,统筹部门协调,夯实基层工作,既发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又不忘仰望星空的文化情怀,逐步建立起有温度、具闵行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